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广电超级航母整装远航
2018-09-29张君昌
【摘要】本文循着超媒体技术发展的轨迹,论述了超媒体作为名词,从技术发端到成为信息管理手段,再到变身集成式超级媒体的成长历程。从技术发生学的视角,阐述了超媒体时代不可逆转的传媒技术迭代发展规律,以及在这一规律统合下人与媒体、人与社会、媒体与社会相处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超媒体 基因 进化 功用 生存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宣告成立。这个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全部品牌资源于一身的“超级航母”,堪称世界级“超级媒体”(以下简称超媒体)。运营半年来,总台坚持“一盘棋”原则,发挥原中央三台独家资源优势,全盘策划、深度融合、共同发力,推进从信源采集、编辑播发到宣传推广的全流程整体共享方案,努力打造“融屏聚合,同频共振”的传播新态势,在国家领导人出访、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峰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新闻报道中,以独家V观、H5頁面、原创特稿等产品全网转发,成功营造了1+1+1>3的整合传播声势;其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布局5G时代,打造了内容+技术+渠道融合发展新模式,力图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尽快实现内容产品精准推送。
总台的横空出世,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尽快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变“中国音量”与“中国体量”不相适应的重要举措。它的出现,将如何又好又快地开展超媒体建设作为重大现实课题摆在世人面前。超媒体是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管理的矩阵式交互传播平台。它不仅在于体量大,更要求素质强,需要把握技术迭代发展的一系列内在逻辑。建设超媒体,不仅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要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本文遵循超媒体技术发展的阶梯,探讨超媒体时代传媒生存的话题。
一、超媒体基因寻踪
(一)信息形态
在数字时代,信息通常有五种存储形态:文本、图表、音频、视频、程序等。文本是由连续的字符组成的文件。图表又称静态图形,包括矢量图、扫描图和手绘图等形式。由于图的来源、格式、质量不同,用途也不一样。音频可以是数字化的音乐、话语和自然音响。视频则包括录像、二维或三维动画、虚拟三维空间。视频可看作一定数量的静态图形按一定顺序、一定速度连续呈现的结果。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视频的每秒帧数可以调节,在每秒播放的帧数和图像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保证一定播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帧数,提高播放速度。在这些信息形态中,最常用、最省空间的是文本。
(二)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诞生于1965年。当时,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便捷地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美国科学家泰得·纳尔逊(Ted Nelson)在处理纯文本文件时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超文本”。由于超文本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文本文件之间的自由转换,相对于纯文本,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文本”,故简称超文本。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链接(Link)”之意,用来描述电脑中文件的组织方法。
文本(text)是一种以电子文献形式存在的信息管理技术,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信息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超文本技术组织的也是一种文本,但与纯文本相比,它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网状结构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因此,超文本可以理解为更高一级的信息管理技术,可以超过一个文本,因而叫超链(Hyperlink)。借助它,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相关内容。
超文本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其组织方式与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人们将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可以使信息用交互方式搜索。现实中,Web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Web的主要内涵就是超文本链接,它使文本不再像一本书那样是固定的和线性的,而是可以自由地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人们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可以转到另一个主题。当要了解某个主题的更多内容时,只要点击这个主题,便可以跳转到包含该主题的其他文档中去。
(三)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信息高速公路形成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媒体技术是能够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不同媒体信息发生联系、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集成性(多种信息的集成、多种软硬件的集成、多种技术的集成)、交互性和数字化特点。它意味着不同类型的信息形态可以统一在一个网络环境中。
