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音乐教学情境创设实践与研究
2018-09-29邵圣雁
邵圣雁
摘 要 创设游戏、故事、生活、问题等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让智障儿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获得相对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音乐课堂成为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语言表情的作用和情境教学的适切性。
关键词 培智音乐;音乐教学;智障儿童;教学情境;家政室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011-03
1 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智障儿童由于生理的障碍,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是残缺的,如果用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让智障儿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培智音乐教师应寻求一种自然的、符合智障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音乐教学方法。对此,情境教学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情境教学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模式。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相对其他科目,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想象,这就更需要情境教学。通常教师在课堂上会播放课件视频,起到一定的情境教学作用,但只靠这些是不够的。教师应加强情境教学理论的探索学习和实践研究,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巧妙地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寓教于乐,在学生和音乐之间架起桥梁,使得音乐课堂充满情趣和生机。事实证明,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对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使音乐课堂成为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
2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采取多种途径,构建游戏、故事、生活和问题等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努力使教学内容情景化,促使学生融入情境,产生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创设游戏情境 智障学生的学习情境,应该比普通学生更加有趣、更有吸引力,以逾越先天给他们造成的障碍。创设富有趣味的音乐游戏情境,可以较好地达成这一目标。为了使每位学生都参与音乐游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音乐游戏应该形式简单、易于操作、洋溢童趣。
如风趣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理发师》,歌曲中象声词“咔嚓咔嚓”和模拟声“沙沙”的运用,形象地展现出理发师老爷爷理发和喷雾的工作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人扮演顾客坐在椅子上,一人扮演理发师站在椅子旁。每当乐句出现“咔嚓咔嚓”的时候,“理发师”就右手比画剪刀给“顾客”剪头发;每当乐句出现“沙沙”的时候,“理发师”就右手握拳,大拇指上下动,做喷雾的动作。在音乐游戏中,学生进入理发师的角色,不但自主地演绎着理发师认真热忱的工作情景,体验了理发师欢乐喜悦的心情,而且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乐句”感,感受着音乐的“形象美”。
音乐游戏活动,在趣味激励、情感驱动下,学生的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即使是中重度智障学生也能参与其中。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里,学生绽放笑脸、身心愉悦,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创设故事情境 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其中的故事情节提炼出来,进行适宜的拓展推演,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或声情并茂地叙说,或像模像样地表演。因为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境无疑是增强音乐教学效果的又一有效途径。
音乐故事可以续编,比如教学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遐想,猜测故事的发展,让简单的音乐故事更为生动具体:画只鸭子小尖嘴,喝水太难了,水从尖嘴的两边全部漏了;画只小兔圆耳朵,回到家门口,妈妈以为哪来的怪物,一直不肯开门;画只大马没尾巴,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痒得乱蹦乱跳满地打滚。
音乐故事可以叙说,台湾张大光的音乐故事《吹笛小牧童》《钢琴师的旅行》等,充满童趣,故事中巧妙自然地穿插了一些科学的音乐学习理念。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一定会增加对音乐的亲近感,领略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音乐故事适于表演,可以让学生以语言、表情、动作的形式将音乐故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如教学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拔萝卜》,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歌曲中的大萝卜、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等角色,教师也参与其中,并进行适当指引,让学生在童真童趣的音乐故事情境中产生团结力量大的道德体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培智音乐课的许多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把音乐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自然的生活化音乐情境。
如欢快、喜悦的儿童组曲《快乐的小厨师》由五个小曲组成:小厨师、洗菜、切菜、炒菜、开饭了。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情趣,表现了小厨师为大家服务时的忙碌情景和欢快情绪。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家政室里上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初听要求学生安静聆听,启发学生联想;复听时,教师随着乐曲进程现场配合做出洗菜、切菜、炒菜的动作;最后让学生扮演小厨师,随音乐表演洗菜、切菜、炒菜等动作。学生边做边唱,个个兴趣盎然,在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中打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并加深原有的生活体验,自然而然也就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创设生活情境,还可以挖掘身边的音乐资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身边。优美的课间音乐广播、动感的早操背景律动、庄严的国旗歌声、舒缓的铃声音乐等,校园里随时随处可成为音乐资源和情境。此外,可以带领学生投入自然的怀抱,置身生活大课堂。如教学歌曲《秋天多么美》,结合秋游活动,带领学生去田野里找一找稻穗、棉花、高粱,在拂面的秋风中合唱一曲,歌曲蕴含的丰收喜悦情绪便会渐渐丰满起来。音乐教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很好地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生活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更好地适应生活,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 音乐需要长时间的熏陶,但也要意识到教师提问引领和师生对话的重要性。在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或表演中,通过教师对重要节点的适时发问,穿插思考和互动交流,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激活学生的潜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化解原有的学习障碍。
为了让提问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提问时应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围绕音乐主题设计出简洁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比如在菲律宾民歌《睡吧,纳妮》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歌曲意境,可向学生提供两张图片:一张是在银白的月光下,妈妈推着摇篮哄小宝宝睡觉;另一张是在璀璨的星光下,爸爸抱着睡着的宝宝。然后提问:“哪张图片更适合乐曲的意境?为什么?”
