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鸣九的菜园子风光

2018-09-29王蒙

博览群书 2018年9期
关键词:卞之琳博导学者

王蒙

柳鸣九的大名早已贯耳。他是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是研究法国包括欧洲文化思想的学者,他的视野宽阔。我对他的学术成就有一知半解,更有相当高的敬意。记得在一个场合与他同处,一些学友纷纷被披上了教授、博导的光环,而对他的介绍是他的多少位学生担当了教授与博导。而今有幸蒙他厚爱,读到他的《种自我的园子》清样,他的文学,他的思想,他的语言,笔力深沉与宅心仁厚,仍然给了阅读者以新的冲击,以佩服与享受,以快乐与叹息,以感动与心花的放而不怒。

单单一看名单,他所写的人,就够你焚香敛容敬慕一番的了。马寅初、梁宗岱、冯至、朱光潜、李健吾、钱锺书、闻家驷、卞之琳、何西来、吕同六,还有西蒙娜·德·波伏娃等,都是我辈远闻大名、未能近观的当代大家。除了鸣九,谁还能这样切近与体贴、捉摸与把握、善意与理解地,有时又是含泪含笑地描写他们呢?而且是栩栩如生,摹写着他们的音容笑貌,问切着他们灵魂的甘苦潮汐。谢谢鸣九,为我们留下了一组大师的剪影,一个时代的高端知识分子的群体风貌。

鸣九不是靠写大人物为自己拔份儿,他不咋乎,不张扬,也没有摆出宣示判词的架势,更没有所谓作家散文的酸溜溜与扭捏态。他多年来与这些学者共事,从大背景入手,从小细节下笔,写出了他所尊敬的长辈与同事在大时代小环境中的人性表现,记了时代,记了人生,记了外表,记了心曲,记了极其平常却是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观察细微而敏锐,他的笔力游刃而有余,有直抒,有曲致,有简评,有感悟。点到深处,恰在关节 ,读来你实在放不下。

他写冯至,本着从系主任到所长的三十年接触,描写了这个学界泰斗日常学术与政治运动中的姿态,还有他本人对这位学术领导的揣摩与感受,整体印象是一个“沉”字:“沉默”“沉郁”“沉稳”“高大实沉”,是“端坐于学术宫殿之中的庙堂人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识人的角度。对朱光潜的描写令人深思。朱先生是一位以“毅”和“勤”为“突出的精神品质”的大学者,“矜持、肃穆、有尊严”,对学术的专注严谨和在学术研究上的坚持,与在被批判时的妥协甚至自我否定的态度,相反相成,构成了不同的人生侧面。可以见出,鸣九对人对时对事,心存同情厚道,他的推导与揣测之语,并不是跟风妄言,也不廉价地搞什么“今是而昨非”。他把共事三十多年的老领导卞之琳定位于“精神贵族”,兼具“党员”“专家”“领导”“雅士”几种特质,从走路、交往、一句评语,加之学术上的严格要求、偶然走神的意态到“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典型的前辈知识分子的做派,也看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学者们的不同风姿。

鸣九是长期浸濡于“翰林院”的学者,是游走于中法大师之间的学界专家,著作甚丰,但这并没有使他的脾性稍离地气。他对市井人情的眷恋和情致,自然感人。他深情地描写父亲辛劳克已,以厨艺挣钱培养儿子们“做读书人”;他难以忘怀地记述英年早逝的儿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傻事”、奇事;他童心未泯地回忆孙女“小蛮女”的趣事种种;他对并非血亲然而养育留学的“另一个孙女”晶晶也充满着长辈的爱意和自豪。

鸣九终究是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文化人,自称“欧化的土人”,他坚决地、踏踏实实地做着柳鸣九自己,学问再大,文章再好,他不出洋相霸相装相高相和多情相,虽然他早生了华发。他不光生活习惯谈笑举止都是中国范儿,笔法和情感更是中国式的。

他自称要种好自己的菜园子当中计有“亲情篇”“翰林院内外篇”“巴黎名士印象篇”“老门房告示篇”“演辞篇”“人文观察篇”“巴黎之行足迹”“文友交谊篇”“自我篇”等,这是他种植的一行行鲜活的蔬菜,鸣九记人记事,把自己也摆进去,看得深但不冷峻,拎得清但不刻薄,对笔下人物的处境有共鸣,对他们的心境有探求,对他们的评价有理解有体恤。在鸣九识人论事的文字风景中,我们也看到了他自己的内心风景——丰富而又善良,體贴而又关怀,好奇而又多思,尤其难得的是他的笃诚与朴实。

(作者系作家,著名文化学者。)

猜你喜欢

卞之琳博导学者
发“福”字
“断章”背后的故事
画与理
卞之琳的苦恋
2017年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入选人员名单发布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程门立雪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大学者
我的博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