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中地理校际协作教研模式初探
2018-10-09季爱民
季爱民
要想高效优质地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单一地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应将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结合,增强地理学科的趣味性,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城市学校的高中地理教研组可以利用网络与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的高中学校形成校际协作模式,使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两地教师的优秀教学理念相互融合,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推动地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探讨网络时代高中地理校际协作教研模式具体采用何种方式与方法,并结合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一、通过视频展开课堂教学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得不学习地理,学习主动性低,使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为改变这一现状,地理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搜寻相关视频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推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
以《认识区域》(苏教版)一课为例,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结合相关教学实例,让学生分析区域的内涵;第二,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分类,并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第三,结合实例,让学生能够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可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让学生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和分析区域的一般特征上。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分别播放描述均质区和功能区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两种区域的不同特征,教师可进行适当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在课后总结经验,完善教学资源,并与协作校区的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在帮助农村地区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宣传优秀的教学理念,推动地理教学共同发展。
二、利用公共平台资源进行课后巩固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拍摄、制作一些能够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的小视频,便于学生课后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制作视频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视频要简短、精炼,突出重点;二是视频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三是注重视频内容的质量。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可将视频上传至公共平台让学生观看,达到教学目的。
以《区域差异》(苏教版)一课为例,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让学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并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第二,对比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差异,探讨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第三,让学生了解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增强因地制宜思想;第四,讓学生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针对三大自然区及人类活动区域的差异、东部季风区当中的南方与北方差异、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这三部分内容,将每一部分细分为两个或者三个小节,针对其中的重点内容制作小视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协作校区的教师交流、讨论视频制作的理念、内容,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将视频分享给协作校区的学生,共同学习,提高地理学习的整体水平。
三、对比不同地区教学模式
城市高中地理教师与农村地区地理教师所处环境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各有优劣,双方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沟通,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对方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同时,针对双方不同的情况及特点,不断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为提升地区整体教学水平做贡献。
以《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苏教版)为例,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区域发展规律;第二,让学生了解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让学生在认真研究区域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协调人地关系,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探寻本区域新的增长点。面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网络与协作校区教师作讨论,分享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探究其优缺点并进行修改与完善,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如课前先给学生播放其他地区教师的课堂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学习模式,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因为课程的知识架构,刚刚视频上已经讲过一遍,学生有一定的印象,教师再讲解起来,学生会学得更加得心应手。
高中地理教师要将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结合,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有效、有质地展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要利用网络时常与协作校区的教师进行沟通与探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推动协作地区范围内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见习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