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集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2018-10-09谢梦洁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陶渊明诗人诗歌

谢梦洁

李集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谢梦洁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李集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在韩国古典诗坛是特殊的典型之一。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他追求并实践了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其交游诗从侧面反映出高丽末文坛普遍受到陶渊明诗文和隐逸精神影响的事实。李集在诗歌创作中,从词汇、素材、句式等多方面模仿和化用陶渊明诗文,隐居后他的诗歌风格以平淡自然、真粹、闲适为主,呈现出与陶渊明诗文相似的风格和意境。李集创作的隐居、贫病、菊酒等题材的诗歌,既有对陶渊明之隐逸符号的重塑,又融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塑造出韩国诗坛中贫病隐士的形象和“枯寒瘦淡”的艺术风格。

李集;陶渊明;接受研究

陶渊明在朝鲜半岛的接受是一个历时的过程。新罗王朝神文王二年(682)模仿唐制建立科举制,其中教学书目有《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文选》等①,高丽王朝的科举制度承袭前朝,并效仿宋代科举,在科目上袭用其“重进士,轻明经”的模式,词章是制述科(进士科)中最后一轮考试科目最为重要,因而在学好“九经”“三史”之外,还要掌握《文选》、唐诗等。“经术、文章非二致。《六经》皆圣人之文章,而措诸事业者也。今也为文者不知本经,明经者不知为文,是则非徒气习之偏,而为之者不尽力也。高丽文士皆以诗骚为业。”(《慵斋丛话》)[1]252韩国诗人绝大多数是制述业文科及第的朝廷官员,在经学和文章、诗歌上都有所造诣。“儿知诵文选,翁卧梦周公”(《癸丑年立春陶斋帖字》)[2]566,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恭愍王二十二年(1373),此时是高丽末期动荡不安之时,“儿”犹能“诵文选”,由此可知《文选》在丽末学界的地位和普及度都是很高的。《文选》中收录了陶渊明的九篇诗文②,此外还有颜延之的《陶徵士诔》和江淹的“拟陶诗”《陶徵君田居》。目前学界普遍认可这是朝鲜半岛文人接受陶渊明最初的途径。

新罗末期崔致远(855—915)的诗歌中最早出现了陶渊明的形象,如“陶潜之腰腹暂□”(《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翶摄杨子县令》)[3]77,“陶公之官柳谁移”(《答浙西周司空书》)[3]61。虽然陶集在何时传入朝鲜半岛,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无法给出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高丽中期已有《文选》收录作品以外的陶渊明诗文传入③,从这一时期开始,朝鲜半岛文人对陶渊明开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认。接受活动开始并且活动于“成见”之内,丽末鲜初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不仅是在中国历代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影响之下的,如苏轼、朱熹等人对陶渊明诗文的评论,而且受丽末鲜初之前文人对陶渊明的批评影响,如高丽中期李仁老的《破闲集》、李奎报的《白云小说》④等,此时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接受主要集中在《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作品,反映在诗歌创作中是对陶渊明的人格和生活态度的模仿,选用陶渊明典故入诗。

一、李集的“咏陶诗”

李集(1327—1387),初名元龄,字成老,号墨岩斋,广州牧川宁郡人(今韩国京畿道骊州郡)。至正十五年(1355)、高丽忠愍王五年丙科及第,官至奉顺大夫判典校寺事。李集性格刚直不屈,洪武元年(1368)因忤逆僧辛旽被捕杀,投奔并寓居于庆尚北道永川崔元道家。洪武四年(1371)辛旽被诛后李集返回开京(今朝鲜开城),改名集,字浩然,号遁村⑤。洪武七年(1374)恭愍王被杀,对朝廷彻底绝望的李集选择归隐故里川宁,躬耕读书安度晚年,将人生价值寄寓于诗书和田亩之中,在这一时期他写了很多陶渊明式的诗歌。

