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2018-10-08I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 I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自2015年大数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地充分发挥地理、产业、技术和政策优惠等优势积极筹建大数据产业园,有效布局大数据产业、吸引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入驻。目前,全国共有37个省(区、市)专门出台了大数据的发展规划或类似文件,包括16个省级规划和21个城市规划。其中,有20个地方明确提出了本地的大数据产值目标,如江苏到2020年要超过1万亿元,超过工信部2020年的规划目标;广东、贵州两省分别为6000亿元、4500亿元,北京、上海到2020年的目标产值是1000亿元。
贵州已成中国大数据发展战略策源地和风向标
在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贵州是全国唯一的先导试验型综合试验区,此外还有2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4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1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
2017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三大增长点;大数据企业的营收增速超过30%,苹果、高通等全球前十互联网企业有7家落户贵州,25家世界级或国内500强企业落户贵州。截至目前,贵州省的大数据企业达到8900多家,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2018年5月,贵州面向全球发布2018产业大招商第三批重点推介项目共计100个,投资规模达1688.66亿元。经初步统计,2018年数博会期间全省共成功签约项目199个、金额352.8亿元,其中贵阳市成功签约项目108个、金额221.6亿元。参会观展人数超过12万人,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388家,布展面积6万平方米。
在人才培养方面,贵州与国家统计局签订协议,依托贵州财经大学建设大数据统计学院; 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组建大数据学院联合办学,贵州理工大学阿里巴巴学院2017年首期招生300人;贵州电子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华为大数据学院首期招生1000人;在清华大学开办大数据研究生贵州班,首期招生30人。
此外,贵州作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省份,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已覆盖省市县3796个审批服务部门、1536个乡镇、1.7万余个村居,50余万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在网上办事大厅公开办理。《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显示,贵州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全国第三。
【链接】2017年,贵阳市大数据企业达到120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增长2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145亿元、增长20%,大数据企业纳税额超过110亿元、增长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大数据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及增速(亿元、%)
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风生水起
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充分结合地方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一方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基础条件发生跨越式变化,另一方面聚焦部分应用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其中,重庆是七大区域类大数据综合发展试验区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
■ 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发展新兴产业
2018年1月,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34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83.18亿。园区总规划面积40.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约20.8平方公里;二期拓展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布局发展起数字基础型、数字应用型、数字服务型三大类产业,现已入驻相关企业2000多家,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及增速(亿元、%)
园区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0年,数字经济类入驻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行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到500亿元。届时,园区的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可用楼宇达到1600万平方米,智能化改造全部完成,实现全园智联智通。
■ 内蒙古:大数据装机能力居全国首位
2017年,内蒙古绿色数据中心总装机能力突破100万台,新增10万台,居全国首位;全区云计算数据中心承载能力为110余万台,实际运行突破50万台,总量居全国首位。这些为大数据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鄂尔多斯云基地是国家大数据(内蒙古)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目前基地累计投资近25亿元完成了一期4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及网络设施配套,拥有三大运营商直达骨干出口带宽600G,在建机房14栋共20万平方米,已建成投用数据中心2栋,共4200个机架,可承载8万余台服务器,上线服务器近2万台;规划建设15栋标准化数据机房,总面积26.7万平方米,可容纳60万台标准化服务器。
乌兰察布和华为公司合作建设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 2016年7月,项目一期1500多个机柜近2万台服务器正式投产运营。2017年,华为在乌兰察布市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为404亩的北方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此项目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设计可容纳标准服务器机柜数为8064台,可承载10万台服务器。目前已完成4个机房楼和1个动力楼的基础建设,今年10月将投入运营2万台服务器,预计2019年可全部投入运营。
包头市大数据产业园区总面积10万平方米,累计投入1.7亿元,2017年入驻航天科技、九次方大数据等54家企业,实施未来网络IPV9(中华公网)等产业项目,力争打造产值超百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2017年,包头市信息通信网建设投入10亿元25个项目,新建4G基站1230个,4G基站总数达到7264个,基站保有量达到13671个。
■ 河南:大数据战略性产业的后发赶超
截至2018年5月,河南18个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全面铺开。其中,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一年来,已建成投用面积20万平方米,进驻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1.7万名,产值约57亿元。其中,数据中心已建成投用面积8300平方米,建成机架899个,服务器托管2万余台,到2020年将达到40万平方米,服务器托管超过30万台,总储存量超过200PB。2018年,围绕省、市、区对大数据产业链招商的部署,洛阳市计划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 沈阳:城市新地标“机器人未来城”
沈阳新松智慧产业园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其C4车间的数字化工厂是中国首个工业4.0生产示范实践厂区,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可实现年产万台套以上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生产能力,体现出中国数字化智能车间未来的发展趋势。
■ 京津冀:大数据走廊“贯通”提速
张北全力实施 “大智移云”引领计划,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在张北投资180亿元, 建设规模30万台服务器容量, 云联数据中心 (阿里庙滩一期)、 数据港数据中心 (阿里小二台一期)2个项目已投入运营。2017年, 阿里巴巴“双十一” 成交额为1682亿元, 其中张北阿里云基地承担了40%的业务量,支付峰值达到每秒25.6万笔。2018年上半年,张北服务器运行规模将达到50万台。
