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气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2018-09-30杜文彬
杜文彬
摘 要:课程建设是燃气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该专业学生是否适合行业企业的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有好的课程设置,学生既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训练实践操作技能,还能提高职业综合实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燃气专业课的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技工院校 燃气专业课 教学方法探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结构的调整,燃气应用日益广泛,社会对燃气专业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提高燃气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适应和满足燃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学校在燃气专业课程上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究。
一、技工院校学生现状
目前,全国的技工院校都面临的最突出难题是生源短缺。近几年,初中学学生源数量日益降低,大部分学生选择进入高中或者高职院校学习,选择技工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在北京,这一现象尤为突出。目前针对相应的国家政策,初中毕业生数量有限,高中又持续扩招,使得大部分北京市技工院校出现“招生荒”的现象,生源质量可想而知。
1.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技工院校大多数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未能进入高中或重点高中学习。学习方法和理论基础有所欠缺,选择来技工院校学习也是无奈之举。他们来到技工院校,希望能够掌握一门技术,获得一技之长,使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对理论学习感觉难度很大,缺乏兴趣,动力不足。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不足
技校学生不喜欢学习,这是技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不意味着学生的智商不够,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阶段成绩不理想,长期遭受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白眼,学习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开始沉迷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习,导致后面学习越来越吃力,失去了自信心。
3.轻理论重实践,动手能力强
技校学生大多十五六岁的年纪,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知识讲解,喜欢实际操作训练。在实操课中,只要方法得当,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有效激发。他们可以开拓思维,能找到更快更好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二、燃气专业课教学现状
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基石。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不但可以获得理论知识,还可以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为“服务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根据燃气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笔者学校已经成立大师工作室,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开设了职业素养课程;根据对岗位技能的需求,建立了燃气输配、管道与制暖和燃气具安装与维修工等实训室。但是目前燃气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课堂教学是燃气专业课教学的组成部分,有些教师对燃气专业课的讲授模式习惯于教师一言堂,教师主导课堂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与当下要求的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为行业企业服务为宗旨”。依据这一培养目标,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工作岗位中工作性质、岗位技能要求以及燃气行业最新的工艺和技术,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注重与企业的接轨。目前燃气专业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学科体系和知识架构,现有专业课教材中知识过于陈旧,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和调整。所以,致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导致顶岗实习学生没有足够的技能储备,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
3.校企合作一头热,企业参与度不够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结构的调整,燃气应用日益广泛,社会对燃气专业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由于企业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参与度不够,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要出现偏差。另外,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不足,企业把学生招到单位后,没有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给出一个全面的定位,对学生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工作中的一些疑问和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从而使得学生到企业学到的东西很少。
三、燃气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1.转变学生思想觀念,推进课堂素质教育
特赖因曾说: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可见思想决定行为,行为造就习惯。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应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压力,思想上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燃气专业,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我国古代天然气利用方面的发明创造和现代燃气行业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前景,如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液化气环保汽车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也要做好课前素材搜集等工作,在课上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笔者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工作表现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操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企业十分看重的。首先是爱岗敬业。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其次是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这可以体现在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工作和说话是否能表达清楚。再次是团队合作能力。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展现了与其他成员协调、配合的能力。最后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以及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创新的人才。
由此可见,在当前行业中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十分重视,技工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燃气专业课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建议各个班级开设职业素养课程,这会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一大助力。仅仅把素质教育集中在职业素养课堂中还很不够的,素质教育要贯穿到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2.改善传统授课方式,增强实践操作训练
传统的授课方式导致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与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违背。因此,在新课改政策的要求下,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已是势在必行。笔者学校燃气专业也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学校正在大力建设和完善实训设备,争取能够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
笔者学校燃气专业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以上培养模式,重新构建燃气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成立大师工作室,邀请企业人员进课堂,并协助专业教师完成实训室设施的完善和设备调试运行等工作。同时也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学校组织开发了《城市燃气输配管网仿真实训系统的仿真实训》软件和《燃气仪器仪表》的微课。仿真实训软件和微课的使用,改变了原有教师单纯讲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弥补了常规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内容。
3.开发校本教材,培养一体化教师
基于学校提倡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契机,燃气专业教师每学期到学生顶岗实习或者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和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性质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以及燃气行业最新的工艺和技术。由于燃气专业现有教材专业知识过于陈旧,燃气专业教师根据调研结果和“一体化”课程开发规程,开发了适合燃气专业学生当下使用的校本教材。目前笔者学校已开发《燃气基础》和《燃气输配》等教材。同时,燃气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一起研讨制定了“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打造成具有“一体化”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使“一体化”教学模式得以更好实施。
4.提供技能大赛平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技能大赛综合体现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的能力状态,对专业标准、专业内容、安全知识、环保节能、企业文化、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培养等综合职业素质,起到了检验和考核的作用。学校积极倡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发展”的教学理念。燃气专业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市级、国家级的技能比赛,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燃气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和学生综合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技能大赛的历练,一方面使学生对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养成。
四、小结
燃气专业专业课教学改革是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的综合实力,实现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提升学生的工作热情,让学生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志平.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交通职业教育,2013(3).
[2]李俊飞.苏南地区商贸类企业对高职人才职业素养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3(32).
[3]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管理高级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