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名称及局部内容探究

2018-09-30廖俊

西部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名称

摘要: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出土对于考古学、中国艺术史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前人有关学术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T形帛画虽然和其他墓中的帛画一样都发挥着铭旌的作用,但“非衣”这一名称是这两幅帛畫的特有名称,与其他帛画不同;通过对画面内容的比较以及结合文献考证,认为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内容反映的是祭献的场景而不是有的学者提出的宴饮场景。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名称;“非衣”;局部内容;祭献

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8-0067-02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利仓之妻)和马王堆三号汉墓(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利仓之子)均出土了T形帛画。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专家学者对帛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帛画的名称、性质、画面内容进行考释,对帛画的神话内核进行考析,对帛画的源流、发展、消失以及帛画和其他文化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反映了天国景象、墓主生活、地下神怪。通过对学者有关研究观点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现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名称问题

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名称现如今被学者广泛接受的观点,一是“非衣”说,二是“铭旌”说。

商志(香覃)先生最先撰文,他根据随葬遣策中“非衣一,长丈二尺”“右方非衣一”的记载,认为“非衣”所指的就是这幅T形帛画[1](以后,在三号墓也发现一幅类似的帛画,随葬遣策也同样有“非衣一,长丈二尺”的记载)。安志敏先生认为“从这幅T形帛画的形制以及内容来看,应该是旌旗画幡一类东西。”继而他又将其与磨咀子出土的铭旌相比较,认为这幅帛画应该就是铭旌[2]。唐兰先生也发文称:“简文说长一丈二尺,而出土非衣长905厘米(在汉尺中约为九尺),虽然两者之间有些差距,但是在随葬的简文中大都是会说得大一些的,或者对于明器有着另外一种尺度也未可知”[3]。马雍先生认为:“从这幅T形帛画的形制上来看,显而易见这就是一面旌旗”,然后他对旌旗进行辨析,认为“这只可能是铭旌了”[4]。刘晓路先生在梳理前人研究观点后首先肯定了“非衣说”,进而认为马山1号墓帛画、金雀山帛画、武威帛画等类似帛画皆可称为非衣。但是,他也提到“在这些非衣中,只有马王堆的这两幅T形者才类似于真正的衣服,并且又确实是在当时被称为‘非衣,所以可称这两幅T形帛画为标准非衣”[5]。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刘晓路先生赞同马王堆的一、三号墓遣策中提及的“非衣”就是指的这两幅T形帛画。同时,认为只有马王堆的这两幅帛画才被明确地称为“非衣”。至于其他墓中出土的帛画,根据其内容、性质等进行推测,认为它们也是“非衣”,但这只是推测,至于是否叫“非衣”并不能确定。马雍先生根据《礼记·檀弓》孔颖达正义中的“送葬之旌,凡记三种:一曰乘车之旌,二曰廞车之旌,三曰铭旌。”[4]。他通过对这三种旌分析排除,对铭旌的名称演变、图画内容、尺度等进行考证,认为其名称必定是“铭旌”无疑。巫鸿先生在他的著作《礼仪与美术:马王堆再思》中更是直接将“铭旌”作为标题用。由此可见,对于“铭旌”这种说法巫鸿先生也是赞同的。此外,他还在注释中谈到:“我们也可以否定把马王堆帛画看成是招魂用的‘裳以及将其定为‘非衣的流行理论,如谢柏轲已经指出,马王堆1号墓中遣策记载了不是一件,而是两件‘非衣,其尺寸与出土帛画不合”[6]104。可见他否定“非衣”的说法。可是在这本书中其他的部分,巫鸿先生又说道:“尽管(遣策中)随葬品记录上的物品与实际出土的随葬品不完全吻合,但这种不吻合为我们研究该墓反而提供了额外的材料:可能遣策记录的物品是计划中随葬用的,而出土的随葬品则是死者阴宅的实际装备。”[6]116可以看出,巫鸿先生的观点其实是前后矛盾的。在这一点上,他反驳的“非衣”的说法讲不通,反而间接论证了T形帛画有可能就是叫“非衣”。同时一些学者提出研究者在将帛画内容与古代文献联系起来时需要谨慎行事。比如,鲁惟一提出“有可能中国学者把这幅帛画与古代文学相联系有时延伸得太远或者太过于理性了”[7]。谢柏轲也认为,由于对帛画的具体细节难以把握,因此想要对帛画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诠释非常困难。“难道只有文献是它的来源而不包括口头传说、未记载的实践以及艺术家的习俗和灵感吗?”[7]

根据以上的论证,笔者认为: 依靠遣策来定名应该是最可靠的。因为在马王堆三号墓也发现一幅类似的帛画,随葬遣策也同样有“非衣一,长丈二尺”的记载,所以商先生的观点成立,这两幅帛画应该被称为非衣。虽然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与铭旌有密切关系,甚至就是被当作铭旌来使用,但它有一个名字——“非衣”。这个名称或许是绘制这幅帛画的人起的;或许是以墓主人这一家族命名的,仅仅是在长沙国利仓家族中特用;因此在遣策的记载中所用的名字为“非衣”。至于其他出土帛画的墓葬里,如马山1号墓、临沂金雀山汉墓、甘肃武威汉墓中没有发现遣策,因此这些帛画叫什么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二、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局部画面内容是宴饮还是祭献问题

