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8-10-09张真
张真
【关键词】 职业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
开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4—0027—01
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 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将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贯彻“德育首位,和谐发展,因材施教,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人文精神,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将课堂教学的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中职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为此,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中职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可塑期,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乐于求新求异,不愿意受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约束,中职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到这些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将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联合
中职生到了第三学年面临着实习与就业,这就更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联合。对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现状的调查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体会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中专生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讲座,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而在就业过程中能适应岗位变化的要求。
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是各项教育事业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和教育事业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重任,必须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指挥指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抹去片面的教育理念,拒绝仅仅是功利化、价值化等模糊了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当前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对中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应通过课堂教学、主体活动、行为规范、树立榜样等开展一系列符合中职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