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渭萍:硬科技创业好时候

2018-10-08张蕾磊陆丽程

大学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西安专利科技

张蕾磊 陆丽程

“我们对研究的技术有信心,想要做出实用的通信,所以,决定创业。”尚渭萍说。

85后尚渭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一名讲师,2014年6月,注册公司时,他还是西电通信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回想起来,尚渭萍那时想的是做朴素的生意,把研究多年的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

从技术极客到技术创客,尚渭萍这个学院派在创业中,刷新了对专利的认识,调整了公司的服务者定位。身为小型技术驱动公司的CEO,在生存和发展的路上,他踩过坑、犯过错,有过意外惊喜,更有着“一直做下去”的坚定。

把技术扔到市场

据统计,2016年西安市分布有30万个监控探头,但是只有18万个可以正常使用,剩下的12万个无法传回数据,沦为摆件。2017年初,尚渭萍的公司与西安交警和城管达成合作,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宽带自组网传输系统,实现了西安碑林区、新城区重要路口视频监控实时回传。

尚渭萍介绍,公司的合作客户除了华为、中国平安等公司,还有国家电网陕西、江苏分公司900公里的视频监控,新疆克拉玛依输油管线、塔城地区中哈边界1380公里的视频监控等项目。

4年前,读博的尚渭萍和好友们自筹资金,注册成立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军事通信学中无线自组织网络相关领域。尚渭萍的成功之处在于,对通信底层算法有独特见解,把技术军转民。

成熟的实验室技术转化到民用并不容易,首先要考虑落地产品的成本,其次要考虑技术落地的场景。尚渭萍坦言,创业时,他和团队都没有想好技术在普通生活中的应用点在哪里。看起来是一场冒险式的创业,尚渭萍的底气来自对技术的价值的信心。

“简单来说,手机用户都是使用蜂窝网,是通过建立的基站传输信息。自组织网络的特点是不需要基站,网络去中心化,点对点就可以传输信息。”尚渭萍说,通过优化算法,他们大幅降低了成本。落地的产品形态,他决定交给市场,从市场的反馈中找答案。

跑了很多展会,尚渭萍很快收获惊喜。点亮资本的投资人,跟他聊了三个小时后,看中技术,当即投资120万。几天后,尚渭萍在火车上接到投资人的电话,表示再投100万。通过展会,公司的技术吸引了华为的眼球,很快就和华为达成100多万的项目合作。

重新申请专利

“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11月在西安举行,西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说,西安将围绕先进制造业,以硬科技“八路军”为突破口,大力推动“硬科技+”,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专家解读西安的硬科技“八路军”,是指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这八个方向,也是西安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方向。可以说,这些方向代表着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跟国家在科技领域指定的发展思路,以及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都是一脉相承的。

对于尚渭萍来说,创业“赶上了好时候”,西安有着良好的硬科技创業生态环境。尚渭萍介绍,他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是有相应的政策扶持,贷款很方便,不会影响到前期、中期的生产。“2016年光棍节,我们从学校旁租的民宅搬到省科技厅提供的办公场地,房租、水电、物业费都免交。”尚渭萍说,“在省科技厅的帮助下,一个140多万投资额的重大产业链项目第一次投给了我们这样的小公司。”

作为科技创新公司,技术壁垒是生存之道,小公司禁不起大公司的碾压,但是专利是一道免死金牌。曾有大公司老总看过尚渭萍公司的专利,沉默一阵后说,专利在尚这里是鸡毛,在他那里将是令箭。尚渭萍意识到自己写的专利的分量,大公司尽管觊觎技术,也只能坐下来谈合作。

创业后,写专利成为尚渭萍的一项重要功课。

“华为给我上了一课。”尚渭萍说,在合作中,他发现人家的专利写得滴水不漏、保护范围特别大,而且收费高昂,相比之下,学校时申请的专利便宜得多,落差有10倍之多。此后,尚渭萍得到了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的很多帮助,他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差别。“公司申请专利是为了打官司时能保护自己的权利,获得授权的等待时间也许会长得多。学校老师申请专利,为了尽快获得授权减少周折,就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写得很窄,这样的结果是技术交底得太详细,很难保护自身权利。”尚渭萍发现误区后,果断地撤销了在学校提交的专利,全部重新申请。

在自组网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尚渭萍的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3项,有两个是PCT国际专利。尚渭萍介绍公司有两个最核心的专利,用数学概率来判断感知周围自组网节点的拓扑结构。团队为了核心专利足足写了十个月,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句话有800多个字,定语加定语,做修改的时候,组员不能打扰,要完整地按顺序读下来,再琢磨哪里做修改。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看图纸,就能知道是怎么做的。

事实上,专利申请主要写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把做的事情分步骤写清楚,第二部分是明确诉求的保护范围。费脑细胞之处在于细节要说,但不能完全交底。尚渭萍举例说,如果你在专利里写某个东西是5克,那么别人做成5.1克就不侵权,因此要写成3—10克。所以,他们就是各种抠细节。

在专利申请递交中,尚渭萍感念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指导他们把申请递交到合适的知识产权部门。“专利申请的费用,我们花多少政府就补贴多少。手续简单,提交申请,公示后,就会到账。”尚渭萍说,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常会告知尚渭萍对他们的技术有需求的公司,帮助落地。他介绍,公司已研制出并量产链状传输、网状传输,便携传输三个系列七款产品,分别应用于不同场景,是国内唯一一家宽带自组网全系列方案解决供应商。

如今,尚渭萍顺利地身兼教师和CEO两重身份,这得益于2016年9月开始推行的“陕九条”(即《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规定旨在鼓励科技人员成果转化、促进军民融合等。

补短板补出大错误

创业后,在很多场合里,尚渭萍不断被提醒,他这样的技术型小公司,管理人才是短板。听了很多人描绘有个高级管理人才后,公司的面貌将多么焕然一新,“大家产生了幻想”,他们决定外聘一个CEO,尚渭萍任技术总监。

“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公司很快不行了。兵败如山倒!”尚渭萍感叹。新任的CEO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过于严苛,不能在研发的瓶颈中给予体谅和帮助,做一单就多出一堆抱怨。尚渭萍则被拉着到处见投资人,顾不上跟团队做交流。公司员工一度有60多人,不到10个月,公司账上就没钱了。尚渭萍从家里挪出钱来补贴公司,痛定思痛,请走了CEO,把浑水摸鱼的员工解聘。尚渭萍努力自学管理知识,感觉这管理还得按着自家公司的脾性来,不能照搬别人的。

现在,公司每年有300多名实习生。采访的这个周六早上,学校门口停着5辆公交,是要拉着学生去尚渭萍那里的。尚渭萍坦言,西电同学找工作不愁,对于他这样的发展中小公司,就靠打情感牌,重点培养,重点陪伴。

尚渭萍认为,理工科的技术型创业往往起点高,通过技术实现产品的制造,起步容易,但是发展难,还不能盲目求扩张,否则就容易犯错。“还要避免陷到过于追求技术完美的细节中。”这是尚渭萍在创业中学到的。之前,他们研发出产品总觉得当前版本不够成熟,要这样那样做改进,不能去销售。和客户一谈,就发现自己想多了,白浪费感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尚渭萍认识到,通信是配套服务,配合对方解决核心问题,新产品要快速推入市场,版本迅速迭代。

猜你喜欢

西安专利科技
专利
西安2021
Oh 西安
发明与专利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