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
2018-09-30闫维艳
闫维艳
【摘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共享经济以闲置资源为配置对象,运用大数据使供需精准匹配,大大提高了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分析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成功转型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文献综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继中国经济增长“三期叠加”和“经济新常态”后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的进一步探索和升华,是在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现实经济中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治理方略。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现代服务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核心问题是解决两个“过剩”,同时增加资产供应(刘志彪,2016)。从微观消费结构升级转换角度来看,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围绕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演变进行,构建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后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增加有效供给。随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供给效率以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依靠数量型扩张方式来维持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支撑我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的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郁鸿胜,2016)。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鞠蕾、高越青、王立国,2016)。通过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使经济增长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从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并不是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或资本供给不足,而是这些供给要素的生产率不够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各个产业的要素生产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是27.7%、28.8%、43.5%,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从2005—2016年各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如图6,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发展第三产业对资源、土地等要素的要求较低,创造产值的效益明显,并且能够吸纳更多劳动力,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共享经济,涉及酒店业、交通业、教育业、金融业、生活服务等等大部分第三产业,就智能出行来说,根据《2016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2016年全年,滴滴平台为全社会创造了1750.9万个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去产能行业238.4万个,占比14%。2016年全国范围内直接和间接累计CO2减排量达144.3万吨。不得不说共享经济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方面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大量贡献。共享经济将在以下方面优化和提升服务业:一是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明显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从而提高了人们对服务的购买愿望;二是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劳动尊严和职业认同感;三是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因为对消费者而言,各类服务业共享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生活,优化了体验。以下從供给侧改革与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如图7。
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从以下几方面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一是共享经济借助于“互联网+”等第三方平台,第三方平台运作需要依赖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而这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共享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结构具有相关性。二是共享经济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使供给方和需求方精准匹配,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减少了供需错配问题,增加了有效供给,使供给结构与需求变化相适应。之所以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供需错配,供需匹配则是解决需错配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三是共享经济加速了信息流、资源流的透明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四是共享经济实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是以存量闲置资源为配置对象,使其利用率最大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共享经济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符合我国创新发展的理念。总之共享经济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供给需求精准对接,进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