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探究
2018-09-30孙丽烨
孙丽烨
[摘要]党史党建是党的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当前党史党建的现状,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牢党史党建基础、提高以人为本执行力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党史党建 以人为本理念 重要性 渗透
在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史党建在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党史党建要以新模式、新形态呈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为党史党建创设了新的理念空间,也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的集中体现。本文立足党史党建的工作现状,就以人为本理念如何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是新时期党史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为党史党建提供了理念指导、理念要求,夯实党史党建的工作面,也为新时期党史党建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是党保持先进性的理念指导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带领各族人民共奔小康的中坚力量。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史党建要坚持以“以人为本”,坚持民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始终将党的生命力、先进性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让党成为时代发展的引路人,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党史党建工作者,要重视以人为本,结合时代发展步伐,党的政策方針、指导思想融入到以人为本的治理之中,创设和谐、美好中国。因此,党史党建需要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为行动的开展、工作的推进,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发挥党史党建的效能。
(二)“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本质的理念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信条,是党执政的本质所致。“以人为本”体现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史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执政的过程中,要关切群众切身利益,要保护群众的权益不受侵害,这是党的执政要求,更是党史党建工作者的理念要求,弘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此外,党内民主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理念,需要在民主的党内生活中,构建党史党建工作新局面。新时期下的党史党建要转变思维模式,要充分体现党的执政本质,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夯实党史党建的基础面。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党史党建中的渗透路径
在党史党建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是新时期党史党建的工作要求,更是扎牢工作基础,拓展工作渠道的重要保障。在笔者看来,党史党建的优化与调整,是新的时代要求,党史党建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扎牢党史党建基础
在党史党建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扎牢党史党建基础,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党史党建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这是党史党建的内在要求,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其次,党史党建要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奔小康;再次,党史党建要注重基础工作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却,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发挥党史党建的重要效能。如,在党建工作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地转变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作风,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消除官僚资本主义、享乐主义思想。
(二)提高以人为本执行力,推进党史党建工作
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不折不扣的得到有效执行,全面推进党史党建工作。首先,党史党建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要从发展的视角,构建党史党建的新空间。提高以人为本执行力,就要把人本实现落到每一个环节,体现出党的执政本质;其次,要明确党执政的职责,在构建民主化、法制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要致力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要建立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再次,党史党建不能“纸上谈兵”,要将人本理念落到党史党建的方方面面,将党史党建工作的生命线与人本理念紧密相连,提高党史党建效能,构建和谐、稳定、美好的幸福中国。如,建立责任机制,完善激励考核制度,通过人性化的党史党建工作,推动党史党建的新发展,转变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工作现状,切实为党史党建“提速”,执行以人为本理念。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党史党建是党的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着力点。在本文的探讨中,党史党建的推进,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优化党史党建环境、搭建党史党建空间,促进新时期党史党建的新发展。在笔者看来,党史党建渗透以人为本理念,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扎牢党史党建基础,并提高以人为本执行力,推进新时期党史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