多媒体技术解决的是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展现问题,可以帮助用户借助各种编辑处理器存、听、看、用各种媒体信息。目前使用的多媒体机既能存储、显示文本,也能存储、显示各类图形、各种格式的音频和视频。有人可能会以为有了多媒体机就拥有了一切,其实不然,就像电视台不会因为有了光盘和播放设备就万事大吉一样,浩如烟海的光盘,哪张盘的内容是什么、放在何处、怎样按时按需播放,这些问题不是单纯拥有光盘和播放技术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来支持。
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至少包含三种控制手段:应用控制、服务控制和系统控制。应用控制负责按用户的要求控制不同媒体信息的再现,也就是负责接口;服务控制负责提供一定的数据结构去定义复杂的多媒体对象及其访问路径,以便允许不同媒体信息在不同机器、不同操作系统下能够同步再现;系统服务控制则负责从存储设备取出多媒体信息,还原后送给应用控制,有时还要提供网络传输服务。当前,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数据库技术,另一种就是超文本技术。早期的超文本文件完全由静态文本(包括图形)构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超文本要管理的对象从纯文本逐步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这一内涵的质变,便产生了超媒体(Hypermedia)概念。
二、超媒体内涵审视
超媒体在本质上与超文本是一样的,它由超文本衍生而来。要弄清其实质,必须从超链接说起。超链接大量应用于互联网的万维网中,它是指在Web网页所显示的文件中,对有关词汇所作的索引链接能够指向另一个文件。万维网使用链接方法能方便地从互联网上的一个文件访问另一个文件(即文件的链接),这些文件可以在同一个站点,也可在不同的站点。可见万维网中的超链接能将若干文本组合起来形成超文本。同样道理,超链接也可将若干不同媒体、多媒体或流媒体文件链接起来,组合成为超媒体。
可见,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它是对超文本的扩展,除了具有超文本的全部功能以外,还能够处理多媒体和流媒体信息。在技术学上,人们把用数据库管理多媒体信息的方法称为多媒体数据库;用超文本技术来管理多媒体信息,其对应的名词就是超媒体。形象地说,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它是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的相关文件信息,意指多媒体超文本(Multimedia Hypertext)。在人际交流中,除音频、视频之外,其他形式的信息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电子课件、气象云图、远程医疗等,都需要超媒体提供技术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超媒体是将文字、图片、图形、视频和音频五种媒体元素与Web应用、远程协作、信息播放与存储等技术相结合,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技术,是对传统视频通信技术的拓展。
超媒体还可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人机交互体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设定路径和速度,甚至修改内容或对内容加注解,可以任意从一个文本跳到另一个文本,并且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甚至播放一段视频。因此,从本质上讲,超媒体是一种交互式多媒体,而交互式多媒体不一定都是超媒体。它不仅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还涉及内部结构等多方面的整合改造。从应用上讲,超媒体更接近人的思维,通过超媒体,可以提供比超文本链接层次更高的响应,实现更为便捷、直观的人际交流。
超媒体和超文本都以非线性方式组织信息,本质上具有同一性。由于二者都与多媒体密切相关,因而容易混淆。在超文本中,信息的主要形态是文本和图形,以节点形式存储信息,实现相关节点间的非线性、联想式检索。而超媒体是一种在一条条信息间创建明确关系的方式,它把超文本的含义扩展为包含多媒体对象,能够实现音频与视频信号的同步。较之超文本,超媒体处于更高层次的“生态位”,它利用超文本技术来管理多媒体信息,成为支持多媒体信息管理的主脑;它能够组织的信息对象繁多,是媒体中的“巨无霸”。超媒体虽然可以理解为超文本加上多媒体,但绝对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这里,既要处理超文本和多媒体自身设计的问题,又要顾及两种技术聚合产生的新问题。
三、超媒体进化阶梯
1995年,尼葛洛庞帝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出“超媒体”一词,距今已有二十多年。起初它作为一个技术学名词问世,但随着技术赋能,其社会功效渐次显现,开启由幻想照进现实的新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诞生纯技术的超媒体(Hypermedia),相当于“互联网+视频+多媒体”;第二个阶梯,产生技术化的超媒体(Supermedia),相当于“Hypermedia+传统媒体”;第三个阶梯,则是趋于现实的超媒体(Ultramedia),也就是将个人化、全球化、媒体化与商业价值高度融合。①
毫无疑问,尼葛洛庞帝所言的“超媒体”尚处在纯技术层面。此后,曾有多人提出不同版本的模式,尝试将尼氏的预言化为现实。比如,“视频+多媒体+ Internet”模式、“视频流媒体+多媒体”模式等。这些均可视为第一阶梯的产物。他们都在求证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未来之路》中的一段描述:在宽带比今天宽100甚至1000倍的未来,你在看电影时,只要喜欢就可以随时点击男、女主角的衣服,用“超级连路”的形式查阅相关信息,你可以看到那件衣服的面料、价格和细节做工以及别人的评论,你甚至可以当即在线买下来。但是,沿着纯技术的想象做实验,科学家始终未能找到与理想接轨的途径。于是,这一方向的研发渐渐被人们冷落。尽管仍有一些公司坚持做“视频流媒体+多媒体”方面的产品,但仅仅是概念而已,离真正意义上的超媒体相去甚远。
