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中年人赡养老人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29张静任妮娜彭乐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年人影响因素

张静 任妮娜 彭乐

【摘 要】目的:了解承德市区中年人赡养老人的方式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承德市社区中符合标准的中年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家庭养老为赡养老人的首选方式,文化水平、职业、兄弟姐妹数目对于选择赡养老人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中年人十分重视老人的医疗保健,但对于老人的精神需求有所忽视。结论:目前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亟待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关键词】中年人;赡养方式;影响因素;精神慰藉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据承德政府网发布的信息,截止2016年承德市人口为353.18万,65岁以上老年人为36.45万人,占总人口的10.32%[1]。老年人口规模的飞速发展使得承德市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以往研究多是针对老年群体进行调查,忽略了子女的情况,因此本文从中年人角度出发,研究子女赡养老人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承德市社区中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45~64岁,家中有长辈,思维清晰,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在本市居住1年及以上,知情同意且积极配合。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包括一般社会学信息、所赡养老人的基本情况、赡养方式及对于老人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方面的关注。

1.2.2 资料收集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发放、回收、检查问卷,对于不合格的问卷现场完善。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0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年人赡养老人方式

家庭养老占70.3%,机构养老占5.4%,自理养老占23.4%,社区养老占0.9%。

2.2 影响中年人赡养老人方式的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水平、职业、兄弟姐妹数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中年人对所赡养老人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的关注 93.7%的中年人十分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而45%很少陪父母聊天,46%很少给父母买礼物,一半以上不经常带父母旅游,有较大比例的中年人不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或给予看望。

3 讨论

3.1 赡养方式 受我国传统家庭观念影响,家庭养老仍居首位,其次为自理养老。这体现了居民养老观念的转变及中年人开始注重老人的空间和自由。同时,身体状况良好、可以独立生活、有稳定经济来源的老人也倾向于自理养老[2]。

3.2 影响赡养方式的单因素分析

3.2.1 文化水平 不同文化水平的中年人在选择赡养方式时有差异,可能是因对赡养老人的理解程度不同。据王殿玺等人研究发现,文化水平较低者更倾向于家庭养老,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更倾向于社会化养老,赡养方式更加多元化[3]。

3.2.2 职业 对于工作时间较固定的中年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而工作时间相对不固定的中年人多依赖养老机构。

3.2.3 兄弟姐妹的数目 张琪在对北京市养老方式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子女个数会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4]。中年人的兄弟姐妹数目越多,人均养老压力越小,越倾向于家庭养老,老年人可以从子女身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资源[2]。而相对于独生子女,其经济收入总量有限,对老人的需求关注减少[5],其父母更早的步入“空巢”阶段,同时由于老年人想要减轻子女的负担,许多中年人不得不选择自理养老的赡养方式[6]。

3.3 医疗保健 大部分中年人十分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健康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上的不便与需求[7],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患慢性病的种类也是影响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6,8]。

3.4 精神慰藉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中年人在对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老人在丰衣足食的同时整天郁郁寡欢。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看出,这是较高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结果。随着家庭规模向小型化發展,加上当前老人与子女共居向分居的转变,空巢、核心家庭日益增多[9],这导致中年人无暇顾及老人的精神需求,致使老人更容易出现孤独抑郁等表现,而这些不良情绪是缩短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10]。

4 小结

中年人赡养老人的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其次为自理养老。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年人的文化水平、职业及兄弟姐妹个数。为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中年人应在关注老人医疗保健的同时多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社区养老在承德地区还尚未普及,相应设施也不完善,政府应加快社区养老建设,积极宣传社会养老的相关政策,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以更好的解决养老需求。

参考文献

承德政府网.人口及构成http://www.chengde.gov.cn/zjcd/2009-05/25/content_22984.htm

班晓娜,马一涵.城市居民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基于辽宁省地区的调查.[J].社会福利,2017,(8):51-55

王殿玺,胡婧.北京市居民社会化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7(4):25-31.

张琪,张栋.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102-106

夏辛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分析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94-4496

朱火云,魏丹.我国养老方式选择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6):46-55

郝艳萍,王娟.广州市青中年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70-73

赵雅宜,丁亚萍等.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能力状况及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3):163-166

蒲新微,王宇超.家庭结构变迁下居民的养老预期及养老方式偏好研究[J].人口学刊,2016,38(4):60-66

穆光宁.论和谐老龄化[N].光明日报,2007-04-03

猜你喜欢

中年人影响因素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学会赞赏自己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清洁工具
广告
野蛮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