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并做好应对灾害的预案
2018-09-30闫肖锋
闫肖锋
一场自然灾害就是对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一次检验。本次超级台风“山竹”又一次考验了南方各大城市。应该说,这些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是过关的,但还不能掉以轻心。
这场台风16日上午在中国登陆,截至18日20时,“山竹”致广东省4人死亡。在重兵值守下,港珠澳大桥整体运行情况平稳,扛住了最高16级的大风。当然,死亡人数少、公共设施未遭重创并不能说我们完胜了自然灾害。“山竹”肆虐,珠江水倒灌,城市被淹,工厂、商场全面停业,据估算,“山竹”已致千亿级的生产及财产损失。
应当说,预防和应急系统启动得越早、越完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少。灾后总结,可归结为:一是事前有预案,二是启动从国家到省区市的四级应急系统。
本次,华南和香港对“山竹”发出史无前例的最高T10红色警报。政府动员系统发挥了主导作用,亦可以说是举国体制抗灾救灾的又一成功例证。台风来临之前,国家应急管理部立即调度指挥,做好登陆区域应急救援工作。应急管理部主要负责人在指挥中心与广东省及各市视频连线,了解最新灾情和救援情况,调度部署救援救灾,密切关注重大警情和前置力量准确度,积累实战经验,不断提高恶劣环境下救援的机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山竹”登陆前的15日18时,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广东省防总决定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最高级的Ⅰ级。广东省政府向全社会发布了紧急动员令。245万人从广东省的七个城市撤离。所有的学校停课,一切户外活动停止。沿海多市停工、停业、停产、停运。消防增援力量到达台风登陆区域,指挥员全部下沉到一线,全力做好应对海水倒灌、城市内涝的应急救援准备。灾前预防还包括广东省防总组织各地对塔吊、脚手架、户外广告牌、危旧房、深基坑、供用电设施等重点对象,石化、危化品、核电、钢铁等企业,以及地质灾害、低洼内涝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受台风影响区域实行水库、水电站、江海堤围24小时巡查,责任人全部上岗,落实预排预泄和抢险准备措施。
广东省防总加密监测预报预警,每天组织气象、海洋、水文、国土、水利专家会商3次,向市县镇及行业监管部门推送研判信息。省应急办、省三防办、省气象局联合全网发布台风预警短信。宣传部门组织各新闻媒体单位24小时滚动播报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新闻媒体人为了第一时间让民众得知台风的最新情况,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一线报道。
深圳启动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灾害信息员,投入报灾、核灾,避免二次灾害发生。灾害社工服务队同步启动备勤机制参与应急救灾服务。深圳市近500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已经全部开放。广州市民政系统将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广州市救灾联盟各专业救援队、义工联盟等也根据要求做好应急救助准备工作。
灾害无情人有情。网上广为流传着“全国人民都在为广东祈祷,只有广东人民沉迷在放假的喜悦中无法自拔”的段子,但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这种淡定是以坚实的应急抗灾系统作保障的。灾后空荡荡的街头,只有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要通宵工作,把垃圾扫走,以免下水道堵死。为了让大家用上电,电工们不顾危险的环境,在暴雨下爬上电线杆维修设备。台风过后,广东各地都马不停蹄地进行道路清理、市政施设抢修等不少工作人员彻夜未眠。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人们又要去上班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就是综合各种应急服务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城市中,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显示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志性工程。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曾警告说“经过30年努力,我们的城市终于被建设得充满危险”。诚然,城市不只要光鲜亮丽,还要规划和管理人性化。一出现暴雨就水浸成灾的城市是断断称不上现代化大都市的。建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敬畏自然”,这是广东省发给居民手机的提醒短信里的四个字。每次面对灾难,我们都忍不住感慨自然的冷酷和人类的渺小,但在感慨之余,那些奋战在一线、竭尽全力维持社会秩序的人们和完备的城市应急系统又给我们满满的淡定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