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聚焦勤工俭学 倾力打造生态学校
2018-09-30龙德芳李配亮杨曙光尤兴标
龙德芳 李配亮 杨曙光 尤兴标
当初,校园没有树,他找人、找车去外乡镇拉树移植;没有花草,他动手培植;铺设校园绿化带小路,他自己去捡河卵石……在他带动下,全校师生行动起来,学校节约20多万元建设资金。
学校先后6次租地共120亩,建设3个勤工俭学基地,并把全部收入用于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办学条件。
学校离家也就10多公里,但他经常周末也回不了家。他幼小的女儿常常懵懵懂懂地说:“爸爸开会去了。”“荣幸的是,在另一所学校当老师的妻子慢慢地理解了我,现在很支持我。”提及对家庭的亏欠,他的眼角分明有些潮湿。
2017年10月17日,记者专程前往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采访在当地被誉为农民校长、创业校长的雷应飞。
盘活勤工俭学基地,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为解决“买菜难、买菜贵、不安全”的问题,明德小学创新思路,在勤工俭学基地的开发与项目上施策着力,种植、养殖与消费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不仅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为山里娃的身心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和创造良好条件。
“事实证明,学校以勤工俭学为引擎带动整体发展的路子是走对了。”提及学校开展了8年的勤工俭学,“嘴笨”的雷应飞不再是问一句答一句,而是像见到多年好友似的和记者拉起了“家常”。
2006年4月,靖外明德小学所辖生源地靖外镇撤并入西宁街道,这就让原靖外镇所辖的5所寄宿制完小和10个一师一校点面临教育资源重组的任务。改变原有办学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创办一所适应改革的新型寄宿制学校,成为该片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利用撤并原靖外镇政府后的闲置资源,撤销花坡小学及靖外片5所寄宿制小学,合并在原镇政府驻地新建学校的建校思路明确后,2007年9月,西宁引进“台塑集团”明德小学建设项目获准立项。一年后,投入468万元、全新的寄宿制学校——靖外明德小学建成。学校占地30.5亩,建筑面积6954平方米,当年接收学生965人。
2008年5月,西宁街道党工委和西宁中心学校公开选拔明德小学校长。1981年7月出生,2001年8月参加工作的党员教师雷应飞参加公选竞聘。
“如果我当上校长,我将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经过竞聘演讲、现场答辩、组织考察等重重关口,时年27岁的雷应飞脱颖而出,成功当选校长。
“上级有关部门决定在明德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的喜讯传来后,我很兴奋。”雷应飞介绍说,“宣威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西宁街道成立由分管教育的领导任组长,中心学校校长杨鹄和我任副组长,相关站所、地方村委会为成员的勤工俭学领导小组。2010年3月,西宁街道筹集30万元资金征地16亩,无偿划拨给学校作为勤工俭学基地。”
“西宁街道各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建设,征地时,地方村委会大力支持,做好与农户的协调工作,积极配合学校从水库引来‘灌桩水供应农场;街道农机站帮助配备微耕机、农药器械;街道农科站帮助培训、指导种植养殖技术……”雷应飞感激地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如虎添翼。”
2010年10月,明德小学勤工俭学基地建成,还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开心农场”。“农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过后来多次租地扩展,目前占地120亩……”在雷应飞的带领下,记者欣然走进“开心农场”探个究竟。
学校紧紧围绕勤工俭学基地的开发、使用和育人做文章,从优化种植和养殖结构入手,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心农场”的功能和效益。截至目前,“开心农场”已经开发四个板块且相互支撑:种植为养殖提供食物,养殖为种植提供肥料。
——常规种植板块,占地90亩,建大棚30个,以时鲜蔬菜为主,种植白菜、小瓜、菠菜等。
——常规养殖板块,养猪、鸡、鱼。建猪舍120间,存栏1000余头;养鸡场3个,养鸡2500余只;建有鱼塘1个。基地最大的收益主要是养猪。现饲养小猪、母猪、肥猪,采用发酵床、卫生圈养殖法标准化养殖,建有母猪产床20个、产室30个,屠宰场2个,实现了自繁自养、屠宰供应一条龙服务,除本校自给自足外,还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供应至辖区其他小学,每年为9000余名学生提供安全、绿色的营养餐。
——特色种植板块,占地5亩,包括板蓝根、蒲公英,主要是适时熬汤给学生服用,用于预防学生感冒,另外还种植特色南瓜、葫芦、彩椒等。
——特种养殖板块,占地7亩,养殖梅花鹿、孔雀、豪猪等。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一方面对外出售,壮大经济实力,反哺学生;另一方面用于扩展和整合课程资源,让那些宣威本地有和本地难得见到的动植物在孩子们身边繁殖生长,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参与培植、养殖,让孩子们认识其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打造活生生的乡土教材。
“如何让新的平台充分发挥效能,是开创勤工俭学工作新局面的关键。”雷应飞认为,这是在建章立制加强基地自身建设之外,他和老师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全程陪伴精心呵护,营造相亲相依家园
在靖外明德小学校园和“开心农场”,无论春夏秋冬,随时都有同学们生龙活虎的身影和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他们感受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做自己的事”的自信与快乐,也能体验“盘中之餐、粒粒辛苦”的艰涩与不易,而老师带、同学帮,又让同学们生活无忧、身心愉快。
