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 潜心品读 提高阅读能力
2018-09-30李启科
李启科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要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对比阅读,细细推敲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师愈会比较,就会愈有益处。”他在《准风月谈·喝茶》中就作过比较:“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叶圣陶先生把“比较”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他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会,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和“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些年来,学语言、学表达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问题。比较阅读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培养欣赏评价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显现出较大优势。
1.运用替换比较,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性。结合汉语言一词多义、多词同义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替换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教学《松鼠》一课中描写松鼠活动特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两句话:“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他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只要有人摇动一下树干,他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学生通过对“触动”和“摇动”的比较,很容易就体会到了松鼠的机灵与作者用词的准确。又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通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能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2.运用增减比较,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学生在阅读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容易出现漏读、换读的现象,要么漏词,要么换词。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失误,巧妙引领,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和体会句子的内容和外延,采用增减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去掉某一词语前或去掉某一词语后的句子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感悟作者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中“本来”一词漏读,再通過对比阅读来分析其意义有什么不同,从而了解到少了“本来”表达的效果就不同了。因为这几种资源的确可以再生,但这只是自然规律,如果人为破坏,就会导致生态自然循环遭受破坏,所以说,这里不能缺少“本来”,“本来”突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在指导学生分析阅读“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这句话时,如果把“似乎”一词读漏,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去掉“似乎”一词后句子意思有什么区别呢?学生通过比较阅读领悟到原来的句子表达的这种感觉只是作者的错觉,并非真实状况。如果去掉“似乎”一词,意思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就变成真的是“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了。
3.运用褒贬比较,感悟词语运用的独创性。因为褒义词常用于赞扬好人,贬义词常用于形容坏人。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卢沟桥烽火》一文中:“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和“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同样是写部队偷袭,但在描写敌我双方时选用了不同的词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珍珠鸟》一文中的“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里的“神气十足”一词,原本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感悟词语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弄清词语的意思,还要根据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进行比较分析,分清词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感悟作者词语运用的独创性。
4.联系上下文阅读,感悟词语的深刻性。语言是很复杂的,它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多义性。阅读时要在词语所可能代表的各种意义中找出它在句中的特定含义,才能正确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和其他阅读能力一样,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只能靠阅读训练,靠参与阅读训练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对“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中“踉踉跄跄”一词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武松吃醉了酒,不听店家劝告,独自走上景阳冈的情景,一路上东倒西歪,走路不稳当的样子,那么“踉踉跄跄”一词的词意便迎刃而解了。又如,教学《小抄写员》一课时,在指导学生学习“他(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这句话中的“蹑手蹑脚”一词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在那静悄悄的夜里,叙利奥为减轻父亲生活的重担,深夜起来替父亲抄写签条,又怕让家人知道不让他这样做,所以抄写完之后,他悄悄回房去睡。在走回房间时,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怕惊醒家人,放不开手脚的样子,那种动作就叫“蹑手蹑脚”。
二、潜心品读,领悟精髓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作者在语言文字中表情达意之精妙。引导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反复阅读,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
1.比较修辞手法,深刻领会语句的意境。作者在撰写文章时,为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促进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而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修辞。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打好基础,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如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排比部分说明了邱少云不动的原因,比喻部分说明了邱少云意志坚强。整个句子“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和这次战斗的胜利而严于律己、勇于献身的精神”。又如课文《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这句话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可作者为什么却放在句末呢?让学生通过阅读与交流互动,深刻认识到,课文运用叠词和定语后置句,单独把“嫩嫩的,绿绿的”从句子中拿出来,放在句末,突出强调春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嫩嫩的”突出小草质地柔嫩的程度,“绿绿的”突出小草的颜色和绿的程度,使小草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比较揣摩句式,深入领会语句的情感。阅读课文,离不开对句子的理解,而有的句子,只有深刻领悟其语气或句式,才能准确地体会句子运用的优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精深。如教学《俗世奇人》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三句话时,对于第一句,要让学生抓住“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对偶句。作者把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做了一番鲜明的对比,传神地刻画出了‘天津码头上‘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作者运用这样的对比句突出体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对于第二句,要引导学生紧扣“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这两个问题深入阅读讨论,通过阅读理解,进一步體会到“‘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指的是天津卫‘码头的生存规则,这是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强者风光弱者受窘的规则。‘地地道道强调的是这条铁的法则所具有的广泛性、彻底性、货真价实、毫不通融、毫无回旋余地”。对于第三句,则要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一关键句,引领学生领会“这种表达方法是不是太夸张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夸张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对比分析后得出:“作者确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民间文学中十分常用的手法。这种夸张其实是在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如果只写‘技艺高超,文字就过于平铺直叙。而作者运用这样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所以说,作为教师,只有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深入领会,才能让学生深刻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比较理解标点,准确领悟语句的核心点。叶圣陶先生曾说:“标点很要紧,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极重要的语文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才能活起来,文章才能层次分明。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标点符号,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难发现,有着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读起来意思也就不一样。比如:“要走了”,让学生自主朗读,结果学生所读的语气、声调都不尽相同,如果给句子注上不同的标点:“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学生在标点的指导下,就能够比较正确地把其中的感情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的朗读来体现。如教学《日月潭》一课时,对课文中“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这个句子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考虑句子为什么要用分号,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日月潭的形状。并在理解句子的内容后,再让他们读读这个句子,进一步强化分号的作用和它表示的停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运用标点符号帮助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层次,确定朗读时的语法停顿,另一方面要通过正确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标点的认识。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这一部分时,可让学生思考:“这个句子分为几个大部分?怎么看出来的?”(两大部分,通过两个感叹号表达出来)然后提问:“读的时候,你认为要体现出怎样的情感呢?”通过对感叹号的了解,让学生再读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不但读出周总理与人民之间真挚的情感,还通过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加深学生对感叹号的作用的理解。
总之,比较阅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式,触摸文字内涵的有效方法,对打通阅读和写作间的通道富有特殊意义。比较阅读由点到线的转化,有助于突破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由点到面的扩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鉴赏力的提高;由浅入深的强化,有助于知识的归类和积累;“学”一反三的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