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西特朗普”强势领跑大选

2018-10-09张远南李慧甄翔

环球时报 2018-10-09
关键词:卢拉选民候选人

●本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张远南 ●李慧 甄翔

世界反建制领导人花名册中要再添一人吗?北京时间8日,巴西大选首轮投票结束,有“巴西特朗普”之称的右翼候选人博尔索纳罗在13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取得明显领先优势。不过由于没有得票过半,博尔索纳罗将与巴西前总统卢拉支持的左派劳工党候选人阿达进入第二轮决战。这被认为是一场左与右的两极对决,也是事关世界第九大经济体(2017年排名)政治走向的投票。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金砖国家之一,巴西一度被视为拉美经济奇迹,甚至被称作“未来之国”。但最近几年,该国却经历了严重经济衰退,再加上腐败丑闻频发、暴力犯罪问题突出,民众求变的愿望强烈。同时许多人又担心,右翼民粹会将国家置于更危险境地。民意高度两极化的巴西站到了十字路口,对其他国家有何启示呢?

求变

巴西官方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当地时间7日的大选投票中,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尔索纳罗得票率46%,在十多名候选人中遥遥领先。代替前总统卢拉出战的劳工党候选人费尔南多·阿达排名第二,得票率为29%。由于没有人得票过半,双方将于10月28日进行第二轮决战。

“极右翼候选人”“超级保守派”,这是许多国际媒体给博尔索纳罗贴上的标签。《华盛顿邮报》称,极右翼的博尔索纳罗差一点就直接当选总统。这位候选人因为民粹立场和分裂选民的风格,被视为“巴西特朗普”。巴西这场总统选举跟2016年美国大选很像,博尔索纳罗也曾对女性、少数族群和同性恋人士发表过不敬言论,这导致巴西社会民意的两极化撕裂。博尔索纳罗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竞选宣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强硬的政治圈外人。他的表现代表着全球正在涌动的右翼民族主义浪潮,这股极端主义已在美国、东欧等地攫取政治权力。

首轮投票结果与民调预期基本吻合,博尔索纳罗的得票率甚至高于投票前的民调。不过,博尔索纳罗宣称“计票出了问题”,导致其无法在第一轮投票中就通过50%的绝对多数直接胜选。法新社称,博尔索纳罗并没有明确指出到底计票出了什么问题,他的一些支持者在首都巴西利亚的全国选举委员会楼外示威,高呼“欺诈”。这种愤怒情绪反映出第二轮投票的不确定性走向,民调显示博尔索纳罗占据优势,但阿达会吸收其他败选者的选票,从而大幅提升自己的得票率。

阿达7日对支持者表示,即将进行的第二轮投票是“黄金机会”,同时他还邀请博尔索纳罗来跟自己举行辩论。

博尔索纳罗其实并非政治圈外人,他担任议员多年。法新社8日称,博尔索纳罗经常发表强硬言论,选民对传统政党承诺的口头支票感到厌倦,而博尔索纳罗则宣称要实施彻底改变。相对富裕的巴西人支持他提出的严打犯罪口号。巴西每年发生6.2万起谋杀案,强奸案数量与谋杀案差不多,此外还频频发生抢劫案。博尔索纳罗提出加强警力,放松枪支管理,让“良民”能够拥有枪支。他还承诺打击腐败,通过私有化削减政府债务。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投票站点,市民若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再也无法忍受巴西的腐败和治安问题,因此我要投票给博尔索纳罗。”里约的退休工程师罗德里戈年过七旬,他向《环球时报》记者抱怨说,巴西现在是一团糟,感觉很多领域都在倒退,“巴西的贪腐现象其实一直存在,但感觉从未像现在这般严重,民众对于政府极度缺乏信任”。

