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多样促体验行为内化保安全
2018-09-28张珺
张珺
【教材分析】
《上学路上》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的第4课,本课旨在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环境和方式,清楚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形成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的意识;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和关怀带来的快乐,学会感恩。教材呈现“不同的上学路”“这样安全吗”“上学路上的温暖”“交通信号要知道”四个栏目。安全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将“不同的上学路”和“上学路上的温暖”作为第一课时内容,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生活经历,唤醒学生的快乐体验,再现上学路上的感人瞬间,学会感恩;将“这样安全吗”和“交通信号要知道”这两个指向安全教育的栏目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清楚上学路上须遵守的交通规则,难点是发现上学路上常见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自护意识。
从课前调查和观察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在上学路上会遇到不少安全隐患,但认识较为模糊。虽然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经知道关于红绿灯和过马路的交通规则,也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愿,但普遍由家长接送学生上学的现实,使他们独自判断、实践的机会不多,所以在交通安全认知和实践能力上存在差距。针对一年级学生對周围环境充满好奇,爱探究,爱表达,但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课堂上主动倾听时间不长的特点,教师需要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促进其道德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观察与课堂交流,回忆上学路上常见的安全隐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生活实践能力。
2.通过安全小课堂,了解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形成安全自护的意识。
3.通过游戏“猜猜交通信号”“学做小交警”“玩交通安全飞行棋”,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规则,激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多维发现安全隐患,唤醒真实生活经验
(一)聊天导入,明确方向
师:上节课,大家已经知道上学的方式和线路是多种多样的,“安全上学”是共同的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找找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学习平平安安上学的方法(出示课题“上学路上”)。
(二)发现隐患,引发归因
请学生按照上学的方式组成研究小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由此回忆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上学路上的不安全行为,交流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
1.步行上学。
学生的发现有:边走边看书、在道路上追逐、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在河边玩耍等。
教师出示在马路上奔跑和在池塘边玩耍的图片,请学生交流这些行为有什么危险,怎么做才是安全的行为。
2.乘坐自行车上学。
学生的发现有:脚被卷进轮子、从车上摔下来等。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手和脚摆放的正确位置,并请学生示范。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
学生的发现有:在车上打闹、急刹车摔倒等。
教师播放微课“安全小课堂”,了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小常识,掌握安全小秘诀。
(三)诵读儿歌,总结提升
师:小朋友发现了那么多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我们一起来读读“上学安全儿歌”吧。时刻提醒自己远离危险,注意安全,才能平平安安进校园(板书:牢记安全行为)。
(设计意图:按照上学的方式组成的研究小组,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和关注点,更容易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真实、典型的安全问题,也更容易在交流中进行归因。教师通过看图片、做示范、学微课、诵儿歌等学习方式,引发学生对常见安全隐患的深度思考,辨识上学路上的安全行为,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多感认知学信号,感受遵守交规意义
(一)辨识信号,了解作用
请学生找一找下图中的交通信号,并思考这些信号表示什么指示。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司机按喇叭就是在提醒小心避让车辆。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铁路道口栏杆放下,红灯亮起,表示火车来了,行人止步,请耐心等待。交通信号的作用是科学分配道路上车辆、行人的通行权,保证车辆和行人有秩序地顺利通行,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板书:认识交通信号)。
(二)拓展认知,指导行为
师:生活中的交通信号可多了,在我们学校周围就有不少。你见过以下交通信号标志吗?它表示什么?
(三)角色体验,学以致用
1.观看微课“安全过马路”,学习在交通信号帮助下过马路的方法。
2.做“小交警”的游戏,用交通信号指挥小朋友安全上学。
认一认:出示小交警的交通信号标志——注意危险、红绿灯、禁止通行等。
演一演:学生分角色扮演小交警和上学的小朋友,按照小交警出示的交通信号演示上学。
评一评:他们分别做得怎么样?
练一练:四人小组轮流分角色体验。
(四)板书小结,明确意义
师:小朋友不仅要认识交通信号,还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懂安全、讲文明的小学生(板书: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辨识上学路上常见的交通信号,明白交通信号是通过声音、信号灯、标志、标线、交通警察的指挥来发挥作用。通过收集补充学校周边的交通信号,指导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创设“小交警”角色体验活动,意在从实践层面来理解交通信号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成就感,明白遵守交通规则也是文明素养的表现。)
三、游戏体验增乐趣,内化交通安全意识
(一)出示游戏规则,激发参与兴趣
教师出示交通安全飞行棋游戏要求:(1)读一读游戏规则;(2)玩一玩交通安全飞行棋;(3)补充设计与安全有关的游戏规则。通过示范玩,引导学生掌握游戏规则,并创造性地联系生活,提出新规则。
(二)全员参与活动,内化安全意识
四人小组一起玩交通安全飞行棋。
(设计意图: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学习活动手册,采用玩交通安全飞行棋的活动形式,将学生已学的安全知识融入其中,创设了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从而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该活动消除了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在游戏中巩固、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果,拓展知识,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安全意识。)
四、儿歌总结促延伸,回顾丰富学习成果
(一)说一说,梳理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二)读一读,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知道了正确的安全行为,还认识了交通信号。只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平平安安进校园,才能成为快乐健康文明的小学生(板书“平平安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交通安全儿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梳理课堂学习的重点,了解学生学习收获有助于教师真实地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通过儿歌识记的方式传递交通信号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懂得并牢记上学路上交通安全的要点。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师将安全上学延伸到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安全上学是成为快乐健康的小学生的前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内容、配图到版式都有明显变化,强调学习方式向多样化转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现成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亲身参与的思维活动,是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本课时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小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凸显教材设计的初衷,增强教学的适切度,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科学合理地组织多样的学习方式成为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由此也成为本课的设计理念。
一、借助信息技术,提认知趣味
微课直观、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可以起到对传统学习方式补充的效果。本课时教学中教师精选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过马路”的微课,把需要学生识记、了解的坐公交车和过马路的知识和技能生动化,既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时空限制,精练了学习内容,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体验课堂的乐趣与价值。
二、分组多维探究,促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方法必须做到突出主题,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按照上学方式进行分组探究,有利于学生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产生共鸣,深化对不安全行为危险性的认识和感受,提高安全自护的意识。在学生交流发现的安全隐患时,教师把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上学行为中发现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从而提升安全意识。教师还采用正确的行为示范、诵读儿歌等学习方式吸引学生聆听发言,解决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共性问题,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关注与思考。
三、巧用游戏活动,促行为内化
“活动化”是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教学中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参与愿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构建。游戏活动能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以满足,认知和能力得以发展。“学做小交警”和“玩交通安全飛行棋”的活动,将有关交通规则的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安全知识在玩耍中得以巩固、得以应用,转化为低年级学生的亲历习得,学生由此体验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愉悦,内化正确的交通安全行为,促进其知行统一,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育人和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使命,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深入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巧用多样学习方式,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创设各种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主动质疑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