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口岸核辐射监管的流程创新
2018-10-08柴长虹潘世杰杨振宇
柴长虹 潘世杰 杨振宇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 200135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入境货物的放射性风险与日俱增。除石材、矿产等携带天然放射性货物具有风险外,医用工业用放射性废弃物、人工放射性污染物更需引起重视,特别是国内外恐怖势力蠢蠢欲动,核走私等情况也不无可能,传统的监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1,2]。“9·11”事件以后,美英等国纷纷加强了入境口岸的放射性检测工作,尤其在本国的港口、机场等安装了大量先进的通道式放射性检测仪,全天候地进行放射性侦测,美国政府甚至把监测范围扩大到入境货物的启运港口,即所谓的“大港计划”[3,4],2011 年11月在上海洋山口岸正式开展该项目,经洋山出口的集装箱货物将通过通道式仪器实施放射性监测,美方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我国出口产品放射性水平的相关数据。由此可见,我们的口岸核辐射监管能力与世界列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根据原国家质检总局部署,洋山检验检疫机构承担了保障进口货物放射性安全和洋山口岸核反恐的重任,当务之急是努力提高口岸放射性监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口岸监管的工作效率,同时尽可能保障物流运输的便捷顺畅。课题组通过摸索与实践,在传统的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创新的放射性监测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传统检验监管模式的弊端
1.1 传统检验监管模式流程
1.1.1 配备便携式仪器的检验监管模式流程(图1)
传统检验监管模式:由客户首先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检务受理报检和申报、办理完手续后,客户向相应查验点预约查验。货物进查验点后,检疫人员根据检务要求对法检以及监测目录内的商品进行放射性检测。配备便携式仪器的查验点使用手持式放射性检测仪检测放射性,如超预警值则取样核素分析,未超预警值则放行;同时配备通道式放射性检测仪的查验点,可用通道式仪器实施初步筛查,如报警则用手持式放射性检测仪复查,如超预警值则取样核素分析。
1.1.2 配备通道式放射性检测仪的检验监管模式流程(图 2)
图2 配备通道式仪器的检验监管模式流程图
1.2 传统检验监管模式存在的缺陷
传统检验模式存在以下一些缺陷,造成了口岸放射性监管的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洋山港集装箱吞吐能力的发展趋势,亟需进行改进:
1.2.1 流程长、耗时多、成本高
传统放射性检验模式需要货主单位进行口岸申报,然后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务部门下达查验指令,再由物流企业将集装箱货物运送到指定的查验场站实施放射性检验,完成整个通关流程往往需要近一周时间,也造成货主单位和检验检疫部门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
1.2.2 只在指定范围进行检测监测
传统检验监管模式是对进口货物实施法定放射性检验和放射性监测相结合的模式。放射性法定检验商品包括花岗岩、砂岩及其制品,铜铅锌矿,废物原料(GB 16487-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中的第6类、第7类);放射性监测的商品包括除铜铅锌矿外的其他矿产品、化肥、部分石材及其制品、废物原料(GB 16487-2005《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中除第6类、第7类以外的其他废物原料)等具有一定放射性风险的货物。由于监控范围是以HS编码来控制的,在检验检疫部门成立初期,上述措施能够较好地锁定放射性高风险的货物,但是随着目录范围的扩大,已经干扰到其他放射性低风险货物的物流运输,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
1.2.3 防止不可预测的风险能力差
由于传统监管方式是依货主或代理申报实施查验,一些不法进口商故意伪报品名、漏报品名,逃避检验监管;更有甚者,一些贸易商在进口货物中故意夹带放射性高风险货物,闯关入境;此外由于含有放射性物质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例如负离子原料的使用,也造成服装、涂料等商品产生意外的放射性风险。
2 放射性监管模式流程的创新
为防范口岸放射性超标货物入境和潜在核恐怖风险,保障国境口岸核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洋山口岸就改革传统放射性监管模式进行思考,尝试在洋山码头出场道口安装通道式放射性监测系统、且配套安装了箱号识别系统。创新放射性监管流程,在集装箱出道口时,对集装箱货物实施有效的放射性初筛监测,即时获取集装箱箱号,一旦出现仪器报警,可以以集装箱箱号为线索,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查询箱内货物的品名、产地其他关键信息,进而实施规范的后续处置。
2.1 创新的放射性监管模式流程(图3)
图3 创新的放射性监管模式流程图