李集并非豪门世族出身⑥,他的父亲李唐,以县邑小吏的身份通过司马试,因贤行而获得声名。李集对儒家典籍非常熟悉,并且认同“中和”的处世思想,他本人即是通过“察世变”来选择出世与入世,对其后人亦是给予这样的期许。在《李氏三子名说》中李穑写了他与李集的一段谈话,在此谈话中李集表达了他“乐于畎亩之中”的情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心系天下和圣恩,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精神上认可躬耕生活,并且发自内心地喜欢⑦。

在《遁村杂咏》中,李集吟咏的中国圣贤和文士有:孔子、宁戚、苏秦、张良、屈原、诸葛亮、陶渊明、慧远、杜牧、杜甫、白居易、苏轼、庞德公、徐稚、陶汪等。其中有关陶渊明的4首,有关苏轼的3首,有关慧远的3首,有关白居易的2首,其余皆为1首。由此可见,陶渊明是对李集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遁村杂咏》中直接咏陶的诗歌即是李集对陶渊明归隐田园在异代的回应:

当年靖节爱吾庐,松菊秋风兴有余。三径如今已芜没,候门稚子望巾车。(《叙怀四绝。奉寄宗工郑相国》)⑧

渊明归去绝交游,生事萧条地转幽。红叶苍苔寻古寺,清风明月弄渔舟。(《次牧隐先生见寄诗韵》)

同年田知州,不见数十年。枉道不辞远,悠悠催着鞭。天寒日云暮,茅屋依山前。适值采药去,不得共被眠。渊明早归去,应有招隐篇。可怜苏季子,那无负郭田。卜邻素有约,岁晚相攀缘。(《寻永兴田同年不遇》)

多违时世态,丕仰古淳风。归去偕陶令,安闲访远公。望乡千里远,问路九衢通。烟月汉江上,弊庐蒿与蓬。(《自咏》)

首先,李集以咏陶诗将自己的生活与陶渊明之归田隐居做比较。诗歌中先写陶渊明的隐居情状,“松菊秋风兴有余”“生事萧条地转幽”,而隐居生活则是“红叶苍苔寻古寺,清风明月弄渔舟”,“红叶苍苔”“古寺”“清风明月”“渔舟”等物象的组合使得画面瞬间被点亮,与“绝交游”后的诗歌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充盈着自然之趣。一“寻”一“弄”,使陶渊明的形象跃然而出。李集对陶渊明有身世之感,实写陶渊明,虚写自己身世的低微以及家族的萧条。其次,在李集看来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是“爱吾庐”,他自白隐居之由,一是与世态相违,二是对贤者淳风的敬仰,“归去偕陶令,安闲访远公”,诗人归隐即是一种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追仿。此外,在李集的诗歌中多有招隐的情结。因而他也认为“渊明早归去,应有招隐篇”,这亦是诗人借陶渊明之声名,来为自己的招隐卜邻之心“辩白”。

与李集交游甚密的“显宦诗人”中,或有诗歌直接咏陶,或化用陶渊明诗文,抒发对陶渊明高风归去的倾慕。如李穑诗中有“巾车不映彭泽门,锦缆不系隋江曲”(《官柳吟》)[4]526,借用《归去来兮辞》中“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天下日多故,桃源犹避秦”(《崖头驿》)[4]537,化用《桃花源》中避秦之事;郑梦周有“篱东晋渊明,泽畔楚灵均”(《菊磵卷子》)[5]589,在咏菊的同时联想到陶渊明之心闲绝尘与质性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友人们在诗歌中会将李集与陶渊明联系起来,如郑梦周有云“却来寻遁村,盘桓抚松菊”(《遁村卷子诗》)[5]589、“遁村能避色,不必在山林”(《又次遁村韵》其一)[5]589等,在言及遁村的时候,常常将其与松菊、山林等物象相比拟。李崇仁有诗“渊明晚岁爱吾庐,不羡于我乎渠渠……功名自古忧患余,却被遁翁长嘘嘘”(《李途传乃翁书,以诗答之》)[2]533,将遁村归隐江村与陶渊明隐居之事共举。由此可推知,在丽末诗人的心目中,李集是为丽末效仿陶渊明之代表。

二、学陶“语象”

