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随笔

2018-09-30王海滨

北京纪事 2018年10期
关键词:郑钧大昭寺藏民

王海滨

最初感受西藏是来自李娜和郑钧的歌声,尤其是郑钧的《回到拉萨》,让年幼的心灵萌生过些许的向往和叛逆;后来是电影《红河谷》,那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给青春的梦想平添了莫名的悲壮;再后来,就是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感觉已经触摸到了西藏的魂灵;直到真正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才发现以往所有的感知都那么苍白和空洞。

“北京作家走进拉萨校园”活动已经进行了3年,我们是第四批进藏的北京作家。给我打电话的是作协的王升山副主席,老先生不久前还因病住院治疗,此次居然还是领队。坐在飞机上,我悄声问他身体是否吃得消,王老师怡然一笑,说没问题,很快又补充一句:

“你不知道,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可爱。”

高原上的孩子们非常可爱吗?

的的确确。

第一场讲座结束,就深切感触到了:他们的眼神清冽、纯净,迸发着求知的热烈,每双眼睛都会让人看到“纯净的天空中有着一颗纯净的心”;他们的小手举得此起彼伏,有羞怯、有向往,更多的是勇气和胆量;他们会急切地撕下一片纸张,跑过来让你签名留念。当晚讲座结束回到住处,正大口大口地吸氧,手机收到一条微信提示“我是八中加央的家长”。加央?哪一个学生?是站起来和我互动的那几个脸膛红红的、牙齿白白的孩子们中的一个吗?还是一再举手却没有抢到机会站起来表达的那个小姑娘?我非常汗颜,真的记不住,但是她回到家居然让家长添加我,就为了发来一个甜甜的微笑图案连同几个字:

“老师,谢谢你。”

短短几个字,暖心无比。

其实,可爱的何止是孩子们呢。去拉萨八中讲课,驱车来接的是一位叫昌珏的女老师,她提前半小时就等候在住处的大门外,介绍完自己后风趣地说“就叫我‘猖獗好了”。边说边递过来一盒酸奶,十分热忱地让我一定喝掉,说是防止讲课时身体不适。无论是在拉萨八中还是拉萨六中,听课的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全校语文组的老师都端坐在那里,洗耳恭听,认真做笔记。讲课一结束,就会有好几位老师代表不同教研组上来送洁白的哈达。拉萨六中的党委书记不但全程听课、做笔记,在我和所有的学生提问互动之后,还认真地举起手来,提出两个问题,希望解答,态度真诚,实在让人惶惑。课后,八中一位微信名叫“信仰拉不动花天酒地的民族”的老师也添加我的微信,同样发过来两个字“谢谢”。

一堂课而已,却有谢意盈怀,我再次有些眩晕,不是缺氧,是因为幸福。

几天行程,给我们开车的都是一位叫米玛的藏族师傅,人高马大,红脸膛,酒糟鼻,说话粗声大嗓,地地道道的“老司机”:多么崎岖险峻的道路都驾轻就熟,车开得不颠不簸,四平八稳。而且,天天准时准点,绝不延误一分一秒,一路上还充当导游,每经一处都热心讲解,有问必答。在去山南市途中,他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发现了四五群野生岩羊(因为通体毛色发灰,仅屁股上有一团白毛,又被藏民称作白屁股羊)、两大群斑头雁、一只野兔,让我们大开眼界。在我们这些坐车的都觉得累时,他一点点累的表示都没有,依旧笑呵呵。

拉萨天亮的晚,早晨八点多钟窗外才泛出清光,凭窗外望,会看见成群结队的藏民已经在围着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行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脸庄重和虔诚,或举着转经筒,或徒手,或提着酥油(转完了经,就爬上布达拉宫,把酥油献给佛祖——藏民们心中,佛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不但献出酥油、糌粑,也会献出财物,还会把最聪明最有出息的孩子也送去侍奉佛)。司机米瑪告诉我们,这叫转经,一圈下来,大概四公里,每天都会有人这样行走——其实,不仅仅是在布达拉宫,在昌珠寺外、桑耶寺外,我们都见到了转经的藏民。米玛说凡是有寺庙的地方,每天早上都会有藏民转经祈福。在大昭寺正门外的地面上,我们还看到很多磕长头的藏民,他们是来自西藏各地及青海、甘肃等地,每磕一次头,嘴里都念念有词,都会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向前直伸,周而复始。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会阻挡这些藏民来磕头,大昭寺门外为此会常年铺放着很多长条的褥垫,供藏民们使用。信徒们在一生的修行中,据说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才能洗清自身罪恶,得到真传。磕头完毕的藏民,人人脸上都泛着喜色,那种喜悦文字不能言,发自内心,因为他们都相信“找到了自己”。

米玛微笑着说:“财产多余了,人就要产生贪心的念头,就会作恶。所以要在佛面前请求原谅,达到忘我。”

听罢,我不仅也双手合十,心中默念。

位于贡布日山南麓的昌珠寺,建于松赞干布时期。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寺里至今还有一口当年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做过饭的炉灶。在寺外的台阶上,有两位身着传统藏族服饰的藏族老阿妈在纺羊毛,纯手工,一团团羊毛从这手里进去,那手里出来已经是毛线,很是神奇。看到我们拍照,两个老人黝黑的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毫不掩饰劳作的喜悦,更不躲避,操作得更加大大方方。待我们拍照完毕,老人们接连说了几句“次仁罗嘉”,我们只知道“扎西德勒”是吉祥如意,何谓“次仁罗嘉”?

“次仁罗嘉是早期藏民们彼此之间的祝福语,意思是长命百岁。” 米玛在一旁笑呵呵地说。

陌生的老人,送给我们的却是长辈们最朴实也最实用的祝愿。

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凑并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心灵会背上难以名状的负担,而布满钢筋水泥、弥漫着金属声浪的都市不会给心灵卸去重负的机会。所以,有人说听郑钧的《回到拉萨》,会洗清尘世的心灵,会唤醒昏睡的灵魂,让人找到一个精神的家,让生命得以喘息。

西藏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有恢宏的布达拉宫、神圣的大昭寺、小昭寺吗?是;是因为有咆哮而又纯净的雅鲁藏布江、巍峨壮丽的雪山吗?是。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西藏的博大与雄浑、纯洁与美丽。

仅仅如此吗?

不是。

还因为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没有世俗的格斗与争夺,没有心灵沉重的包袱,他们眼里只有美丽的景色,只有雄奇纯美的自然,只有无羁的信仰和欢乐。

驱车缓慢行驶在三环路上,外望是林立的高楼,入耳是一片喧嚣的繁华,知道这不是拉萨,回不去西藏,只能再听一听那首歌吧: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郑钧大昭寺藏民
古道散茶香
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启动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八廓街,人文之街
西藏,一场阔别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诚的信徙
马河●绘画欣赏
“网络妖精”现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