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超媒体的认识突破了纯技术层面,开始赋予它作为媒体所应具备的特征,强调传统媒体应当学会网络化生存,从而为超媒体进入现实生活找到了落脚点。这时人们理解的超媒体,接近于技术化的超媒体,是纯技术的超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实际上是对纯技术形式的一种改良。如果说超媒体的第一阶梯仅仅是技术梦幻在现实世界中的第一次啼哭,那么,超媒体的第二阶梯则标志着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流变中的觉醒。
超媒体的第二阶梯,类似于互联网Web2.0模式。我们知道,Web1.0的主要特点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本质上是指互联网的个人时代,它以个人为核心、以交互为重点、以全息为目标来重构互联网,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又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从Web1.0到Web2.0,是由单纯的“读”向“写”和“共建”方向发展。超媒体的第二阶梯如同不断地做加法,积蓄着登上第三阶梯的能量。
在由4G转型5G的当口,超媒体开始登上第三阶梯,它不再局限于初始的概念,而是具有UltraMedia(简称U-Media)的含義。这时的超媒体,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名词,它是新媒体意识与市场思维的共同体,是Web2.0与全球化融合升级的产物,形成了个人化、全球化、媒体化和商业思维的超级交汇体。
站上第三阶梯的超媒体,将化身为“你”的媒体。随着越来越多“你”的关注和参与,它将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这时的超媒体,将从四个层面渗透到人类生活当中:(1)只要上网使用即时通信软件,人们将不可抗拒地接受超媒体提供的各种服务,享受它的便捷和快感;(2)传统媒体将与网络新媒体深度融合,并且强调音视频互动与实时再生;(3)新商业思维与应用产品结合将推送多种信息和“众包”等服务项目,以统一的协议产生互联网价值再分配;(4)个人化品牌将普遍存在,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超媒体参与全球竞争。
在超媒体大汇流中,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技术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迈进,大大突破传播疆界,大幅提升输出效率。现代传播的交互性促使各类媒体将“用户思维”纳入自身服务体系,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用户的观感体验和互动需求,使超媒体的社会价值日益显现。
四、超媒体功用瞻望
由于网络正在日益融入人类生活,作为社会命脉的电子商务、智能生活等将不可避免地接受超媒体技术的再造。但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目的是满足每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获取和表达信息及获得服务的要求。所以,从应用角度来看,超媒体的发展方向还在于有效满足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购物、远程办公和气象、电力、水利等专业领域的需求。这时的超媒体,与其说是一种新技术,不如说是进行现代信息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手段,而且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待开发。
(一)进行多媒体信息管理
超媒体常常被视为“天然”的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这是因为对于多媒体来说,超媒体技术更易于反映出不同媒体之间的关联。在多媒体信息应用领域,超媒体技术可以应用于百科全书、词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科技期刊等。它利用超链接技术连接各种信息,使得多媒体信息检索可以用多媒体浏览的方式进行,用户可以对浩如烟海、分散各处的书籍、图片、知识等进行有效的组织,便于使用。
(二)辅助个人学习
超媒体技术在辅助个人学习方面非常有效。如果将学习资料编成固定形式,虽然可以帮助学习,但不能适应每个人的特点和需要。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产品不断投入应用,超媒体不仅可以用搜索、参与的方式进行学习,还可以提供一个选择过程,随时选择更为有效的学习路径。不仅可以单机反馈,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料,还可以同老师、同任何人进行交流,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超媒体系统还可以用联机求助的方式获取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超媒体系统中,用户既是学习者又是指导者。
(三)辅助专项工作
超媒体维修手册、超媒体技术文档以及各类年度报告、方针政策手册等都可以借助“机器写作”系统完成,从而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使用超媒体维修手册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得到具体答案,免去逐页查找有关数据和信息的拖累。现在几乎每一种计算机软件都配有超媒体“求助”系统,特别是那些编程语言、工具等,这种求助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了它,过去那种靠维修手册工作的方式便一去不复返了。2018年全国两会,新华社“媒体大脑”仅用15秒就生产发布了史上首条关于两会的机器生产内容(MGC)——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将超媒体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推向实战化。
(四)提供娱乐休闲指南
