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的世界大同理想

2018-09-29沈祖炜

世纪 2018年5期
关键词:博爱霸道孙中山

沈祖炜

孙中山先生对世界大同的理想颇为执着。他的大同思想融汇中西,贯通古今,超然于时代局限,对于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也有启迪意义。

在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时代,列强肆虐,落后挨打,这是世界秩序的常态。若要改变中国命运,唯有从自强入手。孙中山举起反对清朝帝制的革命大旗,此乃振兴中华之第一步。革命以后的中国如何同世界相处,也是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孙中山在戎马倥偬之际,未曾停息过对于人类社会往何处去这种宏大问题的思考,他在宣传自己的革命理想时,从没忘记对于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注。无论是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还是在而后反对袁世凯、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他都注重分析世界上国与国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他广泛联络英美日俄等国同情中国革命的力量,谋求中国革命能够获得国际上的尊重和帮助,并展示了共建和谐的世界新秩序的美好愿望。

正因为孙中山经常谈论重大问题,有人不无贬意地将其称为“孙大炮”,认为他口出大言,不切实际。其实,孙中山与他同时代的衮衮诸公相比,确是卓然超群的。相比于只看眼前,不思未来;只谋一域,不知万国的一般政客和官僚,孙中山目光远大,思想深邃,其境界有霄壤之别。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到南方巡视。5月11日,广州孙氏宗族为他举办了宗族恳亲欢迎会。就在这个孙氏宗族内部表达亲情的场合,孙中山却深刻阐述了家国、民族的世界大同理念。他说:“自人民繁衍,而姓氏生,姓氏生,而家族之见重,由是家族以起。”“合无数之家族而即成为国家。今者民国成立,政尚共和,汉、满、蒙、回、藏而成一家,亦尤是一族,将来再为推广,连亚洲而联络之,岂我一族而已哉!”可见,在孙中山的观念里,从家到国,再到世界,乃是逐级放大和延伸的。传统的修齐治平观念中的天下,也就是现代人所认识的世界。内圣而外王,先处理好自己内部的事情,然后才可能推广到全世界。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本来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理想境界,可是在孙中山看来,他的三民主义不仅同这个理想一脉相承,也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以及法国革命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遥相呼应,不过他更加强调:“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为了讲清革命的道理,他特意多次阐述三民主义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显然,孙中山刻意将这些古今中外美好的东西糅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大同理想。

孙中山以博爱的精神来设想中国革命的前途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他的大同理想是以人性道德的标准为基础的。他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人类自从区别于动物,就要借助于部落、国家作为“互助之体”,来促进互助。而要真正形成互助的局面,须要提倡人们的“博爱”精神,因为“博爱”就是为他人做贡献,为他人谋幸福。这种“博爱”,是大爱而非小爱,为公爱而非私爱,超越亲情,泽惠众生。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使他的学说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

孙中山认为,首先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然后才有能力促进世界大同。他曾经驳斥西方某些人的“黄祸论”,指出中国的富强只会给世界带来“黄福”,绝非“黄祸”。为了阐述世界和平的宗旨,他竭力辨析中国文化主张的“王道”与西方列强崇尚的“霸道”之间的区别。孙中山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行“王道”、反“霸道”的儒家“仁政”思想作了新的诠释。他尖锐地揭示,世界列强所走的路,都是灭人国家的侵略之路。强权政治、战争讹诈、经济压迫都是赤裸裸的“霸道”。他期盼,“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今日我们在没有发达之先,立定扶倾济弱的志愿,将来到了强盛时候,想到今日身受过了列强政治经济压迫痛苦,将来弱小民族如果也受这种痛苦,我们便要把那些帝国主义来消灭,那才算是治国平天下”。

“世界大同”是人类发展的至善境界,当然这一崇高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凝心聚力、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如今世界,已非昔日可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感受到了“环球同此凉热”。零和博弈不再是天条,冷战思维不得人心。尋求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追求的战略目标。此时此刻,我们纪念孙中山,确实可以从他的世界大同理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博爱霸道孙中山
孙中山的绰号
猫归谁
Civilization
还书
博爱之歌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孙中山彰显气度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