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2018-09-29钟恩学
钟恩学
【摘要】:为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加强现代化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改变一味强加灌输知识的冷教学。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来探讨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关键词】:学习起点 小学数学 圆
一、关注学习兴趣的起点
对于学生而言,所有的知识必须让他们从最初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接受并愿意主动学习。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可加强学习效果。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这节课需要重视教学环节中的情景营造,这样有利于课题的有效导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习进程。以下对于设置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给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
多媒体播放有关“圆”这个概念的视频,最好是感性的大家熟知的视频,如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情景,圆圆的月饼,嫦娥奔月的画面等。这些都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圆形有关,利用视频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时反问学生关于“圆”的概念理解,如事情美好的象征,带领学生成功进入“圆”的课题。
方案二: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玩过摸圆形纸片游戏吗?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一些?首先课件出示成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多种图形的纸片,当然其中要有圆形,组织学生将这些图形纸片放到只能放进手的箱子里,让同学伸手进去摸圆形。摸完后老师要反问学生为什么不会把其他的图形当作圆形摸错,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要给出总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学生在课本第57页的主题图中找“圆”,比一下看谁找的多,并反问同学为何这些图形是圆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带着这些问题引领学生走入“圆”的课程教学中,并加强学生对“圆”的概念理解。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案一从感性视频入手作为学习起点,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方案二从“游戏”入手作为学习起点,营造了富有一定挑战性的思考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能获取对学习“圆”知识的兴趣。
二、关注技能的起点
方案: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画圆(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的小圆、茶杯盖等),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画出的“圆”裁剪出圆形,再动手对折圆形纸片,两折痕交于一点再对折。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哪一种方式画圆更方便,进而承接圆规的使用,让学生认识到对圆规的使用规范,圆规的半径决定所画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對于纸片的折痕,可以总结出“圆心”“直径”“半径”的意义。展开这些概念的讲解,使学生由此认识到同一个“圆”中的直径都相等,半径也都相等。最后,通过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直径和半径得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布置作业,在空阔的操场上如何画出半径是10米的大圆。
三、关注阅读的起点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课本一般已经具有阅读、理解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学会对课程内容的推敲理解。《圆的认识》这节课在指导阅读圆名称的环节中可以设计如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阅读课本58页第一段。阅读之后回答是怎么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的。“圆心”,到圆的边缘距离都相等的点就是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这一环节建立在学生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之上,而并非是依靠老师的耐心解读,由于枯燥无味,所以这个环节中,就要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必须用脑思考,最后出示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四、关注学法的起点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只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学习方法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很重要,下面从两个方案来分析学习方法。
方案一:交流与表达
请同学们利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车轮为什么不可以是三角形,而要做成圆形的”用学生的发现来探索“圆”的特征。然后,以“圆、半径、直径”分类,从知识层面上进行探究。
方案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这样的记录单,及时把自己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上;然后由小组长汇总后全部写在黑板上,各小组比拼,哪一组同学发现的最快又最多,然后要创建争议性的让学生参与争议,学生通过争议,一方面,加强了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了学习方法的运用。
在现代化教育今天,要求教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教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都要跟上时代,适应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朱乐平.圆的认识教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