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分析及措施
2018-09-30姚世忠周勇
姚世忠 周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教育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国家也对中职教育提出了相关的教育要求,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水平,要求让中职学校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从近几年中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愿意到企业实践的中职学校教师并不多,教师普遍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企业中的实践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质量 企业实践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落到实处,中职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从切实的角度分析中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现实意义,以及对目前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与措施,希望为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中职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意义
(一)职业认知的培养
目前中职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部分教师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导致对职业的认知程度不够。让中职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能够使教师对自己的职务以及教学目的都有更好的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教学水平。中职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在提升自己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还能了解目前的行业现状以及就业环境,从而能够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
(二)促进教育改革
在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下,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实践,一方面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能借鉴企业的文化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下,教师单方面进行教学的现状。让教师大胆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以及质量。
(三)实践能力的提高
经过研究调查,目前的中职教师普遍缺少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相关工作经验,导致目前的教师能力普遍倾向于“讲原理”“谈考试”,这也是应试教育环境造成的影响之一。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能够使得教师实际了解所教授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以此提升中职学校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堂上体现职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二、中职教师进行企业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对企业实践缺乏重视
国家规定进行企业实践教师的年龄必须在三十五周岁以下,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对教师的选拔缺乏相关的规定,选拔过程通常缺乏计划性,没有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出发,而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草草了事。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快退休的老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导致企业实践的实际意义无法体现。在实际企业实践的过程中甚至还出现教师实践的岗位与所教授专业不符合的问题,为了管理方便,将企业实践的教师安排在同一岗位。
(二)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
部分学校规划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计划的时候,因为对企业实践不重视的原因,导致出现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利的情况,进而出现教师所在的专业与企业实践的岗位不一致。企业没有了解学校的目的与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学校没有具体调查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导致教师的实践安排与岗位吻合,无法达成企业实践的目标。
(三)缺乏相关考核制度
學校在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完毕之后,缺乏相关的考核机制,进而导致中职教师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对工作的态度不认真,项目完成不理想。学校方面也无法把控中职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实际成效,导致企业实践活动落在空处。
三、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企业实践政策的落实
针对中职教师的企业实践相关政策非常完善,但是在学校的执行过程中却不能有效的得到实施,普遍出现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学校首先需要摆正对企业实践的态度,从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出发,加强对政策规定的执行力度,对当地的企业、财政、参与人员进行相关落实,把企业实践计划进行统筹规划,在确保企业实践有效实施的同时,保证教师和企业的权利以及义务。
(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考核制度
学校应当通过对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管理的制定,将奖惩制度落在实处,通过适当的奖励以及惩罚确保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中职教师在企业中的积极性,规范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学校对中职教师的企业实践成果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在企业实践结束之后,建立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制度,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师资质考核制度,在岗位晋级中优先考虑考核通过的教师,通过考核制度的建立,确保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
(三)营造社会舆论
国家以及学校可以通过制造社会舆论的方式,让教师对企业实践工作予以重视,充分理解企业实践的意义所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对企业实践进行探讨,要求教师分析企业实践的实际意义以及目的,加深教师对企业实践的认识,让教师理解到企业实践不仅仅是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四)提升企业实践的实效性
学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建立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做到教师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中都有人监督,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实践档案的方式,掌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发展情况,进而确保企业实践的实效性。
(五)保证教师发展的可持续性
学校应该在企业实践结束后,对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进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相关考察,通过观察教师实际的教学情况,判断企业实践带来的成效是否对教育事业有所帮助,是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根据教师的教学状况,合理的调整下一次的培训计划,确保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性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实践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中职学校首先需要对企业实践加以重视,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以及政策,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体现企业实践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