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克之忧

2018-09-30阿紫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丧偶丁克护工

阿紫

某教授呼吁征收“丁克税”,顷刻间被全国人民喷了个狗血淋头。作为“丁克一族”,很是欢欣鼓舞,看来群众对于“丁克”的接受度已经远远好于以往了。“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有人如此调侃。我们倒是有房子,然而对口的中小学口碑很差,若是想换套学区房,恐怕身上得多长几个肾才凑得起房款。

“当初我一个人来武汉,如今繁衍出這么一大家子……”父亲常常在家宴上顾盼自雄。此情此景让我联想起一个畜牧业名词“生猪存栏数”,父亲繁殖出一堆儿子,可个个文不成武不就,有的五十多岁了还在啃老,孙子辈不成材率也高达100%。他老人家对社会人口的贡献呈现高数量、低质量态势,其实并没有多少骄傲的资本。

粗略分析一下,周围一些人成为“丁克”,大多与不成功的原生家庭有关。他们担心会把孩子培养成“庐舍”,害了他一生,于是干脆不要他来了。“丁克”往往并非不负责任,而是太有责任心。

说起“丁克”,局外人第一印象是孤独,尤其晚年丧偶,一个人的日子何等寂寞?其实孤独与人多人少并无关系,我认识的一位老伯,妻子去世十几年了,儿女都已移民。他一个人背着双肩包,一年四季行走天涯,微博上晒出来的照片,羡煞被困在格子间里的年轻人。另有一位老伯情况相似,他是旧上海最后一代“小开”(富二代),从小酷爱足球。如今年过八旬,每天都在关注“五大联赛”,研究分析最新战术,生活得格外充实。对于有着伴随一生兴趣爱好的人,即便一个人也能活得生机勃勃。“丁克”中大多数人文化层次较高,精神世界丰富,孤独并不是“丁克”对于未来最大的担忧。

这些年父母多病,经常去医院陪护。切身感受到一旦重病,“丁克”们确实会面临严峻考验。有些年轻“丁克”对此缺乏认识,自信地说大不了请护工。然而目前的护工状况令人担忧,不久前父亲住院,同病室一位老大爷丧偶,儿子在外地,一直由一位护工照料。好几次护工嫌他脾气不好,还很磨人,一耳光就打过去了,最后在病友们的谴责下才收手。

“人家有儿子,护工都不怕秋后算账。你们以后,唉……”父亲望着我触景生情,一声叹息。我们告诉他,等我们卧床不起的年月,应该已经有机器人护工了。父亲又担心机器人如果程序中毒,会不会乱打我们?我告诉他,机器人中毒概率肯定很低,而且容易更新改进,比人类护工虐待老人现象容易解决得多。

父亲将信将疑,此后常给我们看他从报刊上剪下来的养生秘方,希望我们能等机器人护工技术成熟了,再卧床不起……

猜你喜欢

丧偶丁克护工
四川地区护工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六招治愈丧偶综合征
有趣的“影子戏”
全球约有2.59亿丧偶妇女 近半数贫困潦倒
我们所期待的生活
老年丧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