若论李集对陶渊明的接受,首先当从“语象”入手,(清)姚范在《援鹑堂笔记》中云:“字句章法,文之浅者也,然神气体势皆阶之而见。”[6]4126《遁村杂咏》中对陶渊明诗文“语象”的接受可从“援用词汇”“援用素材”“变用其句”等三个方面来考察。通过对李集诗歌辨析后可知,他主要接受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饮酒》(其五)、《读山海经》(其一)、《与子俨等疏》等作品。主要援用情况如表1:

表1 《遁村杂咏》中学陶诗句

在上文引用的诗句中,李集多使用虚词“我”“吾”“谁”“何如”等,可以看出他吸取陶渊明善用散文化的语言方式入诗的一面。李集并未标榜自己学陶或者以陶渊明为师,但是在他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仿佛和陶渊明合二为一,产生了“我即渊明,渊明即我”的艺术效果。

在援用素材方面,如李集有诗云:“满池荷藕正时哉,独绕池边日几回。忽值白衣来送酒,开尊径醉卧苍苔。”(《谢金善州惠酒》)诗中借用“白衣送酒”之典来抒写自己寓居于法轮寺时,收到金善州派人送来的美酒,饮醉之后卧于苍苔之中的率性。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檀道鸾写王弘送酒来,陶渊明“即便就酌,醉而归”之事。在李集的诗歌中时常能看到陶渊明的影子。

变用其句方面,有直接袭用,还有对句式的模仿。如“汉江春暖柳僛斜,或棹孤舟或命车。共道帝乡无限好,不如携幼早还家”(《呈廉知申事》),即是对《归去来兮辞》中“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携幼入室”的直接借用。在句式的模仿上,如陶渊明喜用“动作+地点+下”的句法⑨,李集亦喜用这样的句法,如“种菊南墙下”“种花依砌下”“回首松山下”等。这种接受往往是无意识的,却又是需要诗人在对陶渊明作品反复体味沉潜之后产生的。

李集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全方面的,不仅在人品上,而且在诗歌技法上,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影响都是存在的。正是由于李集在词汇、素材、句式上对陶渊明诗文全方面的学习,因而李集的诗歌中呈现出平淡自然、真粹、闲适的一面,与陶渊明诗文有着相似的风格和意境。朝鲜朝曹伸(1454—1529)在《谀闻琐录》中对李集诗歌风格有一个整体性的概括:浑厚如“焚香祈道泰,对食愿年丰”,“雁声落日江村晚,闲咏新诗独依楼”;沉痛如“晚来江海风波恶,何处深湾系钓舟”;豪壮如“待得满船秋月白,好吹长笛过江楼”;闲适如“安得卜邻成二老,杏花春雨耦而耕”;枯淡如“瘦马鸣西日,羸童背朔风”[1]326-364。对比历代对李集和陶渊明诗风的评论,其中对二人的共识主要在于闲适、冲淡的诗风,如评价李集诗歌有云“慷慨惊人语,清新绝俗篇”(《哭遁村》)[2] 553,“其诗冲澹渊滪,出于性情,迢然于物欲之外。非有学力之积,实得之妙,其发于言者能如是乎?”(《师友渊源录》)河仑有云:“读其诗竟日。所谓充然而秀,琅然而确以畅者,悉着于声律之间。古人云,诗不可以伪为,岂虚语哉。”(《遁村先生杂咏序》)。“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李集推崇陶渊明高逸的人生观和自然真淳的性情,其诗歌创作在深受陶渊明风格影响之外,亦有浑厚、沉痛的一面,这是由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所决定,亦为后天学养所塑造。

诚然,李集与陶渊明生活的地域不同,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也不尽相同,在李集诗歌营造出的画面中,有江村、山寺、黄菊和诗酒;日常生活中交往之人多是农人、渔夫和僧人;时常与仕宦中的友人寄诗往来;生活于易代之际,这些皆是他与陶渊明在生活上极其相似之面。触发李集创作灵感的物象与陶渊明诗歌中物象的相近,加之对陶渊明人格和诗文的喜爱,因而诗歌中呈现出相似的意境。如写田园生活,陶渊明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李集有“天寒日云暮,茅屋依山前”;情景交融之语,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集有“黄昏倚杖立,素月共徘徊”;表白心迹,陶渊明有“日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李集有“路远月相照,心闲云共浮”。在李集隐居题材的诗中,“触物成声”发而为诗,以自然真淳之语构筑了“素月”下平淡的田园生活。在他构筑的诗意生活中,时间仿佛静止了,他将陶渊明的隐逸田园化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吟出一组组清隽的江村意象,将读者引领至一个闲远又朴素的生活环境。

