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隶书探微
2018-09-28胡社文
胡社文
摘要:清代的书法家许多致力于隶书的研究创作,一度出现了“隶书中兴”现象。王时敏的隶书书法实践在清初汉隶复兴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王时敏;隶书;风格;取法
中图分类号:K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87-01
明末清初,擅长隶书的书家逐渐增多,对汉代隶书进行学习与研究,对唐代以后的隶书在技法上进行拨乱反正,书坛一时出现“隶书中兴”之况。王时敏诸体皆善,尤擅隶书,是这批书家中的佼佼者,因其显赫的地位和独特的书法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并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王时敏隶书书法的风格
王时敏存世的隶书作品不算太多,多以对联或长轴的形式出现,风格较为统一。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隶书陶渊明诗轴》与广东省博物馆藏《隶书五律诗轴》风格十分类似,虽然都以圆笔为主,中锋行笔,但是他在书写《隶书五律诗轴》时过于强调起收笔,在入纸和转折处形成明显的痕迹,与楷书一拓直下的切笔十分相像。且这两幅作品的字形都偏长,有楷书结体的影子存在,应是王时敏隶书中较为早期的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的《隶书陶渊明诗轴》较前幅作品有一定变化,整体风格端庄方正,用笔圆润丰满,沉着扎实,这一点足以窥见王时敏加大了对于汉隶的吸收和学习,书写时起笔、转折处的做作痕迹已明显消失,并减少了竖向笔画的弯曲程度,较之前有明显改观。从结体上来说,该作与典型的东汉成熟隶书相比字形还是偏长,虽然已经具有隶书典型的波挑,但舒展程度不够,略显拘谨。同时这幅书作中的短横、中横十分平直而无变化,可见王时敏在学习汉隶的同时还是没有摆脱唐代隶书的影响。
王时敏的隶书作品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隶书老境仙书五言联》可以说是他隶书中的佳作,款署为“倪高士句”“王時敏”,钤印有“王时敏印”“西庐老人”。该作仅仅十字,但足有101.8cm长,可见王时敏也十分擅长写榜书大字。此幅对联气势古朴雄浑,唐隶气息已逐渐减退,汉隶面貌初见端倪。他在这幅作品中摆脱了之前用笔的束缚,提按顿挫并不明显,起笔藏锋,中断饱满,收笔处方圆结合,自然而不露痕迹,是典型的篆籀笔法。其字形虽然还是偏于长方,但是已经摆脱了前期的拘谨和做作,结体舒展自然,恰当好处;其波挑虽然还没有左右舒展,但是中宫已不再拥挤,收敛的波挑将气息聚集在每字内部,充满张力。同时在章法上王时敏也有所改进,将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略微拉大,模仿汉碑的排列方式,更具古意。
《隶书唐李憕七言诗轴》是王时敏1678年、86岁高龄时所作,应属于他最晚时期的作品,据款署“戊午春仲,写于古期轩中。西庐老人王时敏”可作判断。此作在布局上,字距紧,行距宽,显得很特别,或是王时敏一种大胆尝试。观其用笔、用墨不拘一格,不似时人光洁的台阁体,墨枯笔拙,大胆运用飞白,苍芜之气,跃然纸上,而落款数字铁画银钩,圆润饱满,与正文浑然一体,真可谓“人书俱老”。
二、王时敏隶书书法的取法
观王氏书法,以《受禅碑》和《夏承碑》为主要的取法对象。他在《跋文寿承隶书古诗十九首》中写到:“八分自汉魏以降,流入于唐,姿态虽浓,骨力渐弱,至明文氏父子,始力追古法,其体格悉师《受禅碑》,而韵致过之。”可见王时敏已经明确地意识到唐隶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唐隶空有姿态而无骨力,而文徵明父子的隶书能够以《受禅碑》为师,遵从古法。后在《跋孙汉阳隶书千字文》中他更加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吾昊自文太史父子并工隶书,古法兼饶天趣,秀逸绝伦,华亭孙汉阳继起,更以苍劲取姿,名满海内,并称八分之杰,虽两家风格稍殊,要皆原本《受禅》、《夏承碑》,故能穷微极造,凌跨唐宋,后遂寥寥嗣响。”王时敏多次提到《受禅碑》和《夏承碑》,可见其审美思想与这二碑相互契合,追求的是古法天趣,质朴自然。所以在书法实践中,他一方面吸收借鉴了《受禅碑》和《夏承碑》字形方整,气度雍容,豪迈大气的风格特征,笔法上多存篆籀笔意,骨气洞达,神采飞扬,端庄稳重有庙堂之气。同时,又能够别出心裁,自出新意。王氏曾在章法上也进行过尝试,部分作品改汉隶中字距舒朗、行距紧密的特点,在书写中刻意使字与字排列紧密,行距加大,这一特点给人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形式美感,这种章法安排在前代的隶书中是非常少见的,是王时敏晚年隶书的创新。
清初,康熙皇帝好书,尤喜董书,使董书风靡天下,在这种背景下,曾经得到董氏亲授的王时敏在书法上却没有完全以董为师,而把目光投向汉代隶书碑刻,并用毕生的精力去研习。加上考据学,金石学的兴盛,清代碑學书法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前朝的姿态登上书法史的舞台,开始逐渐以壮美之气替代帖学秀美之风,并成为清朝书学的主流之风。所以说王时敏的碑学思想开创书法历史的舞台上之先河,引领着书学有识之士不断研究创新,对后人书法学习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