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的分析
2018-09-28魏延国
魏延国
目前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得人心,随着素质教育活动逐渐深入,小学数学的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形成了对立。有部分教育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小学生的,而竞赛活动是对应少数学生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小学又是需要他实基础的阶段,因此不可以举办面向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这个观点有失偏颇。
一、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
毋庸置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及时转变是正确的道路,这是提高整个民族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任何事情不能偏激,太左太右都不行。大家熟知,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比拼,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谁掌握了世界先进科技,谁就能在历史舞台上站稳脚跟,拥有未来世界。中共中央国院文件中指出:“国力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其中各类人才指的就是具有个性发展的创新专业人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中坚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提倡全民教育提高的同时,培育创新专业人才,鼓励与支持领头羊、一马当先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竞赛教育提倡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给学生教育平等的机会,个性发展培养专业创新人才,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
二、小学竞赛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数学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培根语录: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技发展。时代进步,迫切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数学素养必不可少,小学数学的竞赛活动起到了积极推动数学素养的提升。
1.数学竞赛具有很强的根本性
一般来说,基本的竞赛范围不超过“教学纲要”,内容以教科书里面星号问题为主,让那些“吃不饱饭”的同学通过竞赛方式掌握知识,延伸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数学竞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和特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很多学生表现出惊人的智慧,探索、寻求知识的愿望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在解决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里,逐步解决难题,揭露困惑的神秘面纱,发现科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3.数学竞赛增强了竞争意识
世界是个竞争舞台,未来的社会就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从小开始灌输竞争的思想,使得竞争意识随着学生成长同步进行。曾经心理学家托伦斯做过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验,即在竞争条件下学生的思维在灵活性、流畅性及清晰性方面都比非竞争条件下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优势。而竞赛活动就是一种竞争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向上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饶、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
4.数学竞赛发掘学生的潜力
数学能力是小学生在各个学科里首先能够凸显出来的一种能力。数学竞赛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舞台,不拘泥于课本,不捆绑思维定势,鼓励创新,培养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不断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使天资优异的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开发。
正因为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有着如此教育的特殊性,从开展以來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深受社会各界人士重视。
三、数学竞赛是数学教学体系重要环节
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结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该体系包含:数学课、数学课程、兴趣课程、数学竞赛。由低到高,从基本到高深,形成金字塔架构。在这个结构中,基础固然重要,但专业同样不可或缺,它们都具有法律教学内容和时间,适应学生的教学需要。兴趣课程及数学竞赛既不能脱离课堂教学内容,更不能独树一帜;不能偏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更不能盲目的市场化,缺失竞赛活动的实际意义。
结束语
总之,通过数学竞赛活动不仅挖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还能使数学能力充分得到锻炼,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刺激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