【链接】2016年12月,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2017年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区域电话普及率达132.7%,京津冀三省市光缆线路长度达到227.6万公里,占全国的6.1%,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51893100兆,占全国的12.5%,京津冀三省市FTTH/O(光纤到户办公室)用户占比分别为94.35%、94.32%、93.48%,列全国前三位,三地大数据基础设施及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廊坊引进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华北)云基地、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等4个大型数据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廊坊开发区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园,并汇聚了京东、浪潮、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32家。截至目前,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已接近千亿元,建成数据中心面积达26.8万平方米,机架数量2.6万架,在线服务器52万台。
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占地规模约420 亩,其中项目一期约180亩,建筑总面积约16 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主机房、辅助区、设备支持区、研发中心和其他配套设施。项目总体数据中心规模约为2 万个机柜,40 万台服务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的一颗璀璨的“鸣”珠。
■ 珠三角地区:大数据产业全面“加速跑”
目前,广东已建设15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入驻大数据企业近600家,在建重大项目78个。如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云谷”)项目总体规划建设4栋数据机楼约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计划总投资约5.49亿元,占地面积约6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包括数据机楼、动力中心、项目展厅办公楼及3栋后勤配套用房等。截至目前,智慧云浮已连接18个委办局,拥有实名注册用户超3万个,交换数据资源量达3900万条,有效答复市民问题4.2万多条次。
今年6月底,中国电信开普勒(佛山)大数据中心首批机架786个将在佛山福能大数据产业园投入运营。该数据中心由广东开普勒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用地2.02万平方米,可建设用地约1.58平方米,第一期计划投运1375个机架,总建设规模为5675个机架。
另外,广州未来将打造一个系统高效、全球领先的AI产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3年内吸引不少于30个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AI产业高端人才团队入驻,5—10年内,南沙将在庆盛自贸片区建设一个3000亩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2017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
【链接】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数据存储量超过2300EB,约占全国的20%。其中,到2017年底,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淀数据超过60亿条;全省政务数据资源6988类、信息项62332项,居全国首位。此外,广东拥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大数据相关企业,信息技术领域上市公司123家,数量超过北京和上海之和,总市值1.32万亿,居全国首位。上述这些均成为推动广东省大数据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支撑。
“编外”不外,大数据战略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
在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外,已经有更多省区开始在大数据领域的后发赶超。
■ 江苏:盐城大数据产业再掀发展热潮
盐城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各类载体超100万平方米,实现投资超100亿元。目前已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团队)近百名,其中“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23人。2018年一季度,盐城大数据产业园实现开票销售、税收,同比增长84.38%、105.2%。园计划到2020年培育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500家,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达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 福建:2019年形成“双活数据中心”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0.19平方公里,可提供4583个高容量机柜,容纳近10万台服务器。目前,园区已建成研发楼一期、智慧中心等设施,建筑面积共8万平方米;已注册企业161家,注册资本达208.2亿元,一批正在发展的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如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建设规模达800万亿次/秒运算速度和3PB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到2020年运算速度将提升至3000万亿次/秒。
另外,福州滨海新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是国家卫计委“1+5+X”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五个区域中心之一,项目一期总投资17.98亿元,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它将与现有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组成“双活数据中心”。
■ 山东:大数据产业急追赶
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1.67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总投资300亿元,预计3—5年内,园区将集聚30家以上国内外龙头企业和超过500家配套企业,形成“研发+龙头+配套”垂直整合的全产业链。此外,山东省还确立了济南高新区等3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2017年,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超过2600家,其中以大数据技术开发和应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超过200家。同时,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规划了占地450亩(30万平方米)的济南大数据产业基地。今年正式启动建设26万平方米的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
■ 江西:着力打造南昌世界级VR基地
2016年2月,南昌市率先在国内提出打造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的目标。目前,南昌市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VR天使创投基金,成立的滕王阁产业发展基金已经到位122亿元,VR产业是其重点投资领域;总面积9万平方米的VR产业基地正式启用运行,2万平方米的教育培训大厦交付使用,基础配套不断完善。
■ 湖南:打造全国最节能的数据中心
湖南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规划总面积为4500亩,可容纳10至20家大数据中心的20万个数据机架、500万台服务器、1000家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其“自然水冷技术”为大数据中心制冷,可使其建设成为全国最节能环保的大数据产业园。2017年6月,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已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和电力规划以及1500亩土地“三通一平”、400G专线带宽入园、路网和城市休闲公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安徽:大数据“挖”出煤城经济转型升级新路
安徽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重点企业及项目,在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建设方面累计吸引投资300多亿元。特别是淮南市,这个曾经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近年来将云计算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相继建成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7.1万平方米的江淮云和9.6万平方米的智慧谷、安徽视频云运营基地等平台。尤其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确定为省级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截至2017年6月,基地内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已达500多家。从2016年至2017年6月,基地引进大数据项目50个,总投资180亿元。
另外,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额约15亿元人民币,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84亩,其中一期用地10万多平方米。项目定位为“互联网+”数据技术产业园。
【链接】 2016年,淮南大数据产业基地产值达到26亿元,税收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2017年,基地大数据产业产值不低于4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税收不低于1.2亿元,累计增长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