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策略

2018-10-09李云清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福建省人才培养

李云清

【摘要】福建省跨境电商快速同时,人才短缺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福建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问题,重点站在高校的角度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 福建省

福建省跨境电子商务这两年快速发展,厦门、福州、莆田和泉州都出现了大量的跨境电商企业。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人才的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跨境电商人才与外贸人才、电子商务人才都存在有着较大的,培养模式与其它行业也不同。

一、福建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福建跨境电商企业中大多数需要的都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务国际贸易、平台操作、商务英语等知识和能力。

(一)外语沟通能力

跨境电子商务中,要跟不同国家的人进行商品交易,因此具备外语沟通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研究、产品信息发布、网络营销、跨境客服、平台操作等业务环节,需要有较好的外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目前福建很多企业将重心转向欧洲市场,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外贸专业技能

跨境电子商务属于新型的外贸交易方式,既然做外贸就离不开外贸的专业技能。比如B2B业务中涉及熟悉发盘函、还盘函的写作以及各种外贸单据的填制,熟练掌握外贸服务的相关流程,信用证、电汇等结汇工具,而且还要具备报关、报检等通关能力[1]。

(三)网络营销能力

跨境电商人才要能通过调研分析国外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要熟悉搜索引擎、网络广告、网络社交软件等网络营销方式。要能系统性地进行网络营销活动策划、实施,并根据活动情况调整计划,最后评估营销效果。

(四)各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能力

跨境电商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的。不同的平台规则和业务流程有很大的区别,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对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解和分析,能够在不同平台上完成跨境电商全流程。

(五)具备必要行业经验和政策敏感度

福建不同区域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福建有自贸区、跨境电商试验区等政策优势,不同地区的扶持政策存在差异。如三大自贸区中,平潭是港口贸易、福州是现代制造业,厦门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以根据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定位需求和供应链优势,从事跨境电商的人才应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和政策敏感度。

二、福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跨境电商需要复合型和实操型的人才。然而,目前福建省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的供给差距较大。

(一)人才供需不平衡

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人才存量有限。而且,跨境电商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且最好能直接上岗,企业在招聘中很难直接招到适合的跨境电商的人才。截至2017年,福建省跨境电商的经营主体超过6000家,福建对跨境电商人才数量的需求量非常大。从市场供给来看,虽然许多高校都在扩大对跨境电商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但是,真正能具备企业所需能力的人才较少。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跨境电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少电商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观念存在误区。高校太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在重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同时,忽略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所教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同时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严重欠缺[2]。企业注重培养短期出成果,无法给员工是供系统性、全面性培训。此外,很多企业太重视技巧和营销手段的培训,致使员工急功能近利,学习重点是各种技巧、黑科技。

(三)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应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目前福建很多高校并没有单独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较多高校是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规划到电子商务或者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都有很多不同。如果只是在原有的国际贸易或电子商务专业课中增加几门课,就认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那么必定会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缺乏专业性技能和综合型素质。

(四)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

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高校不了解社会和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3]。导致太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缺少相关实训的课程。即使提供实训课程,但实验室式的实训效果也一般。很多学校已经发现问题,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但到企业参观,企业人员来学校开讲座,或部分业务环节到企业实习的方式,无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实践机会。

三、福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发挥规划和推动作用,如定期发布跨境人才需求报告;高校和企业相配合,共同培养复合型,实操型跨境人才。在其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发挥主导作用。

(一)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应该加大对实践的投入,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与校内及校外的企业合作建设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基地。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应该是复合型和实操型的,而不求研究型的和精英型的。就目前高校的师资和实践环境,靠高校自身还有很多困难,可以与企业合作,由企业协作,产学研相结合,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现在很多高校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跨境电商孵化基地”[4]。高校提供必要的场地和基础设施,企业提供相应的账号和培训人员,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实操性的培养。

(二)增设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

高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应从大一或大二开始,就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训课程。实训实践课程前期應企业的合作,由企业派人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如有条件,某些课程或环节直接到企业完成。

福建省现在已经有高校调整教学计划,拿出完整一个学期,集中地进行实践课程,或者到企业去,边上课边实践,或者企业派讲师来学校。这无疑是很好的尝试。

(三)多学科联办,分不同方向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个复杂的外贸交易过程,其中牵涉到很多环节。比如支付、物流、网络技术、品牌营销策划等。高校不同专业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可以有所侧重,可以考虑不同专业分不同方向对跨境电商人才进行培养。如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全面型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侧重于跨境电商营销人才培养等等。根据福建省下发的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高校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对这些人才需求进行培养。

(四)培养新型双师型师资队伍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要有一批双师型的高校师资队伍。高校教师队伍在知识全面性上有优势,不足之处是操作能力弱。为了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应鼓励建设教师团队要“走出去”[5]。如,给教师提供半年到一年的企业实践的机会。如,高校与企业建立课程和项目开发小组,将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实践资源相结合,针对行业发展现状和跨境电商业务特点,共同开发课程,教师得到锻炼的机会。

(五)将教学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在高校内鼓励学生创业,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高校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通过创业,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理想状态。在校创业可以帮助快速掌握跨境电商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可以积累跨境电商的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在跨境电商行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宋庆福,解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路径研究——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9):156-157.

[2]葛慧静.基于市场人才需求的福州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1):120-122.

[3]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2):97-99.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福建省人才培养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