三、对陶诗主题的续写

陶渊明有百二十篇诗文存世,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作品创作年代不明;李集有近三百首诗歌存世,其中系年的作品只有十余篇,加之李集在史传中留下的生平事迹比较单薄,因而在对李集诗歌的解读上很难以历史批评的方式贯通分析,故笔者从隐居主题、贫病主题、菊酒主题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李诗,以期更好地探讨李集诗歌以及他对陶渊明诗文的改塑情况。

(一)隐居主题

早年李集胸怀济世之心,有志于匡扶朝政,扫清倭乱,“尽扫倭奴奏凯回,凤城春暖正花开。应看白日云台峻,老子不须归去来”(《郑指挥使》)。《论语·宪问篇》中早就给出了一个处理个人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的方式:“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7]177郑梦周《癸卯五月二日,有雨独坐,遁村适来》云“遁村能避色,不必在山林”,此诗作于1363年,恭愍王“袭位以来,小心谨慎,民附士悦。顷值红贼,出奇制胜,屡获军功”[8]1256。1365年鲁国公主病逝,恭愍王“过哀丧志”,故委命辛旽咨访国政。1368年李集因忤逆辛旽被追杀,举家逃亡。1371年辛旽被诛后返回都城,他在《用前韵赠郑三峰》中写到:“数年流落始归朝,妻子山中尚怒号。三复诗书眠不得,主人窗外日空高。”恭愍王于1351年起执政,“及即位,励精图治,中外大悦,想望太平”[8]1350,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李集心里顾念着“圣恩”,希望为国效力。但是再次回到朝廷为官仅仅三年,恭愍王暴毙,朝廷内部斗争激烈。“不合人间世”的李集心灰意冷,歌咏着“归去来”回到故乡川宁。在归田隐逸的出发点上,李集与陶渊明不尽相同,李集对国政的关心和热衷程度远远高于陶渊明,他隐居的很大原因是受政局影响。

宦路峥嵘几太行,眼看车毂易摧伤。青山白水柴门迥,明月清风野服凉。弥勒坪头念尊佛,观音浦上问渔郎。无人共说村中事,独把闲愁倚夕阳。(《杏村书事》)

李集的隐居诗中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一面用“易摧伤”“乱世江山不可期”“功名鱼上竿”“系官如醉梦”等表达自己对官场现实的认识,一面用“明月清风”“青山白水”“闲愁”“卧前楹”来展现江村隐居的生活。

陶渊明之归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亦是“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在李集的诗歌中也有着相似的感受。然而在他的诗歌中他喜欢用更加丰富的画面,重视视觉听觉联动,表现归隐之情和对陶渊明的追慕。李集喜欢在一句诗歌中运用两种对比性强的色彩,如“心以灰”与“碧江开”、“青山”与“明月”。

游宦神州心已灰,茅檐曾向碧江开。旅窗风雨重阳过,三复一篇归去来。(《次陶隐诗韵》)

在形容宦路之时,诗人往往用抽象的概念,或者用比喻来表达;但是在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时,用一个个朴实常见的物象,构造出一帧帧淡泊悠远的画面。诗歌中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一股张力,让人从“峥嵘”宦途下的紧张情绪遁入“雁声落日”的旷远之境。“乱世江山”让李集放下了游宦之心,诗人认同的隐退更像是一种“早退以养浩然之气”,出发点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7]94。

人世风波没复浮,已看五十二春秋。雁声落日江村晚,闲咏新诗独倚楼。(《次牧隐先生见寄诗韵》)

隐居生活与躬耕田园从远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高士传》中尧将让天下给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隐士谋生最普遍的两条路是讲学和农业[9]37。李集在三首诗歌中写道“求田问舍”之事:

