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陪伴孩子走好人生之路的认识与感悟
2018-09-29付海燕
付海燕
摘要: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孩子犹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纸,让这张白纸成为名画,是每个家庭共同的目标和期待。如何陪伴孩子走好人生路,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是人与人相处的法宝,也是一种美德;遵守公德是尊重别人,更是爱护自己。同时要努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成绩,努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尊重 美德 独立 自信 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而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影响孩子终身的教育。孩子犹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纸,让这张白纸成为名画,是每个家庭共同的同标和期待。如何在这张纸上添加色彩,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简单的事。我们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和孩子人生共同成长中的一些事情及做法为例,就如何陪伴孩子走好人生之路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别人,是人与人相处的法宝,也是一种美德。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全家都宠爱,思想上的放任,使孩子容易骄横跋扈;物质上的优越,使孩子养尊处优,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孩子,比如:告诉孩子,老师讲课时,要注意认真听讲;同学发言时,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站着和别人说话,眼睛要看着对方;和长辈交谈时,不要乱晃乱抖身体;遇到有人故去,不要兴高采烈;别人办喜事时,不要说不吉利的话,等等。毕竟孩子尚小,心智不够成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需要我们家长的时刻提醒和引导。随风潜让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尊重他人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常在小学周围看到,每到上学的时间,一些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背着书包送孩子;放学时,一些孩子从学校一出来,习惯性地把书包扔给爷爷奶奶,却没有一句感激的话。家庭过多的溺爱,使大多数孩子缺了爱心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告诉孩子,在家里要帮家长干力所能及的活,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有一次,我的孩子给他外婆打电话,由于老人腿脚不利落,又着急接电话,一下子跌倒住进了医院,孩子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外婆,留下了自责的泪水。我就因势利导教育他,以后再和姥姥通话,第一遍铃响了挂一下,给姥姥足够的时间,第二遍再通话,这样姥姥就不会因为腿脚不好跌倒了。此后,儿子就养成了第二遍铃声响后跟老人通话的习惯。小事大爱,都说孩子心粗,而事实上是我们家长教育不到位的结果。
三、遵守社会公德就是爱护自己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说,一家人去动物园游玩,妻子由于不遵守公共道德被老虎咬伤致死的事件,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随心所欲,任意所为,往往是会付出惨重代价的。所以我常叮嘱儿子,比如:在公交车上要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群;去公同游玩,不要乱丢垃圾,应该放在垃圾桶里,不要践踏公园里的花草,排队不要插队等等。过马路时,要懂得宁等三分钟,不抢一秒钟的规矩。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商场,过路口时遇红灯,但此路段人烟稀少,儿子兴奋地喊:妈妈,一个人也没有,我们快过去吧。我告诉他:不可以,即使没有一辆车,我们也要耐心等绿灯亮了再通过。遵守公德是尊重别人,更是爱护自己。尽管学校都开设公德教育的课程,但我更相信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家长的行动中感悟,远胜于下万遍的说教。
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在相信孩子有自立能力的同時,也要让孩子明白他是可以自立的。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我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学校接他,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不得不教会儿子自己做公交车回家。记得在儿子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让孩子自己坐车回家,心里七上八下,非常担心害怕,一怕孩子自己坐车不安全,二怕孩子坐过了站。千叮咛万嘱咐在孩子衣兜里放了10元钱,坐车需要3元,如果坐过了站,还可以坐车返回。我告诉孩子,如果顺顺利利到家,剩下的钱就给他做奖励啦。当我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时,儿子正开心地看动画片,我一下子拥抱了他,感觉我的儿子长大了。其实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只是因为父母的溺爱,剥夺了本应属于他们的独立自立能力。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鼓励他们、相信他们,适当让孩子吃点苦,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不起风吹雨打。放开孩子的小手,让他们像小鹰一样搏击长空,尽早适应社会,对他们的成长将会大有裨益。
五、通过鼓励赞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内心和精神的鼓励,有时并不需要拿什么东西米奖励,只要给他一点言语鼓励或是一个肯定的拥抱,他就能感受到父母有多么信任他。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会对他说:“别泄气,妈妈相信你一定行,全力支持你。”当孩子有了进步时,我总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你真棒!妈妈为你骄傲。”调皮的儿子难免也有犯错的时候,当看到他红着小脸,低着头对我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错了。”我心中的怒火也就炯消云散了。“没关系,妈妈也有做错的时候,改过就好。”当然鼓励也不是一味地夸奖孩子,更重要的是学会审时度势,分析情形采取不同的方式,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以忘年交朋友的方式和孩子接触有助于消除心理隔阂,作为家长,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多带孩子去野外走走。大自然是美的,春有百花开,夏有鸣蝉声,秋有圆月明,冬有雪花飘——大自然的美景会对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也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而共同的心境和语言,可以使长幼的距离一下子消失。儿子总把我做他的忠实听众,每天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开心事拿来和我分享。当然和我分享最多的就是儿子的烦恼事。比如和同学的小矛盾、小误会啦,临桌的小女生小气啦,彤彤又喜欢别人不和他玩了,等等。每每这时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并认真教导他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交朋友。直到现在儿子已经长大,可我仍然既是儿子的母亲又是儿子的朋友。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融洽的亲情关系,有助于孩子敞开心扉,打开心结,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互补和延伸,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就更需要我们家长协助老师的工作。例如:每天我都会督促儿子完成家庭作业,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对孩子不懂的地方,主动引导他独立思考。能否正确对待孩子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也是衡量父母自身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是成绩控,对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相当敏感。对考试分数低的孩子,轻则训斥惩罚,重则拳脚相加,有的家长还会用上补习班的方法去一味地追赶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导致孩子厌学。我们家长应懂得考试成绩并不是孩子的全部,而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例如:从考试中了解孩子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发现不足,补习疏漏,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争取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有收获。先育人后成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健全的心智,一个乐观向上的性格,拥有一份爱心、同情心才是最重要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形成的优势永远高于成绩的获得。
由此可见,教育的真正作用是完善自己,对孩子如此,对家长亦然。孩子会慢慢大,父母会慢慢变老,对孩子的教育,只要你存在一天,那么教育就永远相伴。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每个家长的坚持与付出,才会真正的达到预期效果。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付出和改变自己,将整个人生参与进去。
教育孩子还是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人父母者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多付出些实际的行动,让家庭充满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