新课标下中学生评价研究
2018-10-09魏振国
魏振国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评价方式;平等;
贊扬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4—0045—01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考试成绩评价老师。这种评价的背后,是与学校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荣誉和利益。这种评价标准统一,方式机械,方法单一,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将学生简单地定性为“好生”或“差生”,导致“好生”感觉到老师的激励,“差生”感觉被冷落,从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从而造成不良的教育影响。
新课标下的评价则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走向终身发展,所以这种评价应该是一种“爱”的教育方式。
一、转变评价理念,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高中新课改由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学校的评价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前的评价是强调甄别与选拔,而现在的评价是促进与提高,让学生终身发展。
二、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关怀
1.关爱中”评价,让理解如同春雨润物
(1)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面对后进学生,先不要直接批评,而要寻找适当的时机,弄清他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武断地评价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正因为了解了他存在问题的原因,评价起来就会让他心悦诚服。
(2)发现学生闪光点,进行积极评价。人都喜欢听好的,中学生也同样需要表扬和激励,因为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需要老师的指导,发现学生闪光点进行积极评价正是老师指导学生利用自己优点、增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只要有了自信,就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信任理解。老师对学生的一句“我相信你”往往能给学生以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因为他们需要别人的认同,尤其是老师的认同,这样,他们会减轻自己心中的压力。
2.“坐下来”评价,用平等构筑爱的基石
(1)走进学生心灵,做到感情上的平等。古人说得好:“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因此一个老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洞察学生的心中所想,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平等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感情,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才能用自己的感情去感化学生的感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候的评价才能如春雨润物般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捕捉学生信息,发现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中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声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老师一定要仔细捕捉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种信息,才能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难,还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合理地评价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与学生交心,寻找共同的语言。有人曾说过“教学生要交心”,交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用心与学生交流,以自己的礼仪规范学生礼仪,以自己的文明带动学生文明。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倾诉对象、心理医生,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因为新课标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高中生的内心世界是敏感而丰富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和他们平等交流,只有有了共同语言,老师的评价才能起作用,才能从心底打动学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3. “变方式”评价,让赞美走近学生心灵。
打破刚性评价结构,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特性。由于高考的压力,学校总是想方设法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将评价标准局限于高考的升学率,导致高中的课程评价标准以刚性的、统一的标准和结构来塑造个性、情感、经历等不同的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特性。新课标评价则要求打破以前的刚性评价结构,将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有主见、有尊严、有个性的独立自由的人去评价。从评语模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下的评价将越来越个性化,当然这种个性化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生活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作出的恰当有效的评价。
总之,新课程呼唤新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老师的评价是一缕和风,能抚慰躁动的心;老师的评价是一场春雨,能滋润一颗颗萌动的苗。春雨润物,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让教师在教学中享受生活。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