自恨求田问舍迟,萧条迳路草离离。故人休道无情兴,卧疾年来懒作诗。(《次韵呈子虚先生》)

江上闲居绝点尘,一区风月属高人。谁知我亦求田者,傥把衰慵赋北邻。(《赠阳轩》)

南来新事不堪闻,西望松山欲断魂。白发遁翁无可议,求田问舍汉阴村。(《寄郑三峰》)

从诗人“求田问舍”的行径上,可以推想李集家里没有产业,“谋食求田远,为家度地偏”,一远一偏,反映出诗人个人资产的状况并不佳,远不如陶渊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而他求田问舍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一岁三迁生计薄”“郑生应似我,无屋屡迁移”“九迁今寓勉斋冷,三伏曾经萧寺凉”,可见诗人并未购置房产,居无定所因而频繁地搬家,三伏天寓居在寺庙中避暑。李集将自己生活的面貌真实地写入他的诗歌之中,时常自嘲。但是躬耕田间、亲理农桑的李集是自在的,“纳凉依树坐,避雨拥蓑眠”,一依一拥,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密与融洽。

李集躬耕的情状和态度在诗歌中并没有直接的反映,但是他对自己的田园生活还比较满意,“遁夫衰甚矣,岁晚爱田家”,收成好的时候,还会赠送谷物给友人。

黑豆遍中原,何从出遁村。煎汤解酒毒,政可倒金樽。芳草欲侵辙,落花方掩门。小畦秋必熟,傥或枉高轩。(李穑《奉谢遁村送黑豆种》)

汉江江上又秋风,高卧黄云霭霭中。玉粒分来问何意,秪应恼杀未归翁。(李穑《谢遁村送新米》)

岁受新米之惠,敢不铭感。(郑梦周《答遁村书》)

在郑梦周和李穑回赠的诗歌我们可以得知,年成好的时候,李集赠米给友人的事实。此外李集送米的缘由,在李穑看来是因为“恼杀未归翁”,似包含着诗人对友人迟迟未归的责备之意。

与李集有过交游往来的诗人有七十余人,相对于陶渊明而言,李集更热衷于社交。《遁村杂咏》中有大量的交游诗,在这些诗中,许多主题与隐居相关,对居住环境的描写主要有“江村”“钓舟”等,对隐居生活的抒写,时而表现出孤独的心境,如“一曲江村隔世尘,柴荆寂寂少行人”;也时而暗含招隐之意,“高亭萧洒自无尘,一榻清风似故人。来往何须劳仆马,移居直欲作比邻”(《赠阳轩》)。卜居生活与尘世远离,生活中往来的多是渔民、樵夫,远离文人圈的李集渴望有知音相伴,“卜邻素有约,岁晚相攀缘”,可见虽然李集能从田居日常生活能够获得一定满足,但是在内心上却缺乏交流对象。

(二)贫病主题

退隐之后,李集常在“病中”创作诗歌,如《病中书怀》《杏村病中书事》《病中寄敬之》《道美寺病中杂咏》等。在李集诗歌中“病”“衰”“独”等字出现频率较高,“病”字61次,“衰”字25次,“独”字26次。久病的诗人描写自己生活中“病卧”“病枕”“病闲”“守病床”,愈加衬托出诗人隐居时的孤独寂寞。然而在《陶渊明集》中“欢”“欣”“喜”三字的出现频率较高,“欢”字28次,“欣”字30次,“乐”字30次,“喜”字9次[10]191。这与陶渊明“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的心境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李集频繁地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贫病,那么他又是如何疏导贫病带来的愁苦呢?一是田园生活,一是诗酒:

美景良辰奈病何,枕书聊复梦还家。觉来隔屋闻农语,雨过篱边豆结花。(《道美寺病中杂咏》)

春深无客访侨居,林鸟相呼午睡余。老去诗随情漫兴,病来愁托酒消除。(《复赋前韵》)

诗人虽没有着意描写江村的景致,但是从诗人书写一觉醒来后,听着“农语”看到“豆结花”,从听觉到视觉,继而嗅觉也被调动了起来,读之仿佛能感受到雨后大地散发出氤氲。而诗句中的“隔”字,显示出诗人与农人之间的距离不仅仅在空间上,亦在心灵上。因而李集在诗歌中一面诉说自己的孤独,一面享受这份私人空间下的自由之精神,诗酒之情怀。

