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大田药效试验

2018-10-09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次药噻呋丙环唑

郑 莉

(福建省古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指导站,福建古田352200)

古田县是福建闽东山区县,近几年随着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可水稻每667m2产量一直徘徊在500 kg左右。调查发现同样片区内相当部分农户种植同样的品种,田间管理上也基本相似,结果产量却差异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选用大田防治纹枯病的农药不精,田间防效差异较大,影响穗部结实率不高,千粒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种植户大田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在推广优质稻产能示范区内要求单产水平较高,肥料投入量大的情况下,群体生长旺盛的田都将导致纹枯病发生较重,且发生机率也更趋明显,如不加以重视,必将带来水稻生产重大损失。为此,2016年在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更好的农药,使其达到均衡增产、丰收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与设计

试验田参试药剂6种,共设7个处理:① 24%噻呋酰胺SC 20 mL(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每667m2用量,下同);② 30%己唑醇SC 15 g(绍兴天诺有限公司);③ 30%笨甲•丙环唑EC 20 mL(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④ 20%嘧菌酯WP 60 g(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⑤ 43%戊唑醇SC 225 mL(拜耳作物科学公司);⑥ 5%井冈霉素AS 300 mL(浙江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⑦ 清水空白对照(CK)。每小区面积50 m2,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埂隔开,除施用药剂不同外,其它管理措施均一致[1]。

1.2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田安排在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张端钦农户责任田中进行,该田块为常年种稻易发生纹枯病的老病区。田块前茬种植一季中稻冬闲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肥力中等偏上,供试水稻品种为杂交稻宜优673。主要栽培方法:2016年4月27日播种,5月27日手工移栽,8月4日齐穗,9月12日成熟,施肥水平按平均每667m2施纯N 11.69 kg,P2O57.15 kg,K2O 10.25 kg,N、P2O5、K2O质量比例为1∶0.61∶0.88。药试期间对供试田防治纹枯病施药共2次,第1次用药为6月25日,田间处于分蘖末期,水稻长势较好,纹枯病发病初期;第2次用药防治时间为7月10日(第1次药后15 d),此时水稻进入孕穗期。施药器械采用新加坡“利农牌”DH400型可控压手动喷雾器,每667m2喷施药液60 kg。2次施药当日天气均晴好,风力小,药后12 h内均无降雨。用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配药前先用少量清水充分稀释药剂后加足相应稀释倍数清水量进行全株均匀喷施。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17980.19-2000的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试验田于施药前1 d预先对各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相连5丛,每小区共查25丛,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各小区药前病情指数。第2次、第3次调查采用相同方法与标准分别于施药后15 d和病情稳定后的10 d时进行。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依水稻叶鞘、叶片为害程度确定记载发病级别,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片叶);3级:第3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整理后计算相应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1.4 统计分析与计算方法

将调查记录的数据输入电脑,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计算病情指数、防效差异显著性分析,逐一与对照比较,计算防效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病级数值)/(调查总株数 ×9) ×100

防效(%)=[1-(CK药前病指×处理区药后病指)/(CK药后病指×处理区药前病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观察

试验期间目测观察各处理小区水稻生长均无不良反应,茎秆、叶片及后期穗部均未发现不良影响,表明各参试药剂对水稻安全。

2.2 各药剂防效比较

2.2.1 第1次药后15 d的防效 第1次药后15 d调查表明,24%噻呋酰胺SC 20 mL(每667m2用量,下同),30%笨甲•丙环唑EC 20 mL,30%己唑醇SC 15 g,43%戊唑醇SC 225 mL,20%嘧菌酯WP 60 g、5%井冈霉素AS 300 mL防效分别是85.33%、83.48%、80.57%、79.84%、78.18%、67.5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清水(表1)。

2.2.2 第2次药后10 d的防效 第2次药后10 d调查结果表明,各参试药剂防效24%噻呋酰胺SC 20 mL为92.13%,30%笨甲•丙环唑EC20 mL为90.52%,30%己唑醇SC 15 g为87.89%,43%戊唑醇SC 225 mL为87.23%,20%嘧菌酯WP 60 g为86.11%,5%井冈霉素AS 300 mL防效为69.20%,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由表1可知,24%噻呋酰胺SC 20 mL的防效最好,30%笨甲•丙环唑EC 20 mL防效次之,这2种药剂的防效均极显著优于其它4种药剂;而5%井冈霉素AS 300 mL相比于其它5个参试药剂,其防效表现最差,与其他5个参试药剂的防效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6种参试药剂的2次药后防效与对照(CK)相比均可达到显著与极显著水平,说明6种参试药剂对防控水稻纹枯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进一步对参试药剂间的防效进行比较分析,仍不难看出各药剂的防效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24%噻呋酰胺SC与30%笨甲•丙环唑EC等2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最佳,特别是第2次用药后防效也极显著优于其它4种参试药剂,表现防治效果好,防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好,是适合当前防治杂交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因此可在生产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次药噻呋丙环唑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1%苦参碱水剂对甘蓝菜青虫和蚜虫的田间药效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聪明的收银员
几种杀菌剂防控大棚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几种丙环唑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试验效果初报
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