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实践

2018-10-09邹志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车床加工课程

邹志辉

一、课程介绍及教学现状分析

普通车床技术是数控、模具等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在整个知识构成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后续数控车、数控铣等课程学习的基础。

普通车床是利用车刀来车削加工旋转工件的切屑加工机床。主要加工轴类、套类零件,可以完成外圆、槽、孔、锥度、成形面、螺纹等加工内容。因加工能力广和加工精度较高,是机械加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床之一。

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主要围绕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三个维度(职业角色、工作胜任与生涯发展)中的职业角色、工作胜任方面来组织及开展教学活动。从工作任务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统筹资源能力等素养对学生进行培养。即使学生掌握相关安全文明生产知识、车削基本知识以及外圆、槽、孔、锥度、螺纹的加工技能,基本胜任普通车床的操作,能完成一般零件的加工,学会查阅收集普车技术资料,有效地处理普车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具备进一步强化车工技能的能力。同时,为后面专业课程的技能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对生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企业工作任务的设计

基于企业的工作任务,是指在企业中挑选和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企业生产任务作为工作任务。该工作任务既是企业要完成的生产任务,其生产过程完成按照企业车间的工序,加工出来的产品也符合客户要求,能够交付使用,同时也是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一致。

本校机械加工中心与多间机械公司有业务的往来,其接收企业的生产任务多为车床、铣床、磨床加工的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交付企业。企业与机械加工中心负责的教师之间多有交流,如教师到合作企业学习,技术人员当场检验机械加工中心加工的成品质量,对加工过程进行指导等等。机械加工中心的生产加工过程与企业趋于一致,工作规范、成品质量好。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方式,利用本校机械加工中心对外加工产品的资源,在接到的企业生产任务中,选取适当的产品加工作为相应工作任务的项目。例如,某企业到机械加工中心洽谈了加工铝合金手电筒外壳的项目,利用普车或数车等就可以完成此加工任务,必须先准备好坯料、工具,制定加工工序等,使用车削轴类零件的相关加工技术来完成此产品的加工。因此,与企业、本校机械加工中心进行沟通,可以把加工铝合金手电筒外壳项目引入车削轴类零件(外圆、切断、沟槽)课题项目教学中,实现企业需求、企业要求、企业工作环境与本项目培养目标相一致,课堂情境即工作情境,学生即工人、课堂任务即工作任务。

三、普通车床技术课程车削轴类零件的项目教学实践过程

由以下几方面具体说明在普通车床技术课程“车削轴类零件(外圆、切断、沟槽)”课题中开展普通车床技术课程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实践过程。

(一)营造环境,做好安全教育及思想准备

1.参观企业,开阔视野

学期初,组织学生分别到广州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会议室,由企业宣传部部长介绍了企业近况,企業的架构,企业日常运营流程,员工待遇等情况。在生产车间,由车间的主任对规章制度、各种机械设备的功能及维护方法、产品加工过程及要求等进行讲解,现场体验产品加工的流程。通过采购和销售部门的相关人员的介绍,了解来料渠道及销售方式。

经过参观学习,学生们对生产企业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方式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和现代化加工技术的总体认识。

2.创建生产小组,制定规则

参照企业车间的普遍做法,结合我校车间的现有条件、学生的实际,组建工作小组。通过了解学生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组建,组建3人工作小组,每小组各自命名,设工作小组组长一名,成员两名。实训指导老师作为技术员、教师为车间主任。

参照企业车间的规则,制定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生产车间生产规定等。

每个学生先签订《机械实训安全操作责任书》,再由学校机械加工中心邀请企业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新工人入厂培训,然后通过安全文明生产考试才能到车间进行上岗操作。让学生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3.准备信息化学习资源,拓宽学习途径

在制定课程计划后,教师准备了相关的课堂学习资源及课后学习资源,为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解决所遇到问题及制定工作方案提供切入点、充足的学习材料。如:车工入门方面,包括车削的概念、车床简介、常用工具、车床操作、车刀刃磨、车床保养等;常用刀具和量具的使用及维护方面,包括外圆刀、切断刀、螺纹刀、钻头、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各项加工技能方面,包括外圆、切断、圆锥、螺纹等。以上知识点均制作或编辑成一个个课堂演示视频、演示文档等资料,碎片化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这样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学生都可以利用手机、教室多媒体等工具开展网上学习、视频学习、阅读相关资料等多途径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途径和效率。

4.选取适合开展本课题的项目,明确企业加工要求

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可操作性,结合工厂加工产品的实际,选择“铝合金手电筒外壳”产品加工作为本课程车削轴类零件(外圆、切断、沟槽)课题的工作任务。此工作任务作为企业近期要求加工的产品,需要具备外圆、切断、沟槽的加工技能和加工工艺的分析能力。项目符合车削轴类零件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实现了课堂教学和产品加工的无缝衔接。通过这种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过程使学生达到工人式的工作体验。做到了课程与企业相结合,教学环境和工厂环境相结合,学习要求与工厂产品加工要求相结合。

