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探究
2018-09-30詹昌平
詹昌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13年城镇人口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为53.7%,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方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能够助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为农业现代化奠基,是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历史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进行了探究。
關键词:新型城镇化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机制 探究
课 题:本文是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17年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研究》(课题主持人:祝瑞华)的研究成果。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义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队伍,把培育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概念,笼统地说就是指掌握现代种植科技的一批农业工作者。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和社会服务型三大类型,各种类型分工不同、掌握的知识不同、执行的方式也不同。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正面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拥有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专业型人才,这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劳动基础,更需要灵活的头脑。但是,我国现在的农民确实是一些所谓的低等人的代名词,素质较低、不讲卫生、收入较低、见识短浅等一系列不好的形容词都和农民形影不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而且没有社会地位,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越来越少,人们有时候宁可去选择一些比较累的职业,也不愿去做一个农民。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鼓励人们选择新型农民的职业,就必须要解决农民的一系列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问题。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应该将农民这个职业改造成受人欢迎的新型行业。
二、从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变化
中国社会发展五千年来,农民的地位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钱,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农业生产收入较少,所以在工业化的今天,大多数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成了人们眼中的农民工,不仅在城市里买不起房,而且有时候连最基本的医疗也是因为太贵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以至于酿成了悲剧。各种方面的不平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行业感到了失望,于是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流,留守农村的基本上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在用仅有的一丝力气耕种着家里为数不多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着生活,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农业方面专业的高端人才稀缺的原因。
在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后,我国的科技水平飞速提高,其他领域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唯独在农业领域,大多数人为了跳出农门,想尽一切办法,最后自己完成不了的任务,就将希望寄托在后辈的身上,但大多数农村后代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建设新农村,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哺育自己的土地,最终导致的不仅仅是高端农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就连最起码的劳动力也不能得到满足。虽然现在的耕种和丰收都是依赖大型机械,但是最终还是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一些器械完成不了的特殊任务,所以要培养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像社会其他阶层的人们一样,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来完成一些比较基本的体力劳动,甚至可以学会操作那些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到的机械,辅助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农民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基本的农业操作技能,还要有一颗以务农为终身己任的责任心。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有责任心的人,但是还需要有恒心,才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我国著名的农业专家、籼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农业事业,引领我国农业技术走向了成功。袁隆平的成功不是来自偶然,他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父母也希望他可以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考上大学,然后成为一个可以在城市里生活的城里人,远离又累有不受人们尊重的农民职业,但是他却毅然选择了投身到农业领域,十年如一日地俯身在稻田中,日复一日地对水稻进行重复的实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完成了震惊世人的创举。袁隆平是值得人们尊重的,在田间插秧的农民同样也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辛勤耕耘,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创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理念与思考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来临,土地对于新生代的农民来说显得较为陌生,他们只是在记忆中还依稀留存着一些父辈辛苦劳作的影子,却没有学会劳作的技术和具备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可以解决土地无人种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培养了有专业生产技术的优秀劳动力,使我国的传统种植方法和新型种植技术结合起来,生产出优良的农作物,从而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建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机构,培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意义重大。而培训机构的建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不仅让他们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实际操作,能够操作机械,毕竟现在农业已经基本上脱离了人力劳动,大多数操作还是依靠机械的。所以,不仅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更主要的是要拓展该行业培训的宽度。
从新型职业农民概念提出以后,农民就已经不再是一个身份,而是一份可以自由选择的职业,他可以像学者一样文质彬彬,也可以像公务员那样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计算机进行远程操控,还可以像一位学术研究者一样,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一些学术研究……从现在开始,農业已经不局限于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用大量劳动来换取成功的果实,现在是动脑的时代,劳动反而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所以要让人们的付出劳有所值,这个行业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无论什么时候,酬劳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额的工资可能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当农民成为了一个高薪待遇的职业之后,这个行业一定会充满着新鲜的活力。只有新鲜血液的输入,一个行业才永远不会腐朽,所以说,要想保持一个领域的传承和长盛不衰,就要从孩子抓起,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要从小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农民这个职业是一个像教师一样值得人们尊重的职业,社会地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该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不要看他是否拥有金钱或者是权力,而是看他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有多大。
总的来说,要想改变我国现阶段农民的境遇,就要使这个职业变成一个人们十分向往的职业,不仅有高薪酬,还要有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在薪酬方面可以设立不同的等级,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新型职业农民分类,根据他们所从事的劳动程度不同,支付与劳动相应的薪酬,让他们可以看得起病、住得起房,也可以用多余的钱来投资一些副业,使他们的经济来源更为广泛。另外,还需要安排农民的休息日,让农民不再成天都是劳作,没有节假日可言。应当安排周末和休假,使农民可以体验到上班的快乐。
四、小结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所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复杂性的工程,教育培养是核心,认定管理是手段,政策扶持是动力。要取得质的突破,切实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弱一不可。本课题主要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旨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云霞,孙曙荣,姜淑华,王欢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研报告浅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4(8).
(作者单位:扬中市兴隆街道成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