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宋代江西文人笔记
2018-10-09樊文杰李文瑾罗永顺
樊文杰 李文瑾 罗永顺
摘 要:宋代文人笔记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些文人笔记内容广泛、涉及全面,成为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课题的重要资料。这些宋代文人笔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江西文人笔记莫属。文章以宋代江西文人笔记为基础,探讨了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特征和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宋代;江西文人;笔记
1 概述
宋代统治者优礼儒士、注重文治,“兴文教,抑武事”[1],因此文人在宋代成为一股主流群体。他们多数为官从政,有自己的见解和对当局时政的看法;他们也亲历社会,了解大众生活,有自己的人生观和宗教信仰。正是由于多种思想的混合,这些文人记录下大量的笔记以反映自身和现实社会生活状况。而这些宋代文人笔记的遗存又为当今的我们研究宋代历史、宋代文人和宋代地域文化提供了大量素材。
在宋代政府崇文的政策下,江西文人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南方地区仅次于江渐、福建路的文人群体①,其中著名的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等人。他们不仅是宋代江西文人的领头人,更是宋代政坛和文坛等领域的佼佼者。“受科举的影响,江西士子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又趋向于追求群体利益,这使得江西许多具有相同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文体风格的士子同声相和,形成群体,而一旦登科入仕,又容易演变成超越政治权力的文化力量。”[2]这股文化力量关注社会的各种现象,并且把这种关注和他们的思想连接,形成文字和文稿。在这场无声的传播中,他们通过笔记向世人展示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所要表达的。
2 宋代江西文人笔记
笔记这类著作始于魏晋时期,但真正以“笔记”为书名,则首见于北宋宋祁所著《笔记》三卷。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殊的社会政治格局、具有鲜明的近代社会感的社会改革运动和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文人笔记小说渐渐繁荣起来。当时著名的文人学者大都写过笔记文集,如苏轼、陆游、王安石、欧阳修等,就连沈括的《梦溪笔谈》这种杂记也诞生于宋代。据相关资料显示,宋代文人笔记有500多种[3]。
表1所统计的有确切籍贯的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作者有47人。在这些作者中,大部分都是世人所熟悉的著名文人,如陆九渊、朱熹、欧阳修、胡铨、周必大、黄庭坚、洪迈、杨万里、王安石、曾巩等。在他们的笔记作品中,其中很多也是我们所经常翻阅和引用的,如《象山先生集》《宋名臣言行录》《鹤林玉露》《容斋随笔》《元丰类稿》《诚斋集》等。管中窥豹,这些江西文人不仅在宋代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更对后世社会有深远的影响。这些笔记不仅是对宋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补充,更是我们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们影响的也不仅仅是江西这个地区,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3 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特征
宋代的江西文人群体可以说是整个宋代文人群体的代表,他们具有典型宋代文人的特征,“有着公认的学术成就,通常拥有官职或曾经在政府中供职”“关怀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利益,并能与他人分享其关怀,通过分享影响或试图影响思想和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4]。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文人总是会把自己平时的所看、所听、所想、所思记录下来。他们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他们的笔记也与宋之前的笔记不同,多以实事为主,少见鬼怪之谈。由此可见宋代文人务实的一面。
首先,收录广博。这些笔记大多是作者平生读书论学与记述见闻的摘记,内容丰富而又庞杂,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科学、工艺、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考古、文物,甚至花木鸟兽、饮食起居、风俗陋习、迷信故事等,无所不有,因而成了后人研究宋代文化必读的参考资料。例如,洪迈的《容斋随笔》极尽囊括之事,天文地理、朝政典章、嘉言懿行、科场舞弊、志节义烈、诗文书画、人物逸事、三教九流等几乎都能在书中找到。
其次,写史、辨史、核史。这时期的文人喜欢对前朝的史料进行评论、辨误、质疑和考证,如龙衮的《江南野史》、洪迈的《容斋随笔》。《江南野史》由三十五人的传记组成,反映了南唐的兴亡盛衰,史学价值极高。而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杜悰的记录则明显是对之前史料进行了纠正:“予以史考之,懿宗即位之日,宰相四人,曰令狐绹、曰萧业、曰夏侯孜、曰蒋伸,至是时唯有伸在,三人者罢去矣。及审权乃懿宗自用者,无由有斯事。”[5]虽然这些文人笔记没有增添什么新的史料,但对于阅读、鉴别、引用都是很有助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价值又远超过史料的补充。
第三,记录亲历、亲闻之事。这样的笔记所记的人、事就往往较正史真实、生动。例如,《燕云录》的作者赵子砥曾随徽、钦二帝一同被俘,此书即其逃回后叙亲历之事而成。而江西学子洪皓所著的《松漠纪闻》也类似于此,洪皓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出使大金被扣留十五年,被称为“宋之苏武”。《松漠紀闻》是他在金国的见闻,书中所记的事大部分是其亲身经历的,其中对金国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记述,是难得的记录少数民族社会的史料。