企业对此产品的具体要求见零件图。

(二)实施过程,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工作小组为单位,主要实施探究式项目教学的策略。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项目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讨论、调查等一系列项目探究活动,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获得研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1.项目分析,明确分工,制定具体方案

以工作小组为单位,读懂零件图。通过分析零件图,分析产品加工工艺,明确产品加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零件图的各项要求,使学生对此产品加工过程有初步了解,对加工过程所需的加工技术有一定认识。从而制定具体分工的工作方案,制定方任务分配表。

2.项目实施,合作配合,完成任务

各工作小组根据以上任务分配表、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

通过教师技术示范、提供的课堂学习资源等,准备充足练习坯料,进行外圆、切断、切槽等技术训练,习得技能,再进行零件加工。

以观看老师提供的典型零件加工过程和学习老师提供的其他辅助资料,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工序。

在此過程中,教师通过加强引导、提供参考性意见、技术支持,使各小组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特别注意小组成员均要掌握加工工序分析方法,相关操作技术。通过示范、鼓励、指引等方式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并要有意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明确分工,同时要有小组配合的精神。

3.产品展览,技术PK

所有的工作小组均要把小组的作品和项目的任务分配表、加工工艺表(加工步骤)在作品展览台上展示。教师在所有小组完成工作任务后,安排每小组解说完成产品加工的情况,包括任务分配、加工工艺分析、加工过程中的优缺点,完成的任务数、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等。

技术PK环节,各小组均派一名代表分别进行外圆加工、切断加工、切槽加工的PK活动。从操作规范性、操作熟练性、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进行PK。通过的PK情况登记 同时教师做好展示、PK的相关记录,小组展示和PK后教师点评,并把各小组的数据列在总表上展示。

4.小组互评

各小组相互投票,根据总表上的数据及小组讨论分析后,投小组所认为综合表现最好的小组(不能投自己小组),教师根据综合情况及投票情况评选出综合先进小组、技术先进小组、合作先进小组等。以此提高学生对比分析、创新、自信、表达等能力。

5.项目小结,具体评价,对比提高

利用制定的评价标准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主要通过个人职业角色及工作胜任两大方面进行,详见学习评价表。进行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展览及技术PK阶段、小组互评四阶段的评价。通过各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得到激励和表扬,对促进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水平起重要作用。

四、实施的收获与体会

(一)在普通车床技术课程教学中落实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教育

1.通过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密切联系,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作用,相关的企业文化

基于企业的工作任务,学生理解了所学课程的具体作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态度也就变好,不会因认知不到位而出现迷茫、无目的的状态。学生通过企业文化的认知,知道自己学习课程的就是工作的内容,普通车床技术是机械企业的重要生产技术之一。培养其对所在行业的整体现状、发展、岗位设置等行业状态与工作系统的认知,学生对工作规范与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2.提高了普通车床技术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

此工作任务是企业的真实产品加工制造。学生通过完成产品的加工,掌握了相关技术,也熟知了企业的工作规程,如工艺卡、企业车间生产管理制度等,实现了学习与企业岗位工作要求的无缝链接,对学生未来在企业岗位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工作胜任维度方面素养的养成

首先,一个真实的产品加工项目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职业角色和工作胜任能力。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包含了企业的产品要求、生产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学习,基于这些特点,学生在普通车床技术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和工作氛围明显高于此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程度,也更全面地培养了学生在对行业状态与工作系统认知、相关知识及其应用、工作任务执行、工作规范与安全等方面的素养。

4.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提升

此工作任务是企业千千万万生产中的一个案例,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模式,挑选适合其他课程内容的项目,教师不用再为照本宣科,学生的“为什么做、做了干什么”而使学习积极性低、习惯性的迷茫,导致教学效果低而“烦恼”。随着学生积极性、动手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相应提升。

(二)教师企业生产知识认识和实践能力提高

专业教师是中职教育中的中坚力量,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高低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工作任务是企业生产的一个典型过程,对生产工人所需的职业素养有全面的要求。教师只有掌握企业的规范和拥有相当水平专业技术才能驾驭此项目,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师通过种种探究和学习,促使了自己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迈出重要的一步,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供的指导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本项目基于真实需求,结合企业文化,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学生真实体验了企业的文化、提升了技能水平。教学方法的转变将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职业角色和工作胜任维度方面的各条素养进一步具体化,更加贴近学生的素养养成。同时为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加强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车床加工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车床三爪卡盘找正组合工具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机械加工中液压车床的现状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基于正倒立式车床在制动盘中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