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

2018-09-28李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绿地全域景观设计

李琼

摘要:随着大家对全域旅游这个名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对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更有利于以旅促农、以农促旅,农业、生态与旅游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关键词:全域旅游;城乡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33-02

目前,区域统筹规划设计,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在一些地区开始流行。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覆盖全域的特色景观设计理念,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通过全域旅游规划格局的建立,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闲,以旅促农、以农促旅,打造特色城乡景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城乡统筹下的全域旅游

城乡旅游联动统筹发展,以城带乡,城乡协调互动、良性循环,是城乡统筹下的全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旅游还是以观光为主,传统景区、己发展成熟的城市为主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眼中的新宠则是原生态旅游资源,传统景区一枝独秀旅游格局逐步被打破,打造特色独具城乡联动统筹下的全域旅游,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传统旅游资源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旅游需求,风景名胜传统自然和人文资源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地方特色产业、,城乡景观设计,也成为旅游发展依托的重要资源,城乡统筹下的全域旅游的大开发格局有利于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最具附加值的产业,通过旅游业的催化,城乡统筹各业融合,可以有效的融合一、二、三等产业,打破产业界限,促进现代化转型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提高旅游整体效益,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城乡统筹下的全域旅游,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就业率,还有利于带动区域产业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业强大,资金流、人流、物流等资源就会逐渐丰富,能为农村带来难以企及的发展优势,人才建设上提供有力保障。“美丽中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赋予旅游业的新使命。特色城乡景观设计,更有利于推进“美丽中国之旅”,在发展上的耦合统筹,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的机遇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顶层设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中央有关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各地地方政府对于全域旅游,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创造浓郁的发展氛围,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可以说,在新常态下,给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些省份将旅游强省作为国民经济战略发展目标,加速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打造人民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城乡景观设计规模逐年扩大,将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一些地市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全域旅游写入其中,以地方重大旅游项目为龙头,注重区域城乡景观设计,最终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许多省份的重要城市都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不仅拉近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有助于优化客源结构,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全域旅游战略提出时间不长,一些地区对于全域旅游发展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在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上,一些地方思想依旧停留在景区景点开发上,旅游部门工作的旧思想中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没能深入理解全域旅游发展现实需求。同时,在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上,一些地区过于在全域旅游上下功夫,对于旅游业本质特征认识不清,过于贪大求全,忽视了游客的体验满足,对全域旅游核心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一些地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统筹机制不通畅,全域旅游缺少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还处在各自为政局面,大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发展力量显得明显不足,整体推进和错位发展还不够。

另外,道路交通规划考虑不周到,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尚未建设游客集散中心也是一个主要问题,一旦进入高峰旅游季节,重点景区交通通达性较差,满足不了游客的移动要求。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旅游设施规模小、档次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去旅游服务能力,影响了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景区发展水平较低,也是影响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以品牌景区为核心,着力打造精品特色城乡景观,发展综合性的旅游产业链。

三、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思路

(一)抓重点提高环境品位,保持良好景观视线

城乡景观设计,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大环境,考虑城市建设景观背景作用,以便于能够抓重点提高环境品位,注入文化内涵,抓好重点景观设计,保持良好的景观视线,为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城乡景观设计,在设计时要使景观视线通透,考虑行人与车辆不同视线变化,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展示城市美感。绿化设计充分利用大效果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大量应用具有香味及彩叶的木本植物,努力打造景观人工群落,选择植物造景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从立地的基础条件出发,尽量选择绿化效果良好的景观树种,注重生态效应,形成层次感。

另外,景观设计材料要与其它造景元素协调统一。设计构思注重植物的多样性与适地性,植物景观固地制宜,创造具有良好生态效益景观设计。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利用环境资源,结合绿地分布现状,努力打造“生态环保”这一世纪主题,使绿地的点、线、面突出,风景亮丽气派,点、线、面绿地相融一体,“统一求变化、变化之中求统一,全景抓重点,简洁大体有花色”,从效果出发,有机组合观叶植物带、观花植物带,适当点缀球类植物,力求简洁、有韵律,加强城乡景观线条的流畅感。

(二)道路绿地如点面,内外景致相衬托

绿化景观主要绿地,以自然配植的手法进行设计,多层次立体配植各种花木,使视线通透,形成简洁丰富的绿地景观。如果说绿化带是“线”,绿带和背景绿带将车道分隔,那么绿地就是“点”和“面”,绿地设计以大片草坪为基调,以自然式植物为前景,适当配置一些具有明显特色的观花观叶花木,四季花色均具,在绿树掩映之中,能够有效增强绿化效果,植物景观更有利于满足整体设计要求。在进行大道绿化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与建立大道绿地生态,揉合自然景观,有关内涵注重生物的多样性组成,做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相互映,以便于城乡景观设计成为一个较完整生态体系,内外景致相衬托,远近景点相辉映,高低错落、起伏有致,道路绿化衔接、协调,内外景致有机统一、和谐。作为城乡景观设计的重点,人行景观步道设计,可以以石材为主,采用自然石材铺设地面,适当布置如休息石凳、座椅等休息设施,植物配植以疏朗、通透、色彩丰富、多層次为原则,园建小品协调,营造一种强烈的自然美感。旅游观景设计既要满足绿化功能,更要满足生态功能。道路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相辅相承,互相配合、地势有起有伏的原则,以便于实现地形景观空间和谐、优美,富有韵律感,充满现代感,内外景致有机统一、和谐,以增强景观设计绿化效果。

四、结语

全域旅游之特色城乡景观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自然优先,植物搭配与布局合理,以便于充分发挥景观属性与生态功能,充分利用景观设计,改造与保护并举,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使得绿化与景观的设计可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景观与功能统筹兼顾,多样与统一有效结合,以彰显特色风貌,发挥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绿地全域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走进绿地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