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
2018-10-09
数字时代的儿童,机遇风险并存
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为了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培育数字素养,确保儿童充分了解网络并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保障儿童上网安全。例如,学校通过课程培育数字素养,引导儿童访问安全有益的在线教育资源;提供机遇,帮助非正规教育机构中的儿童掌握信息通信技能,确保被迫放弃正规教育或从来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弱势儿童能够从网络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支持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字技能与数字素养。与此同时,需要教会儿童如何维护自身上网安全并尊重其他用户。例如,让他们了解在创建和分享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了解保护自己网絡隐私和个人数据的方式,培养儿童在网络空间中的忍耐力和同理心。
(《中国教育报》2018年2月10日)
联合国两机构携手以教育促法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宣布建立一项新的伙伴关系,以提供全球公民教育,应对在世界和平、正义和法治上面临的一些最紧迫挑战。UNESCO和UNODC联合提出了“全球公民教育倡议:为守法文化而教育”,力图为教育决策者、初中级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工具,进而帮助学习者以建设性和具有道德责任感的方式参与社会发展。这项工作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一致,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和16(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与这项工作联系更紧密。UNESCO希望这些努力能增强年轻人对暴力极端主义信息的抵御能力,培养积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8年2月26日,标题有改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要求做实中小学德育工作
2月2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做实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包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省级骨干培训班,建设中小学德育示范区,统筹德育各方面工作,推动将《指南》落细落实、常态开展。推广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研究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制定印发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意见。继续组织“开学第一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等教育活动。
(教育部网站2018年2月23日)
《2017中国家庭亲子共读调研报告》发布
近日,在“未来家庭教育计划——亲子共读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发布了《2017中国家庭亲子共读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调查样本数据显示,47.1%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仅12.8%。孩子的阅读能力随着阅读量增加而增长,而阅读能力越强,学习成绩相对更优异。大多数家庭有意愿在亲子共读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行为跟不上意识,有40.3%的家长了解亲子共读,但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引导孩子阅读方面,86%的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挑选书籍”,43.7%的家长“听从老师推荐”,30.3%的家长找书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教授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亲子阅读是早期的教育形式,对于培养孩子未来的良好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搜狐教育201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