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29储节旺刘青青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7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

储节旺 刘青青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显性和隐形阅读需求,论文以合肥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数字阅读行为进行深入挖掘,采用扎根理论和AHP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是用户特征、心理感知、用户需求、产品因素和外部环境,其中心理感知和外部环境是其关键因素。最后,从数字阅读载体建设、数字阅读场所服务建设和数字阅读内容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数字阅读行为 阅读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AHP

分类号 G252.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7.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elderlys explicit and invisible reading needs, this paper takes Hefei elderl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arries on the deep excavation to its digital reading behavior.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grounded theory and AHP method, it explor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gital reading behavior of the elderly, which are user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user needs, product facto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factor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digital reading carrier construction, digital reading place service construction and digital reading content construction.

Keywords Digital reading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ading. Grounded theory. AHP .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明确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活动”连续四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由此可见国家领导对阅读的高度重视[1]。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我们主要阅读方式之一。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从2008年的24.5%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68.2%,其中手机阅读和网络阅读已经占据主体,另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50岁及以上的人群数字化阅读的比例2014年为7.4%、2015年提高到了8.6%、2016年提高到了12.1%,这说明我国数字阅读群体也逐渐趋于老年化[2]。

1 我国老年人数字阅读的现状

纵观近几年的国民阅读情况,虽然老年人使用数字阅读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却发现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杨文彧[2]通过数据测量、因子分析和多元阶层回归分析对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高学历老年人数字读物接触率、数字阅读时间长偏低,出现学历倒挂现象等问题;肖雪[3]在《国内外老年人数字阅读进行了研究述评》中提到老年人会遇到网页加载的等待时间长,屏幕布局分散、不合理,图标和拆连接难以查看和阅读等问题;王继颖[4]在《让老年人读者享用数字阅读-杨浦区图书馆主体馆为例》 中提到老年人能够使用的数字资源有限、公共环境有待提高、缺少宣传工作等问题;沈丽丽、张靓娟[5]在《探究中国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数字阅读创新服务》 中指出公共图书馆不够重视老年人数字阅读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内容不够多样化以及与老年人缺乏互动等。综上所述,目前老年人数字阅读存在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数字阅读载体有待改进、公共数字阅读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合肥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开放式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相关主题,在系统分析和归纳原始定性材料后,使其概念化和范畴化,建立起各概念和范畴之间的关系,形成理论框架[6]。这一过程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后再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具体的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图见图1。

2.2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合肥市(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巢湖市)62位老人用户,通过一对一访问,了解合肥市老年人关于数字阅读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看待数字阅读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经过科学地分析和整理,最终得到30位具有代表性的有效用户.并把他们的基本信息列出(见表1)。

3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本文首先将30份有效的访谈记录进行梳理,然后随机从中选择24份进行编码分析,最后剩余6份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是否有新的主类属与类属出现。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又称开放式登录,是一种以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和数据分类的过程[8]。本文将访谈者按照顺序编号,每条用于编码的数据用代号an(n为阿拉伯数字)进行系统表示,对应的概念化数据也用对应的代号an表示,然后An表示将概念化数据不断分析比较后组合起来的类属[9]。(简化了概念)通过这样的方法步骤,本文最终得到270个初始概念和12个类属(如表2所示)。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又称关联式登录,此步骤是将在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众多不同等级、不同类型、深层次关系尚不明确的类属进一步分析比较,以此厘清各类属之间的关联性,并调整归类,使类属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主类属的过程[10]。本文通过12个类属的主轴编码,形成了5个主类属(见表3所示)。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又称为选择性登录,是在主轴编码之后所进行的编码。该步骤对主轴编码得出的主类属再次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调试,从中得到概括性强、能够统领许多相关类属的核心类属[10]。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上述5个主类属都影响着合肥市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意愿。因此,在确定核心范畴过程中,将“合肥市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意愿”确定为核心范畴,而把用户特征、心理感知、用户需求、产品因素和外部环境作为影响合肥市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因素。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是指在补充新鲜资料的情况下,研究分析结果不再出现新的主类属和类属,它是扎根理论停止采样的标准[11]。本研究对预留的6位访谈者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未发现新的主类属与类属出现。因此,可以认为上述理论模型是饱和的。

4 合肥市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

4.1 用户特征

用户特征主要包括数字阅读能力、经济状况和职业因素。在访问过程中,有些合肥老年人自我效能感高,他们认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心态年轻,认为自己的数字阅读能力比较强,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门事件,他们都可以很快通过手机微博、微信或者电脑搜索了解,甚至有些合肥老年人表示自己愿意每天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看手机APP推送的有用信息。他们也表示在阅读时会遇到诸如字体和行距比较小、画面不清晰、网页比较暗、声音小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质量,降低了阅读速度,甚至有些老年人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内容混淆的状况。