超媒体可以通过推出生活服务客户端(App),让消费需求与供给端实时链接,使延伸出来的电子商务能够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超媒体产品目录和广告、单位形象介绍、会展、旅游和饭店指南、机场和车站的查询机等,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很好的查询方式。这些随处可见的、用户可以任意操纵的超媒体产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方便了用户。超媒体链接的各种移动终端为用户呈现的各种电子阅读、游戏、养生、餐饮等服务项目,为家庭娱乐休闲开辟了一方新天地。与5G网络深度融合,实现从“听看”到“使用”乃至玩转媒体的变革。
(五)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超媒体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信息传递、管控和相关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安全化,最终与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等融为一体,成为绿色城市信息基础功能的重要设施。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和在线服务平台,统筹发展电子政务,采用下一代超链接技术,实现信息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智能匹配与推送,有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和经营模式予以保障,最终形成多层次聚合、分发、覆盖的智能化传播服务体系。②超媒体的便捷、交互等特性,使之成为政府收集舆情的“反馈器”,为政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群众行使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等民主权利建立了有效渠道,完善了传统的治理模式,形成“指令-执行-反馈-再执行”的现代闭环式管理系统,从而达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将极大地提升媒体的社会地位。
五、超媒体生存考问
超媒体不仅意味着个人对传统媒体思维的颠覆,更是对传媒规律认知的颠覆。超媒体提供的是一个用于大众沟通的特有环境,可以冲破地理、时间、语言等束缚,使得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有机会彼此交流。在企业越来越尊重用户、越来越尊重个人需求、强调个人体验的今天,超媒体传播的愿景终将会完全实现,这将是人类在21世纪完成的一次重要革命。
超媒体实践的是多媒体链接和聚合技术,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存在,这种链接和聚合便会失去重要目标。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超媒体强调的关键词是融和、叠加,而绝非吞并。实际上,只要个性需求存在,传统媒体就不会消亡。从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潮流看,融合新闻生产精细化、智能产品打造成熟化、视频内容直播移动化,应当成为以总台为代表的超媒体建设的主打方向,使之能够将文字报道、图片展示、音视频采集制作、虚拟成像等手段综合运用,使所生产的内容产品可以在不同媒介平台上有效传播,并尽可能多地触达使用不同接收终端的用户。③网络广播电视台将探索“直播+”业务作为营销方向,以合作、协同方式构建移动互联平台,将传统广播电视台名主持、名记者等优势向网络直播平台延伸或迁移,培养自有“网红”“大V”品牌,实现跨界联合、跨屏互动、相互助力,催生“以网助台”效应。通过挖掘用户需求、再造生产流程,建立健全用户生成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PPC)和机器生成内容(MGC)等多种机制,构建“直播流、原生态、强互动、富价值”的传媒新生态。毋庸置疑,在超媒体时代,专业媒体无论是在资质合规还是在批量生产优质内容产品方面,都具有不可动摇的统治力。
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职业记者,但是人人都应当具备媒体意识。因为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里,人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全息化的媒体产品。要想在超媒体时代生存,人们应当具备四种技能:一是能够使用Word打字、制表、排版;二是能够使用录音笔、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采录新闻;三是能够使用图文编辑软件对文本、照片、音频、视频等进行优化处理和编辑;四是能够完成网络上传、下载文件。聊天一直是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随着即时通信技术快速迭代及其广泛应用,人与人的沟通变得空前便捷和活跃,每个人都应当学会清晰、准确、快捷地表达和传播信息,并随时收集反馈。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将十分重视自身的信息流与公认度,因为它将决定个人的品性与品牌的社会评价。
事实上,从现在人们常用的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方式到各大媒体网站推出的公众号、客户端等交互平台,从比尔·盖茨的宽带视频“超级连路”到谷歌地球的“超市地球”,都是不同量级的超媒体产品。它们正在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你媒体”世界:一是要求“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媒体意识,二是“你”要对发出的讯息负责任。因此,超媒体不仅是对传统传播规律的挑战,也是对传统市场法则的挑战,更是对媒体运营体制的挑战。
超媒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颠覆游戏规则开始,将彻底改变互联网乃至整个信息社会的格局。
注释
①王鹏越:《什么是超媒体》,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2621d0010003ps.html,2006年5月29日。
②张君昌:《赖于技术赋能的视听新媒体图景》,《传媒》,2018年5月(上)。
③常江、田浩:《從两会报道看时政新闻生产的技术趋向》,《新闻战线》,2018年第4期。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部主任、高级编辑)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