郑生应似我,无屋屡迁移。只赖同年爱,今为相国知。借书勤夜读,乞米续农炊。莫向三峰隐,君王亦尔思。(《赠郑三峰》)

李集也有断粮的时候,诗人将“乞米”与“借书”两事相提并论,与陶渊明“乞食”时“拙言辞”窘态截然不同,在李集的诗里“乞米”这一举动变得日常。但是随着李集年老病衰,他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化:

老来步步渐欹斜,行止还如狗丧家。床上文书将底用,如今抱病眼昏花。(《自贻》)

孔子曾被人称作“丧家之狗”,他在身处窘况的时候依然能保持气度。在李集诗中,他也自嘲年老后的状态如同“狗丧家”,连曾经能够“慰吾怀”的诗书也因为视力的衰退成为无用之物,但在绝望的生活中,诗人仍能赋诗以自贻。徐居正(1426—1488)在《东人诗话》中指出,“自古穷人之语皆枯寒瘦淡……李遁村集诗‘借书勤夜读,乞米续新炊’,‘瘦马鸣西日,羸童背朔风’,‘江海无家客,山村有发僧’……可见憔悴困踣气象。”(《东人诗话》)[1]201

陶渊明用“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句引贫士原宪的故事入诗⑩,抒发对“君子固穷”精神的敬仰。反映“固穷”思想的时候,李集也引用了原宪之典故,“卧病蓬蒿满索居,固穷原宪食无余。强扶衰惫将安往,世事吾今已扫除”。(《复赋前韵》)诗人由自己贫病的“索居”生活,联想到原宪“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诗人之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对自己所学“不能行”之病,后句诗人表达了愿追随前贤的步履,扫尽对世事的牵挂。

隐居生活本身就是苦与乐并存的,即使“谋食求田远”,李集诗歌中亦有“但喜农谈好,禾麻胜去年”这般真淳简单的生活,给予诗人以内心的平静与喜悦。然而随着交游的涣散,诗人“独掩柴关”发出“厌贫求富是人情”的感慨。

(三)菊酒主题

菊和酒是陶渊明隐居后的两大嗜好,历代不乏对陶渊明饮酒和爱菊的论说,自萧统云陶诗“篇篇有酒”开始,酒逐渐成为了陶诗中的一个标签,但凡谈到陶渊明,必然联想到陶渊明饮酒之好,“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爱菊亦是陶诗中固定的符号之一,“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在批评者看来陶渊明爱菊往往与延年益寿相关⑪,“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在《遁村杂咏》中所咏之物主要有“酒”“菊”,其中写酒的有33处,写菊的有14处。

在咏菊和酒的时候,李集时常引用陶典:

当年靖节爱吾庐,松菊秋风兴有余。三径如今已芜没,候门稚子望巾车。(《叙怀四绝,奉寄宗工郑相国》)

鲜鲜霜菊慰幽怀,一日东篱绕几回。既与老夫俱隐逸,天寒古寺亦能开。(《道美寺晚菊》)

秋声摵摵可惊嗟,病里偏谙日易斜。坐看枫林怜锦叶,去寻菊径折金葩。悲虫唧唧鸣幽室,断雁嗷嗷下晚沙。客久胡为归不得,故山西望路非赊。(《秋怀》)

“慰幽怀”的客观物象是“霜菊”,而真正能使李集心中的郁郁之情得到缓解的则是陶渊明建立的“采菊东篱下”这般没有俗世烦恼的田园生活。家境困窘的李集在晚年并未购置房产,因而他的隐居生活多是寄寓在荒寺之中。诗人以陶渊明作为自己在精神上的导师,隐居生活中有“罇酒盘蔬”即足矣。

在李集看来松菊不仅仅是陶渊明隐士之风的象征,亦是缓解自己“沈痾”的良药,这也是对陶渊明“菊为制颓龄”之继承和发展:

