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空巢”,整个社会的“抢跑”焦虑
2018-09-30王传涛
王传涛
7月上旬,各小学将陆续发出新生入学录取通知书——又一批小豆包们走出幼儿园,迈进人生新的阶段。然而,事实上,不少孩子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幼儿园,为上小学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期,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出现“空巢”现象。(《北京晚报》7月3日)
关于学前教育学生如何学、学什么的问题,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发布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没有明确任何关于数学、语文等学科性的知识掌握要求,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沟通、认识,让学生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等。而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上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基本的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但幼儿园大班普遍出现“空巢”现象,透露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本来应该接受幼儿园教育的阶段,家长们却提前把孩子送进了义务教育阶段,让本来应该在幼儿园度过快乐时光的孩子过早背负上了算术、拼音的沉重包袱。
如果说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开始,那么,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左右下,一年级就是输不起的起跑线。于是,种类多样的“幼小衔接班”提供了各种“抢跑”机会。即使提前学习小学应试内容有多重风险,恐怕许多家长也想用这种方式去缓解内心的焦虑。说到底,这和“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如出一辙。而提前学习知识也确实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比如,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知识传授,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等等。
根治学前教育小学化这种现象,各地的教育部门需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查处开设“幼小衔接班”辅导内容的辅导机构;二是,针对存在“教学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进行检查并要求整改。對于家长们而言,更要拒绝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真年代。
但是,这是当代社会几乎所有家庭都存在的教育焦虑。这种焦虑,似乎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产生,一直会蔓延至高三毕业。缓解这种社会焦虑,需要打破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体制,更需要打通整个社会阶层上升的通道,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