分裂

博尔索纳罗的崛起与巴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2016年,巴西总统罗塞夫遭弹劾被罢免,巴西劳工党结束十几年的连续执政。在这期间,巴西经历了从崛起到兴盛,又到陷入困境的过程。2003年至2010年卢拉政府时期,巴西经济快速增长,上升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当时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卢拉政府推进慷慨的社会福利和劳工权益计划,许多巴西人走出贫困。卢拉离任时支持率高达87%。2011年罗塞夫上台后,经济危机的冲击开始明显地显现,巴西经济陷入衰退,通货膨胀率高企,货币大幅贬值,失业率和贫困人口上升。经济危机扭转了过去10年来社会形势不断改善的趋势,巴西社会治安日益恶化。虽然目前巴西经济已逐步走出谷底,去年实现1%的增长,但仍然任重道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日称,巴西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在极端暴力中挣扎,谋杀率去年更是攀升至历史最高点,在此情况下巴西的政治分歧日益加剧。这场总统选举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度被视为边缘力量的博尔索纳罗竟然强势崛起。长达4年的“洗车行动”反腐调查横扫巴西,动摇了各主流政党,前总统卢拉也因腐败问题入狱不能参选。有人称,“给博尔索纳罗投票就等于发出抗议”。

也有许多人对博尔索纳罗持坚决抵制态度。法新社称,博尔索纳罗毫不避讳自己对1964年到1985年间军事独裁统治的眷恋,这让许多选民深感担忧。7日选举结果反映出这两大候选人已造成巴西社会的两极分裂。一些选民特别是女性选民为反对博尔索纳罗当选打出了“不能选他”的标语。CNN称,上周末成千上万巴西人走上街头反对博尔索纳罗,一些人打出的海报和口号将博尔索纳罗比作希特勒。圣保罗一名企业高管说:“我感到害怕,法西斯主义逼近,太吓人了。”

“我们能感到巴西的分裂和脆弱。”英国广播公司称,一些巴西选民表示,他们是在投票给“最不坏”的那一个。一些人说,他们绝不会让工党再次掌权。另一方面,也有人拼命阻止极右翼候选人统治这个年轻的民主国家。巴西上空弥漫着紧张不安。

改革?

据巴西地理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巴西15岁到29岁年龄段的青年共有4850万人,其中既没工作也没在校学习或参加技术培训、被称为“双不”的群体高达1120万,约占该年龄段青年总数的23%。新总统能否重振巴西的经济?《纽约时报》称,博尔索纳罗的崛起得益于撕裂巴西的政治分歧。不过,他基本上没拿出具体的政策路线图,特别是解决经济困难的办法。

半岛电视台称,许多巴西人对国家经济状况深感担忧,不清楚新政府能否扭转局面。前总统卢拉2011年1月离任时,巴西被广泛视为拉美经济奇迹。而今天,巴西在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中挣扎,民众普遍对生活质量下降感到不满。上个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许多人认为这场大火是国家不幸的反映。社会不平等也是一大问题。巴西6大富豪的财富相当于全国50%最贫困人口的财富总和。巴西需要改革以削减债务,遏制暴力犯罪,并改变不公平的公务员养老体系。巴西公务员往往50岁出头就能退休,而且退休后能拿到近乎全薪。

英国《金融时报》称,如果博尔索纳罗最终胜出,将是巴西在上世纪80年代结束军事独裁后首次发生历史性的“向右转”。这或许会代表着21世纪以来左翼主导拉美政治的“粉色浪潮”的新低。大宗商品市场繁荣的终结、腐败丑闻、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的危机以及美欧右翼政治复兴等,都削弱了左派得到的支持。投资者希望新总统能有力推进经济改革,特别是改革巴西过于慷慨的养老体制。▲

猜你喜欢

卢拉选民候选人
Task 6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展示(以姓氏笔画为序)
“今天我们都是卢拉”
放不放?
巴西前总统卢拉被判刑
庆城县南庄乡扎实开展选民登记工作
首届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名单
阅读理解两则
“失事”与“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