农村家庭經济收入微薄,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较多,是西宁街道靖外片区的现实处境。靖外明德小学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党员18人。学生1057人,其中寄宿生占83%,留守儿童占76%。
“留守儿童能否在校安心学习,是多年来农村普遍关注而又棘手的问题。”雷应飞说,“让他们在学校留得住、吃得香、学得好,这是校长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明德小学坚持有质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管理,针对留守儿童的年龄差异,采取老师陪伴、同学“大带小”“大帮小”等多种方式加强管理,倾注爱心,优化服务。
——学校明确要求教师“课堂上是老师,心灵上是朋友,生活上是父母”,完善“教师、朋友、母亲”角色转化,定期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利用课间、夜晚,到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交朋友、做玩友;班主任和学生同住一幢楼,学生生病或有事时第一时间能找到老师,让孩子们睡得安心和舒心,体会生活的情趣,学习的快乐,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在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雷应飞要求学校每位老师和5至10个孩子结对子,每学期和孩子们谈心6次,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每学期家访一次,每学期和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一次。同时,学校还添置两台专用于视频通话的电脑,每个班免费配备一部移动座机,让孩子们方便联系外出打工的家长。
——安排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住同一间宿舍,实行“大带小”,高年级学生照管低年级学生生活,晚上上厕所要求有舍长陪同;学校每两周放一次课外假,放假、收假时,以自然村为单位,按上学路线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让年龄较大或任班委的学生任小组长,实行“大帮小”,保证路途安全。
雷应飞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在明德小学,我们绝不让靖外片区的任何一个孩子失学。”为了减轻特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不让孤儿、残疾孩子等特殊群体的任何一个孩子失学,明德小学从建校至今,让这些孩子从学前班起就全免费上学,学校代交保险费、同步练习费等,还每学期为他们买衣服、鞋子、学习用品等。极其特殊的个别孩子,学校组织老师们送教到家,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已经在其他学校读初中的包继翔感动地说:“在明德小学,要是没有雷校长和老师们的无私帮助,我早就辍学了。”
包继翔2岁时,父亲因矿难高位瘫痪卧床不起,母亲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又在他读三年级时相继去世。为了不耽误包继翔上学,父亲到明德小学附近租房相互照顾。对此,学校给包继翔每顿饭都打两份,其中一份给他父亲;周末或节假期间,学校无偿提供大米、蔬菜、油、肉等,由包继翔做给父亲吃。包继翔因成绩优异,2015年被评为“云南好人”,并入围2016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
“在学校顿顿都有肉,比家里吃得还好。”这是同学们对学校伙食的由衷评价,甚至有同学说:“要是学校不放假就好了。”
“养殖的饲料全部是学校自己配制,学生吃的豆腐、豆浆全部是自己制作,既降低成本,又保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全面实施……学生吃得好,主要得益于勤工俭学基地建得好、有效益。”据雷应飞介绍,“开心农场”每年30多万元的收益,除小部分注入留守儿童基金会外,其余全部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盈余严格依规管理,做好监督。采取国家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给一点、营养改善计划凑一点的方式,学校实现了“早餐‘3个1(1个馒头、1个鸡蛋、1杯豆浆),正餐‘3+1(午餐和晚餐各2个素菜、1个肉,再加1个汤),顿顿吃肉、饭不限量、三餐全免费”的目标。
走进勤工俭学基地,“党员示范区”“教师责任区”的牌子格外醒目。雷应飞说:“采取划区分块的方式管理,除了强化责任、示范引领,还可以增强教师、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团结。”
基地实行党员教师分块挂钩、班主任负责、班级定块管理制度。学校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每组6名党员,每位党员教师除了做好教育教学引领、示范之外,还挂钩负责勤工俭学基地的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将常规蔬菜区划出12小块,分给三至六年级12个班管理。从翻地、播种、施肥、除草,到采摘收割、送交食堂等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
“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班级评定种菜能手,学校评定模范班级,让孩子们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苦与乐,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和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学生利用劳动课和课外时间到基地开心劳作,学会嫁接果树、病虫害防治等,既增强安全生产常识,又掌握相关技能。”雷应飞感慨地说,勤工俭学基地实现了育人、创收、科技辐射一体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生生不息的生态效应使学校走出一条具有地方学校特色的发展路子,“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一个字:值!”
