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中年级学生爱上阅读
2018-09-28白雪
白雪
教育部最新公布:从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然开启,“得语文者得天下。”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我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何使中年级的学生爱上阅读,其关键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内驱力,从“要我读书”变成“我要读书”。二是教会学生从读书中获得快乐的方法。三创设浓郁读书氛围,令书香四溢。
一、读什么书——帮助学生选择书籍
从中年级儿童的阅读特点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量增加,速度提高,阅读兴趣更加宽泛。皮亚杰理论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开始有自我意识,但心智尚不成熟,理性世界未形成,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投其所好——根据兴趣,爱我所爱
此时的孩子天生爱幻想,喜欢探索。因此,从题材看,节奏明快,富有刺激、神秘和创造性的童话类、科学类、传记类最受学生欢迎。从题目看,“如何做”、“为什么”之类标题的读本最能吸引孩子眼球。从内容看,对描写过去历史、遥远的地方或未来生活情景等未知的读物尤为感兴趣。
2偶像效应——结合课文,名篇连读
推荐的读物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尽可能从读物的内容、形式,写法、背景、作者等方面和课内阅读取得某些联系。通过开展比较阅读、整体阅读、拓展阅读等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面。
对于名家名篇,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系列文章。例如,中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有描写小动物的练习。围绕“如何能把动物写得引人入胜?”这一问题,我顺势推荐了动物大王沈石溪,当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读完了《狼王梦》《最后一头战象》等书后,我又趁热打铁,开展 “我心中的动物大王” 评选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擅长动物描写的作家书籍并进行推荐评选。
3榜样引领——课标推荐,师生共读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按照不同学段,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少儿书目。有一些读物,从题目上看可能并不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老师作为领袖,其态度喜好对学生影响深远。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亦师亦友分享交流,会显著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二、怎么读书——关注差异,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由于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中年级学生在阅读兴趣和能力方面开始逐渐显现差异。有些学生已经开始享受阅读。有的还在阅读门外徘徊。因此,关注差异,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尤为重要的。
1潜心默读。中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常用汉字,独立阅读时间增长,注意力更持久,希望阅读时不被打扰。而默读是利用视覺感知文本,重在思考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品味。默读能力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小声默读——无声默读——快速默读,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有层次指导。
2涂鸦批注。这个时期的学生喜欢在笔记本上随意涂鸦写作。顺应其心理特点,刚好鼓励学生边读边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
对文章的疑问、联想、感受、评价、补充等都可以用简短的词句批注在旁边。也可以用喜欢的符号圈圈画画:优美的短语、精彩对话、拟人句、比喻句、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顶真、排比、对偶等)、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
3自主探索。当小学生步入中年级后,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增强,喜欢自主探索。阅读是读者、编者和文本的对话。作者自身经历、创作背景……和文章有着直接关系。遇到疑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或工具书自主查阅资料,也是一条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例如:《早发白帝城》一文,如果不了解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就无法真正体会作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心情。
再比如: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的童话《笋芽儿》,描写了南方常见植物——笋芽儿的成长经历。“为什么小笋芽儿一听到春雨姑姑和雷公公的呼唤,就不顾妈妈的劝阻和自己内心的恐惧,非要破土而出呢?”“小笋芽儿和雨水有什么关系?”……如果不了解“笋芽儿遇雨会快速生长”这一自然成长背景条件,就无法真正体会笋芽儿的急切心情。
三、书香四溢——创设浓郁读书氛围
阅读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阅读,把读书当做一种自我展现的手段的习惯。“居必择邻,交必良友”,创设浓厚的读书环境,营造书香氛围,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定时多样读
每天利用晨读或中午的20分钟,作为学生课外读书专用时间。读书形式可以多样:师生同读,同学推荐读、分小组读、和家长亲子阅读……不断创新玩法,让阅读不再是有压力的事情,而是令孩子们充满期待的趣事。
2比赛展成果
随着成长,中年级孩子已经能逐渐把自己与他人加以区分,克服自我中心,开始有了自己择友的意向,乐于表达分享,注重同伴的意见和评价。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舞台,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一是“讲故事”比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主题性阅读,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参加比赛,如“童话故事”、“大自然故事”、“神话故事”等。
可以利用“喜马拉雅”等APP软件,鼓励孩子们上传讲音频,教师及时点赞并留言夸奖,也鼓励同学们互相点赞评价,最终通过评选,授予一批荣誉称号,如“最感人故事大王”“声音最美故事大王”……此年龄段的孩子仰慕英雄,渴望赞赏。老师和同伴的赞扬和鼓励会大大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
二是“古诗擂台”比赛。在教室里悬挂古诗词条幅,每天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教学生吟通古诗。还有“成语接龙”比赛、“通读小品文”比赛等。试想我们让孩子每天背首小诗,读一篇短文,记一条成语.日积月累下来收获该有多少呢?
当学生每天操着稚嫩的童音,吟诵着那些世代传诵的文化精品,我相信这些努力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作文时会引用“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更是终生受用不尽的文化财富。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里说,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了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坚信,这些用课外书“泡”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语文素养,必然会沉积出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