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猎鹰者,露点肉很关键
2018-09-28苗庆显
苗庆显
比数据本身更有价值的是对数据的解读,数据只揭示现象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并不提供因果关系。
这几年,市场调研公司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淡出了。
以前不少企业喜欢“先做个市调”:寻找一个市场机会,验证一个产品概念或者方案可行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如今,传统的市调被“大数据”和“试错”替代了很多,通过简单的网络爬虫就可以抓取海量的市场数据。信息如此之快,一些更有行动力的企业则广泛采用“试错”,以往做传统调研的周期,试错的结果就出来了。
传统的调研一直是备受质疑的,国外的乔帮主、国内的宗庆后老爷子,都是死硬“反市调”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逻辑是,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便知道也不一定会告诉你,即便告诉你也不一定是真的,即便是真的也不能代表判断事物的所有维度……
记者: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
农民:可以!
记者:如果你有一百万元,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不愿意。
记者:为什么?
农民: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这个老梗,用来形容传统市调还是有点贴切的。
如果这些换成“大数据”就会好吗?大数据的样本量更大、更翔实,也不容易有主观色彩,看上去更美好些。
然而,大数据会告诉你:看《芳华》的比看《战狼2》的观众更喜欢喝热饮。觉得莫名其妙吗?再看一个大数据就明白了,看《芳华》的人比看《战狼2》的人更喜欢穿羽绒服。
市调和大数据有价值吗?当然有,非常有!它们能展示形形色色的消費行为,能显示不同现象之间或紧密或松散、或真或假的联系,有时还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是,比数据本身更有价值的是对数据的解读,数据只揭示现象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并不提供因果关系:公鸡叫,太阳会出来,但太阳并不是公鸡叫出来的。
探索因果关系是我们找寻最有效解决方案的根本方法。
当年策划雅客V9的时候,我们曾做过一个市调,其中一条看似乌龙的信息,对决策的影响超过那份上百页报告中的所有其他信息和数据:
超过30%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吃过维生素糖果,并且大部分言之凿凿地声称吃的是“阿尔卑斯”的维生素糖果。而真实的状况是,当时的市场上仅有一个叫“二宝”的维生素糖果,且仅在上海的小部分零售系统销售,阿尔卑斯压根儿就没有生产过维生素糖果。显然消费者对自己的实际消费状况产生了误判。
而正是这个“乌龙信息”让我们知道,“维生素糖果”品类虽未在市场中存在,但已经在消费者认知中形成,这成了V9定位的关键依据。
目前的市场现状是,获取数据越来越容易,而对数据进行正确的解读却越来越难。
以前,人们是被“饲养”的,官方、媒体、知识阶层输出什么信息,大众就得到什么信息。
大众又被各种人口统计学参数进行着分类——年龄、性别、收入、工作、地域,这让我们的行为变得容易预判:该读什么样的书、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在什么地点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基于怎么样的原因购买。
我们不用去探索深层次的因果关系,仅仅把一些现象进行归纳或者推己及人就可以得出结论。
就在十年前,国内企业开发新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去国外看产品,看到某产品在国外市场很好,自己感觉也不错,而国内还是空白,立即就引进国内或者自己开发—个类似产品投放国内市场。成功率非常高。从传统产品到互联网产品,这样的例子都非常多。
然而近些年,这种类似方法已经很难成功了。
因为,消费者的行为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运行轨道:消费行为是由消费者接受的信息内容和接受方式决定的,而信息和提供方式发生了变化,一切也都发生变化。
对信息的无限贪婪是人的本性,在信息和提供方式都有限的年代,消费行为容易被预判。营销人像是一个捕鱼者,根据鱼的成群特性、游动规律、季节等属性,撒下香饵,张开大网,一网一网地捕上来。
而信息变得无限多之后,消费者进化了,他们变得十分擅长使用搜索,以图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即便这样,信息仍然无穷无尽,我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目标性寻找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多:
我们开始主动搜索信息,我们习惯于一下输入两个以上的关键词,我们更加容易找到自己认同的信息而屏蔽不一样的观点,我们更加容易找到跟自己看法一致的人而鄙视另外一部分人。
但同时我们的耐心却越来越少:
一个优秀的长视频,被一段段切成四分钟左右,才能在网上被更多人观看,我们很容易从一个自己爱看的内容跳到另一个爱看的内容,我们看一篇文章只看一个标题就迅速一拉到底,我们的微信收藏夹里收藏了大量的“有时间好好看看”的内容。
我们从以往的被“饲喂信息”者,变成信息的主动猎食者,并且对于猎取到的信息很难全盘消化,而是掠取其中一点。我们从成群结队的鱼,变成了掠食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