教学相长提高质量,构建师生成长乐园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核心任务和中心工作,雷应飞不仅倾心学校管理,抓实抓活勤工俭学,更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学校采取“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听一听”“坐下来议一议”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分层次、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过程中成长,并实现课程、教学和研究相成相长的良好生态。
参加校长竞聘之前,雷应飞从未担任过任何职务,“说实话,能否胜任管理重担,我心里也不是完全有底”。
“再难,也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项工作,努力把学校办成求知强能的摇篮。”2008年暑假,雷应飞结合山区学校实际,与教导主任杨仕权、总务主任宁德虎一起制定200多页的学校管理细则,并在之后的落实中不断充实、完善。
在靖外明德小学,“教师教有特色,做个好老师;学生学有特长,做个好学生”,不是挂在墙上的名言警句,而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实践和追求的行动指针。
走进明德小学校园,镌刻在墙上的教育方针格外显眼。雷应飞说:“虽然教育方针很简短,但在学校要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认为有一群好老师,就会有一所好学校。”就如何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雷应飞使出了他的“招数”。
——制定《聘任方案》公开竞聘教师,采取教师自愿报名、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优质组建教师队伍,并对竞聘上岗的教师围绕“用心施教、用爱施教”为主题组织培训,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在教师中常态化开展“比学习,争当创新型教师;比师德,争当服务型教师;比业务,争当骨干型教师;比教改,争当改革型教师;比成果,争当科研型教师;比工作,争当奉献型教师;比团结,争当合作型教师;比身心,争当健康型教师;比参与,争当民主型教师;比保护,争当安全型教师”的“十比十争当”活动。
——牢固树立“小课题,小切口;重过程,有实效”的教研理念,以“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为研究目标,整合德育与教学资源,探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分学科,明方向,形体系”,语文、数学教研以“微型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合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着眼点主要关注教育教学细节,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研究的周期短,见效快;体育教学以打造足球项目为主,开展“六+X”运动项目;音乐教学充分挖掘以“合唱团”为主的特色教学;把美术教学与学校勤工俭学基地结合起来,开发“田园美术”校本课程。
——开展自上而下的“推门听课制度”,每人每学期课前无通知、“推门听课”15节以上,并对所听课程进行评课,有听必评,听课、评课不脱节,一对一、面对面,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学校每学期还定期开展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以“教学是否有效”为主辩题,在备课、上课、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通过平等对话,回顾并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并反思教学理念,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评课双方自我建构知识,辨同析异,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共同提高。
——将国学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加强“国学经典进课堂”教学研究,开设“2+1”国学课,即每周两节经典诵读课加每天一次(20分钟)晨读。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把《弟子规》和《小学生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整合,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相结合,并把每周的升旗仪式与班会纳入课程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教室里、楼道中、过道旁、橱窗里等明显的位置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华古典诗词、佳作名篇、传统美德故事等,营造“墙壁文化”“楼宇文化”“廊道文化”“专题文化”“班级文化”,让学生视线所及的地方,都带有学校文化的标识和富有教育内涵的画面诗文。建立教师、学生阅览室,启动“书香少年”和“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促进学生海量阅读,同时采用“小手拉大手,儿童带家長”的方式,使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以党带团,以团促队”,充分发挥学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贯穿学年始终。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憧憬未来,雷应飞说,“我将携手师生,朝着把明德小学建成寄宿制育人典范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有多少情在这里传递,有多少爱在这里绽放,这是我们的大家园,相亲相依;有多少汗在这里挥洒,有多少梦在这里启航,托起明天的希望,歌声嘹亮。”此时,由雷应飞、李玉仙作词,李玉仙作曲的靖外明德小学校歌《青山绿水映明德》,又一次在记者耳畔响起。
记者手记
何为乡村振兴的根本?
在靖外明德小学,记者看到了人、动物和植物互为利用、相生相成的微生态,也见证了寄宿制育人,勤工俭学助力,留守儿童安家,教学质量攀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生态,学校为贫困山区教育发展闯出了一条多样一体、多元共生的路子。
此刻,我们自然会想起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的主张:通过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造就“新民”,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强国救国。尽管靖外明德小学已然是滇东高原勤工俭学的一面旗帜,也不失为生态学校建设的榜样,但两相对照,今天的我们于乡村振兴,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庄建荣在大型纪录片《先生》序言中写道:“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如此,毋庸置疑,教育振兴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正如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张伯苓先生所言:“智力竞新,强国之鉴。”尽管这是为第十届世界运动会所题写,道理自然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