4.2 心理感知

心理感知主要包括满意度和好奇感。满足感是指用户在数字阅读媒介后,其感受到需求程度和实际获得服务匹配的心理感受。据统计采访62位合肥老年人中,50位被采访者对数字阅读行为的满意度表示一般,12位被采访者对数字阅读的满意度表示很好。

4.3 用户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一部分合肥市老年人表示数字阅读行为是为了打发时间,消磨时光;有些老年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伴离去,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他们表示很愿意接触数字阅读物,因为这些电子产品能够提供有声和动画内容,让自己感到不再那么孤单;有些老年人因为自身的兴趣爱好,喜欢使用电子产品阅读。

4.4 产品因素

产品因素主要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环保属性。在采访过程中,合肥市老年人进行数字阅读的主要载体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台式或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感知有用性是指用户使用数字阅读产品后感知到该产品对自身有益,例如a13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微信推送的健康新闻,觉得特别实用。产品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使用数字阅读产品后感知到该产品方便使用,例如a3认为用手机阅读比较方便,而且可以把有用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里;a8用女儿买给她/他的Ipad专门看新闻视频,冬天还拿在床上躺着看,使用很灵活。环保属性是指数字阅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破坏性小,例如a1认为比较喜欢电子阅读是因为它比较环保,不浪费资源。

4.5 外部環境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合肥市老年人中有30%的数字阅读行为并不是自己主观意愿,更是一种从众心理或者是受“数字阅读推广”宣传的影响,他们原本并不了解数字阅读概念以及操作流程,通过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或者在公共场所所见所闻有了一定的了解才开始使用。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年人对合肥市公共数字阅读场所的服务建设不太满意,例如a6认为太远了,年纪大了出行不方便,而且还有很多地方公共阅读场所不知道;a30作为一个盲人,对数字阅读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每当到盲人阅览室,感觉到里面的硬件条件不齐全,管理不到位,很多时候盲人区的座位都被健全的阅读人给霸占了;a27认为公共数字阅读场所,阅读的手续办理特别麻烦,而且遇到不懂的问题询问工作人员,他们的态度并不好。

5 基于AHP法的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要素权重赋值

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首先提出AHP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首先将复杂的问题中所包含的各因素通过划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然后根据某些判断标准对每一层中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赋予定量化的度量,并依据数学方法推算出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与调整[12]。

5.1 建立层次关系结构

通过以上两种科学系统的数据编码分析和描述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合肥市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结构图,如图4所示。

5.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环节,现在要比较n个因子X={x1,x2,,,,,,,xn}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Saaty等人建议可以采用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的办法,并且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见表4)。本次研究我们采用众数法来构造判断矩阵,限于篇幅,本文直接给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准则层M的判断矩阵为M,,指标层A的判断矩阵为A,,指标层B的判断矩阵为B,,指标层C的判断矩阵为C,,指标层D的判断矩阵为D,。

5.3 指标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3.1 指标层次单排序

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5.3.2 指标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检验系数进行检验。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

(2)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n=1,2…9,Saaty给出了RI的值,如表5所示:

(3)计算一致性比例CR=CI/RI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时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对上述判断矩阵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6-表10所示。

由表6-表10可知五个判断矩阵的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可判断矩阵有效,特征向量可用,既可作为指标的权重向量。

5.4 指标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4.1 指标层次总排序

指标层次总排序是指对得出的指标单层次权重结果根据权系数合成原理进行适当组合,最终计算出最底层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值[13]。具体结果如表11所示。

5.4.2 指标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对指标层次总排序作一致性检验,依据 ,一级指标权重及相应的二级指标单排序CI、RI如表12所示[13]。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指标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5.5 结果分析

从指标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用户特征A所占比重为0.1312,心理感知B所占比重为0.4490,产品因素C所占比重为0.0973,外部环境D所占比重为0.3225。这说明除了老年人用户需求以外,心理感知对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外部环境。从指标层次总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B2(好奇感)、D3(周围人的影响)、A3(职业因素)所占的比重较高,分别是0.3742、0.2303、0.0763;然而C1(感知有用性)所占的比重最低为0.0125,其次是A1(数字阅读能力)占比重为0.0144,A2(经济状况)占比重为0.0405。总体上说明影响合肥市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心理感知和外部环境。

