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语文学习评价摭谈

2018-09-29徐德兵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

徐德兵

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功利性太强,对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考核大多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正确与否,对于学生的思考方向与思维方式却缺乏了必要的关注。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为此,教师应该优化语文评价策略,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彰显出语文学科的特色。

一、转变评价观念,倡导多元评价

觀念是行动的先导,首先,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这是实施评价改革的根本问题。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促进教师行为的有效跟进。为了建构良好的教师素质,评价者应转变评价观念,积极倡导多元评价,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多视角、多方向、多层面地去认识并分析问题。

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场朗诵比赛活动,先为他们示范朗读,提醒其注意停顿节奏和情感起伏,并播放名家朗诵录音,配上多媒体丰富多彩的画面,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视听效果。接着要求学生分组朗读和主动上台朗读,让他们学生对其的表现做出评价,体现同伴互评的理念。此外,在教师进行总评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同伴和教师的评价进行点评,不能单方面听取某一方的意见,而应该多元进行,才能体现出语文学习评价的多元化,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模式。

从宏观角度上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应当根据当地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条件而确定。从中观角度看,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状况、生源的不同而变化。从微观上看,应该针对每位教师的特点,规划不同的评价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二、重视评价主体,学会求同存异

语文学习评价主体应由学校、家庭、社会组成,学校内部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组成,不同阶层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应对教师进行科学而恰当的评价,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全面发展。

以评价主体教师为例。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自身应当以身作则,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科学评价做好基础。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方式,采用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方式去教学,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身体上或言语上的肯定,同时恰当的指出不足,提醒学生改正。比如写作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文后,一一拿给自己检查。对于写作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将作文张贴于学习之角上,起到示范的作用。对于写作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的作文收集起来,在课下对其一一指导,而不是当堂批评他们的错误,使学生产生不合理的自我效能感,自卑加剧。最后,教师也要在每堂课教学完成后积极进行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评价,取得不断的进步。

除此之外,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当让教师自己去选择评价者,以促进双方和谐的进行评价行为,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够严格的要求并完善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起终身发展的理念,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真正落实核心素养。

三、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必备的能力和品格。语文素养在语言实践和活动中逐渐积累,在真实的语境中反应出来。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评价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课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参考教案的基础上,教师应依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去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乐于接纳;2.教学过程中积极询问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让他们主动与文本进行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3.善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发展语文核心素养;4.多组织课外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此外,为了培养具有语文核心素养的人才,教师应当把握好语文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把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立足于教师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感受,真正培养出具有终身发展品质的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使发展性评价不仅可以引领教师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视阈下语文学习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的主体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评价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