第四,学术、文艺占重要部分,体现了文人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水平。例如,王安石、欧阳修、朱熹等的各种文集,这些文集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又如曾巩的《元丰类稿》、杨万里的《诚斋文集》、姜夔的《白石道人诗集》等,都是兼学术、文艺而有之的。另外,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记载了大量的两宋文人的事迹,且录有不少文人的诗词作品,并附有自己的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
4 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影响和意义
鲜明的文人风格、特殊的政坛格局、异常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宋代文人笔记十分突出:既包罗万象又亲历考证,不但能让我们从笔记中真实地感受宋朝社会风貌,还能深刻理解作者记录时的心路历程,更能为研究历史提供真实的史学资料。宋代江西文人笔记数量虽没有准确统计过,但几乎为宋代名家所撰,内容丰富多样,既全面体现宋代文人笔记的整体风格和特点,更体现整个宋代文人的文化艺术和学术水平,是真正有代表性的笔记,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从地域性文化分析,它们体现了当时江西文人的崛起。在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曾记载:“江西自欧阳子以古文起于庐陵,遂为一代冠冕。后来者,莫能与之抗。其次莫如曾子固、王介甫,皆出欧门,亦皆江西人。老苏所谓执事之文,非孟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朱文公谓江西文章如欧永叔、王介甫、曾子固,做得如此好,亦知其皜皜乎不可尚已。”[6]这充分说明了宋代江西文人群体的兴盛,已然在宋代江西甚至于全国都成为了领头人,也激励了其他江西士子,使得江西文人成为了宋代文人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
其次,为研究宋代江西历史提供了资料。例如,洪迈和曾巩的笔记中记录了当时江西农业的情况,饶州是“滨湖蒲鱼之利,膏腴七万倾”[7],洪州则“其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8];又记载了宋代江西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乐平桐林市童银匠者,为德兴张舍人宅打银”,这说的是银匠[9];又提到宋代江西经济发达的现象,“其民家富而户羡,蓄百金者不在富人之列”[10];还有当时江西地区尚学尚文现象的记录,“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11]。这些都说明宋代江西文人不仅关注国事天下事,更关心自己家乡的发展。大量有关宋代江西社会生活的记载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宋代江西,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整个宋代社会的发展。
再次,本身意义上的史学价值。历代笔记之所以受重视,就是因为其史料价值。它所包括的历史记录,往往不见于正史,可以弥补正史的不全之处。宋代由于史学的昌盛,笔记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突出。有学者认为:“宋人这类笔记的主要特点,即在于就见闻所及来记叙本朝的轶事和掌故,内容较为真实,减少了小说色彩,增加了史料成分。由于宋代学者并重记载与考证,所以考据辩证类的笔记也相应发展,超越前人。”[12]例如,宋代江西文人欧阳修,他撰的《新唐书》和《五代史记》都是对正史的重要补充,也是后世修正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又如洪皓的《松漠纪闻》中对女真族一些风俗风貌的描述正史中尚未有过,可以说是对《金史》的补阙。
最后,对当代学者研究笔记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史学研究范围极大,不但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中国史、世界史、断代史、通史以及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科技史等,还有多学科交叉的史学研究,如历史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当然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分支,笔记史学的发展史也是十分值得研究的。研究笔记发展的过程、笔记记载的内容可以使人了解那个时代文化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也可以使人知晓那个时代文人的整体水平和鲜活事例。当代史学研究中,把宋代的文人笔记作为参考资料是常事,但是对笔记史学的全方面研究却占少数。兴盛发展的宋代文人笔记是研究中国笔记史学的最好载体,而宋代江西文人的笔记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5 结语
宋代文人笔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和古代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宋代的文人们在作为文化人记录事迹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充当了历史最重要的见证人——历史的记录员,并为之后各朝代的文人竖立了榜样,使笔记这种形式的文体得到发展并能够为现代史学研究所用。
参考文献
[1]司马光.稽古录: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陈志云.科举制度与两宋江西文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6).
[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全宋笔记:第一编[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4]劉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杜悰[M]//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
[6]江西诗文[M]//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鄱阳七谈[M]//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
[8]洪州东门记[M]//曾巩.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
[9]童银匠[M]//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11]饶州风俗[M]//洪迈.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