秋深门巷锁苔花,除却葵轩孰肯过。枉寄寒丛情更重,小窗相对涤烦痾。(《谢葵轩惠菊》)

新居未暇种黄花,况是重阳病里过。安得轩前金蕊嫩,吹香细嚼瘠沈痾。(《乞菊一绝呈葵轩》)

老去沈痾未易医,更因灸炷出门迟。堂前甘菊开无数,倍忆先生泛酒时。(《呈许埜堂》)

从李集的咏菊诗中可知,他将菊与酒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雅好,并且成为文士彰显人格的象征之一。李穑在《题南大藩司尹菊诗卷末》有云:“人人种菊看,未必能知菊。把酒对南山,悠然失所逐。”从“人人种菊”这一行为,可以想见丽末文人追慕陶渊明是有普遍性的,诗歌中表达出李穑对当时文人模仿陶渊明种菊却不得其中真味的感慨。

此外,李集时常将菊与酒写入一诗:

九日欢娱接胜流,东头上客我西头。登高便觉青冥近,饮俊从教太白浮。短日易曛须待月,清霜初落又徂秋。菊花不得吹杯酒,采采金英一再游。(《次九日诸公韵》)

病里逢佳节,将谁上翠微。秋醪新气味,霜菊晚光辉。解印陶明府,携壶杜紫薇。古人惜此日,不醉欲何归。(《城南村舍书怀,录呈霁亭》)

菊花开遍酒盈巵,愿与诸公话别离。堪恨老夫衰病甚,双清亭上负佳期。(《约诸公饯陶隐于双清亭,以病未赴,以诗谢之》)

因为衰病无法赴友人之会,诗人回忆起昔日与友人在重阳之日共饮菊花酒,对比现在“守病床”的窘况,强烈的心理落差下怅然的心情。在李集的诗歌中菊酒是重阳节友人聚会中常见的物象,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与友人卜邻隐居的渴望,以及对知音的渴求。此外,李集“种菊看花只自怜”,对菊的喜爱,亦是诗人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和坚守。李集诗歌中时常弥漫着这种自怜的情绪,怜惜的对象有故人和自然风物,在怜他物的同时亦流露出自怜的情状。

李集对陶渊明的接受不是被动的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的,比如,与陶渊明旷达的生死观不同⑫,李集更加关注个人的“生计”问题,“已将生计结安居”“一岁三迁生计薄”“田家岂云乐,来往为营生”“已去复来此,生涯渐觉难”。在对“衣食”的认识上,陶渊明认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李集将此发挥到极致则是“世事看来白了头,故将眠食更无求”。

在朝鲜半岛汉诗史中李集是被遮蔽的那一位⑬,但是在朝鲜半岛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上,李集无疑是特殊的一位。

首先,李集将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内化并实践,创作了大量的隐居诗,描绘出高丽末期江村的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他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个人在仕与隐的选择中矛盾的心理,他的交游诗反映出丽末文坛普遍受到陶渊明诗文和隐逸精神的影响。

其次,李集不仅直接袭用陶诗中的语言,化用陶诗中的句式,并且自如运用陶典拓展其诗歌的思想内涵。在诗歌艺术上他继承了陶诗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创作出朝鲜半岛诗坛的田园诗。

第三,由于家境贫困,李集晚年生活在穷顿困厄之中,因而他的诗歌给人以“枯寒瘦淡”之感。在陶渊明躬耕田园之影响下,李集以其个人经历为基础,在诗歌中塑造出贫病隐士的形象。他也曾有过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怀着“功业关中相,归来汉上居”的愿望,然在丽末仕宦生涯中屡屡遭受打击后,李集发出“日月蚁旋磨,功名鱼上竿”的感慨,将个人情志寄寓在诗书中。

[1] 蔡美花,赵季.韩国诗话全编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 李崇仁.陶隐集[M].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第6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2005.

[3] 崔致远.桂苑笔耕集[M].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第1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2005.

[4] 李穑.牧隐稿[M].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第3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2005.

[5] 郑梦周.圃隐集[M].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第5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2005.