2.2 传统检验模式与创新检验模式的对照
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的对比详见表1。
表1 传统检验模式与创新检验模式的对照表
2.3 创新放射性监管模式的特点
2.3.1 监管理念上的创新
改变原来以检测目录和检务指令为依据的监管模式,改为先通过港区物流通道上大箱量的筛查,锁定放射性报警的集装箱货物,检验检疫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排查,将工作精力用在刀口上。由于检测通道设置在港区出场道口,所以整个监测过程对正常货物的物流通关不造成任何影响,且被测集装箱无须再到检验检疫部门办理额外手续,因此大大提高货物的通关效率。
2.3.2 监测范围的扩展
(1)监测的商品种类扩大,可对经过通道的所有集装箱实施监测,可以有效检出不如实申报或恶意夹带放射性物质等情况,也可防止不可预测的进口商品的放射性风险。
(2)可以实施全天候的放射性监测,并且通过检测通道上的箱号识别系统留下箱号和车辆、集装箱照片等信息,便于后续监管。
2.3.3 报警集装箱货物的处置
(1)经使用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进行复测,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箱内货物品名、产地等信息,确认为放射性低风险产品以后,予以放行。
(2)经使用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进行复测,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箱内货物品名、产地等信息,如果剂量率偏高或超过预警值,可以要求驾驶员将集装箱货物运送到指定查验点实施开箱查验。
(3)对于常规多次进口同一品种货物的企业,例如放射性水平较高的锆矿等产品,经使用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进行复测,如剂量率在合理范围内的,也可采用采取加施集装箱电子封识的方式予以放行,通知目的地检验检疫机关实施进一步查验,避免将集装箱扣留在港区而增加企业的负担。
对比情况见表1。
3 创新的放射性监管模式的成果
在放射性检测通道试运行的2个月中,共计监控2万多个集装箱,日均监测集装箱货物达600多的箱次,仪器的使用效率提高20倍以上。其中有74个集装箱报警。在工作时段的报警,经排查品名包括地中海黄麻花岗岩毛板、皇室啡花岗石荒料、刹车片、上釉瓷砖、高岭土、绝缘子用玻璃伞盘等,经使用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进一步测量,对于未超预警值的货物予以放行,超过预警值的货物则取样送实验室分析并进行后续监管处理。在非工作时段的报警涉及的品名有索霉清-膨润土、铸模及铸芯用粘合剂、刹车片原料、瓷质砖、复合肥、原状云母及劈开的云母片、煅烧高岭土、膨润土等,根据试运行方案,已经要求集卡驾驶员填写《放射性报警集装箱信息调查表》并存档。
目前,报警涉及的品名中根据检务指令需要实施放射性检测的为地中海黄麻花岗岩毛板、上釉瓷砖以及瓷质砖4种品名。上述放射性监测报警的商品对放射性商品监测目录的补充和调整具有一定意义。此外,对于法检要求的商品如花岗岩,如果开箱查验测得的放射性较低,可以实施货物过通道式放射性检测仪检测,可以适当地降低开箱查验的比例,更快速高效地完成查验工作。
4 结论与展望
目前洋山口岸集装箱吞吐能力已经达到1 500万标箱。洋山新建成4期码头,是我国第二个全自动化码头[5],2018年1月,洋山港4期码头正式投入运行,运行后即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30万标准箱,港区的工作人员大幅度减少,而集装箱物流的运转速度进一步加快,这对辐射探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口岸管理部门精心部署,洋山口岸创新的放射性监管模式已经投入运行,实现了检测通道内进口集装箱货物放射性监测的全覆盖,提高了放射性监管的效率,降低了企业负担,加快了进口货物的通关速度。
目前,洋山局课题组正探索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放射性检测通道的功能,使之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监控现场的报警信号已经可以通过短信通知的方式第一时间发送到检验人员的手机上,便于立即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通过该系统日积月累地采集商品品名、产地、放射性数据等信息,可以逐步建立起进口货物放射性状况的大数据库,服务于日常监管工作;同时课题组还和同方威视合作,研制更加先进的探测设备,引入含核素识别功能的探头,可以探测到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等的危险货物,一旦查获,可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此外,当课题所推荐的放射性检测通道模式运行成熟以后,我们还设想进一步优化口岸放射性监测的监管模式,即在放射性监测通道全部覆盖的口岸,可以逐步取消放射性监测目录,无须要求货主或物流企业按照放射性监测目录进行口岸报检,相应的集装箱货物也无须再进查验点实施开箱查验,这样可以大幅节省收货单位和物流企业的通关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旦在通道处仪器报警,监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排查,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