6 讨论与展望

通过计算上述相关指标层中各因素影响比率,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适应“全民阅读”的新趋势,应重视老年人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为他们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基于此,本文从数字阅读载体建设、数字阅读场所服务建设和数字阅读内容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6.1 改进老年人需求的数字阅读产品

数字阅读载体的广泛普及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老年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改进。

(1)信息导入:在界面设计中尽量使用简单、易于操作的图标,按照老年人习惯用语来命名使其快速找到所需要的阅读“入口”。

(2)页面查阅:在界面设计时尽量减少内容分层,避免老年人在阅读时翻页、跳转层级等来增加他们的阅读负担。

(3)图标设计:图标在页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两个图标之间至少相距2毫米、触屏上的按钮对角至少达到9.6毫米、需要被鼠标点击的互动元素对角至少达到11毫米等。

(4)文字设计:尽量使用大字体,太小的字体使老年人阅读更费劲,汉字高度应适中,宽度/高度为2:3或1:1,数字高度适中,宽度/高度为7:10或9:10,文字间隙应合理适中,通常为字符宽度的10%-50%。

(5)色彩设计:在文字的图底设计中,避免使用鮮亮的颜色,例如:蓝色,黄色、红色等,让老年人感觉刺眼,尽量用白底黑字、黑底白字作为背景来缓解他们的视觉疲劳。

(6)图像设计:调整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利用画面有声化、画面扩大化、有声输入、有声网页阅读、视频音频等软件对网页布局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最好的阅读体验。

6.2 完善数字阅读场所设施建设

为了给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详实关于公共数字阅读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内容,例如日本图书馆在制定的《公立图书馆设置及运营方面的期望标准》第二章第四条规定:为了充实面向高龄人群的服务,除了配备供高龄人士使用的设施之外,还应配备并充实大字本资料以及放大读书器等器材,同时与相关机构和团体进行合作,致力于提供图书馆使用帮助、当面朗读以及送书上门等图书馆服务项目等[14]。其中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公共图书馆借鉴与学习。

(2)公共阅读场所应增加服务设施,提供一些有声读物,大字阅读器、无障碍数字图书馆、触摸读报机、触摸一体机等,另外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并参与其中。图书馆可组织开办读书会、数字阅读讲座、网络知识讲座、电子阅读使用培训、老年人计算机培训、老年公益讲座等。对于那些喜欢户外旅行但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实现的老年人,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直播视频,让他们体验网上旅游;同时可以建立社会化阅读服务互联网保障体系,对老年人而言可以减少他们来回奔波的频率,不受图书馆开、闭馆以及节假日的限制,对图书馆而言,既增加了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利用率,又节约了人力成本[15]。

(3)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老年人遇到的问题要耐心讲解,态度谦和,富有同情心和关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位老年人。

6.3 加强数字阅读内容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数字阅读的需要,本文建议应丰富数字阅读内容,如在政治历史电子书籍中多增加国内外的英雄人物传记、历史知识;在健康生活方面多推送老年人健康医疗保健知识,包括常见的疾病、如何提高老年人免疫力、如何改善亚健康等微信文章;在经济法律频道中可以专门开设老年理财、老年抚养法规、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等栏目;在文学艺术方面多开发一些老年人喜爱的声乐、舞蹈、戏曲和小品、摄影、旅行、棋艺APP来打发他们的业余时间,通过直播视频来一对一烹饪教学、园艺技能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EB/OL].[2017-04-02].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16040.

杨文彧.上海市高学历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肖雪.国内外老年人数字阅读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4(8):139-146.

王继颖.让老年读者享用数字阅读:以杨浦区图书馆主题馆为例[C]//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委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5年研討会会议论文集(三).2015:4.

沈丽丽,张靓娟.中国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数字阅读创新服务:基于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7):181-184.

DENSCOMBE M.The good research guide:for small scale social research projects[M].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

PANDIT N R .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The Qualitative Report,1996,2(4):1-20.

STRAUSS A, CORBIN 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M].吴芝仪,廖梅花,译.台北: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106,150.

汤志伟,龚泽鹏,韩啸.基于扎根理论的政府网站公众持续使用意向研究[J].情报杂志,2016(5):180-187.

CHARMAZ K.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nd theory construction[C]//SMELSER J N,BALTES B P.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Amsterdam:Pergamon,2002:6396-6399.

李燕萍,郭玮,黄霞.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科研研究,2009(11):1689-1690.

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高孟立,吴俊杰.基于AHP法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驱动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5-9.

于琦.中日图书馆法规比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陈琦.老龄社会的图书馆阅读需求与服务保障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1):113-115.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阿里巴巴品牌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