[6] 王水照.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孙晓.高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9]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0] 钟书林.隐士的深度:陶渊明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郑宗荣)

①金富轼《三国史记》:“教授之法,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秋左氏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教授之。诸生读书以三品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首尔:弘新文化社,1991:55.

②包括《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塗口》《拟挽歌辞》(其三)《饮酒》(其五)(其七)《咏贫士》(其一)《读山海经》(其一)《拟古》(其七)和《归去来兮辞》。

③李仁老《破闲集》:“昨在书楼偶阅《五柳先生集》,有《桃源记》。”(见《韩国诗话全编校注》卷一,第9页);李奎报有“老去陶潜方止酒”(见《补闲集》,《韩国诗话全编校注》卷一,第116页)。

④李奎报《白云小说》:“陶潜诗恬然和静,如清庙之瑟,朱弦疏越,一唱三叹。”(见《韩国诗话全编校注》卷一,第53页)

⑤李穑《遁村杂咏·遁村记》“吾名吾字,既受教矣。吾之遁于荒野,以避鹫城之党之祸,艰辛之状,虽鸷忍者闻之,不能不动乎色。虽然吾之所以得至今日,遁之力也。夫叔向胜敌,以名其子,盖喜之也。子身之分也,犹且名之以志其喜,况吾一身乎。今吾既皆更之,则我之再初也。遁之德于我也,将终吾身而不可忘焉者,故名吾所居曰遁村,所以德其遁也。亦欲寓其出险不忘险之意,以自勉焉。”(见《韩国文集丛刊》卷三,第366页)

⑥李崇仁在《走笔奉寄遁翁》中有云“君不见星山李氏起于农,为子必孝为臣忠”(《韩国文集丛刊》卷六,第535页)。

⑦《李氏三子名说》:“圣人之用中于民也如此,民苟归于中,则是尧舜之世也。名之虽异,其归则同。父母爱子之心,无或少偏故也,今吾名吾子必以此。将以察世变,慕圣化,以自乐于畎亩之中而已,不出户庭知天下,吾之谓矣,请先生为之说。”(见《韩国文集丛刊》册三,第366-367页)

⑧本文所引李集诗歌皆出自《韩国文集丛刊》册三《遁村杂咏》,后文不再注。

⑨“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下”“寝迹衡门下”“啸傲东轩下”等。

⑩《韩诗外传》:“原宪居鲁,子贡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应门,正冠则缨绝,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见《韩诗外传》卷一)

⑪王瑶云:“他采菊是为了服食,为了延年,也并不是为了玩赏。”(见《陶渊明》,《中国文学论丛》,平明出版社1953年版,第84页)

⑫“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形影神》),“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连雨独饮》)。

⑬ 在《韩国文学史》(赵润济)、《韩国汉文学史》(李家源)、《韩国文学史》(韦旭升)、《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金柄珉,金宽雄)、《高丽汉诗文学史论》(刘强)等书中均未论及李集及其诗歌。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of Tao Yuanming by Li Ji’s Poetry

XIE Mengjie

Li Ji’s poetry is one of the special examples of Tao Yuanming’s acceptance in Korean classical poetry. After experienc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government, he pursued and practiced Tao Yuanming’s seclusion spirit. His poems reflected from the side that late Goryeo Dynasty’s poets was generally influenced by Tao Yuanming’s poetry and his spiritual of seclusion. In the poetry creation, Li Ji imitates and transforms Tao Yuanming’s poetry from the aspects of vocabulary, material and sentence. After his retreat, his poetry style is mainly plain, natural and leisurely, showing similarity to Tao Yuanming's style and mood in his poetry. Li Ji’s poems on seclusion, poverty, chrysanthemum and wine are not only the reshaping of Tao Yuanming’s reclusive symbols, but also his unique life experience,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poor and hermit in Korean poetry , and the art style of “Ku Han Shou Dan".

Li Ji; Tao Yuanming; Acceptance study

I106.2

A

1009-8135(2018)05-0073-10

谢梦洁(198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东亚汉诗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亚汉诗史初稿”(14AZW007)。

猜你喜欢

陶渊明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你好,陶渊明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诗歌岛·八面来风
《陶渊明 饮酒》
不为五斗米折腰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