关于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的探讨中,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即图1中所绘画的场景是什么?学者也是众说纷纭。顾铁符先生认为“从整个布局来看,可能是厨房”。《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报告》认为,此处是宴饗或准备祭祀的场面[8]42。巫鸿先生认为此处反映的是祭献的场面。有的学者认为,中间的这个物体为墓主人的棺材,但巫鸿先生认为“它并非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而是有着一个柔软圆滑的扁平外观,因此它很可能是礼书中所描述的放置在灵床上被衣物和尸巾覆盖起来且以酒食祭献的死者尸体”[6]109。笔者赞同巫鸿先生的观点,但试图从不同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图1中,画面中共有七个人,左面四个,右面三个。其中左面离我们最近的那个人的神情和体态与其余六人不同,像是在主持某种仪式,其余六人都是恭敬地对中间的一个放在案上的物体拱手而立。仔细看发现这七人均为男性,而墓主人为女性(利仓之妻),正好性别与墓主人相对。而在形制和立意与一号墓T形帛画均相同、出自同一家族、且时间相距很短的三号墓T形帛画相对应的内容中(见图2)一共有八个人,且八人均为女性[9]107。而三号墓的墓主人为男性(利仓之子),性别与墓主人也相对。

因此,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图画的内容反映的很可能不是宴饮,是祭献的可能性较大。原因在于,从这两幅帛画对比起来看,这两处中所有人物的性别均相同,且均与墓主人的性别相对。由此看出画家在画此处的时候肯定是别有用意的。如果仅仅是宴饮,则应该男性、女性均有,不可能刻意画出所有人为同一性别且均与墓主人性别相对。由此可见应当是在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而不是宴饮。如果说是在进行某种仪式的话,结合主流观点认为此帛画这部分内容反映的是人间真实的场景,因此此处反映的是用酒食祭献死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此外,在“三礼”之一的《仪礼》中有较多关于祭献死者的礼节与此帛画中描绘的场景颇为相似。其一,《仪礼·士丧礼》记载:“君使人吊,彻帷。”“君使人禭,彻帷,主人如初。”“卒敛,彻帷。”[9]107等多次提到“彻帷”。“彻帷”是指将帷帐开合处揭起,说明在祭奠的堂上有帷帐。在这两幅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头顶上有下垂的丝带状帷帐,这与《仪礼·士丧礼》中记载的祭献逝者的场景相同。其二,《仪礼·士丧礼》记载在大敛时祭祀品摆放为:“东方之馔:两瓦甒,其实醴、酒;角觯、木柶,毼豆两,其实葵菹芋、蠃醢,两笾……陈三鼎于门外[10]1051。”其中写道陈放祭品的器物是:瓦瓶两个,分别盛着醴和酒;角制的觯,木制的柶(古代舀取食物的礼器,像勺子);两个白色的豆;两个笾;门外放置三鼎。这些与画面中所反映的内容几乎一致:帛画中有两个瓶、三个鼎在最外侧,最内侧的案上有类似耳杯、罐之类的食器。值得注意的是,在耳杯和罐中斜插着带柄的器具,很可能就是《仪礼·士丧礼》中所说的“柶”;由此可见画中的器物也与《仪礼·士丧礼》中祭奠所用的器物几乎相同。其三,《仪礼·士丧礼》记载“士举,男女奉尸,侇于堂,幠用夷衾。”郑玄注:“侇,言之尸也。幠,覆也。夷衾,覆尸柩之衾也[10]1108”。“侇于堂,幠用夷衾”是指将尸体安放在堂上,用夷衾覆盖尸体。这在图中也有反映:两排人面对的中央这个具有“柔软圆滑的扁平外观”的物品指的就是“夷衾”,而下面覆盖的就是尸体。如果这反映的是宴饮的话,在宴饮大厅是不会将遗体摆放在中央的。

综上所述,此帛画局部反映的是祭献场景而不是宴饮场景。

参考文献:

[1]商志(香覃).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J].文物,1972(9).

[2]安志敏.长沙新发现的西汉帛画试探[J].考古,1973(1).

[3]顾铁符,唐兰,俞偉超,常书鸿,吴作人.关于帛画[J].文物,1972(9).

[4]马雍.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的名称和作用[J].考古,1973(2).

[5]刘晓路.中国帛画研究50年[J].中国文化研究,1995(4).

[6]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王海燕.中国古代帛画研究述评[J].艺术探索,2009(4).

[8]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9]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10](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点校.仪礼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廖俊(1993—),男,汉族,重庆江津人,单位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文物与博物馆。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名称
金“院本”名称考
高粱名称考释
你知道“巴西”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动物名称的有趣来历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星期名称与“神”
“西北军”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