再如教学《口哨与小狗》,针对以口哨为主奏、以高音乐器为伴奏的这段音乐,提问:“主人和小狗在干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口哨声停止,以低音乐器演奏,与前段音乐在音色上形成对比,提问:“主人和小狗又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提问,让学生专注于听觉感受和自我体验,深入感知、分辨作品音色的变化,原先模糊之处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起到深化内心体验的效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答问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音乐,从而更好地体悟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 情境创设中應注意的几个问题
重视语言和表情动作的作用 语言是教师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最独特的工具。形象生动、有感染力、表达清晰明了的语言,可以把具象的情境描写得活灵活现,甚至比具体的情境还要形象可感。由于智障学生思考速度慢,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更应全情投入,充分运用好教学艺术,放慢语速,用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作品内容,声情并茂地讲解,创设与音乐主题相符的情感氛围,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仿佛看到、仿佛听到、仿佛感受到”,引领学生感受情境、进入情境和想象情境,教师与学生一起徜徉在音乐的情境里,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之中。
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逼真的神态和优美的肢体动作,同样可以优化教学表现手法,起到渲染情绪、表达情感、强化情境的作用。如教学《咏鹅》,教师迈开鹅步,用右手弯成鹅头,伸展手臂表现鹅在伸缩脖子,双手还放两侧摇摆身子。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一下子就会抓住学生的视线,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知鹅的动作和习性,融合在音乐情境中。
情境教学的适切性 目前,一些教师已十分注重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希望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也要看到,有的教师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为营造氛围而营造氛围,忽视了情境创设应为学生服务,忽视了情境内容和方式选择的重要性,忽视了情境教学的适切性。一个看上去热闹,但是不贴近学生生活、不投学生所好、不针对学生现状的情境是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是没有实效的。如果情境的创设脱离了实际,变得徒有其表,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无用信息所吸引,从而无法领会音乐本质内涵。
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的适切性,只有适切的情境教学,才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感其情,才能引发学生互动参与、积极尝试的欲望。应以“最近发展区”为理念依据,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把握好教学的难易度,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设计情境时应小处着眼,反复推敲、注重实效。同时根据学生情绪变化和情感反应,及时调整和修正教学情境,做到灵活不滞,保障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创设学生容易接受、容易感知的音乐教学情境,使学生觉得音乐不再是枯燥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趣味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熟悉的生活,音乐就会变得亲近可人。这样,学生会自觉主动参与各个教学环节,增强学习效果,获得自我发展。情境教学的作用是明显而积极的,如何将情境教学合理地运用于培智音乐课堂,是音乐教师新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卫英.培智学校有效教学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6(2):42-43.
[2]陈青云.特殊教育课堂情境的智慧创生[J].现代特殊教育,2015(Z1):14-15.
[3]钱亚萍.通感体验在审美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7(2):90-92.
[4]陈美华.中小学音乐素养培育的实践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