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角蛋白18与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2018-09-28朱礼尧冯伟广刘兴祥陆卫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肝细胞纤维化肝脏

周 建, 朱礼尧, 冯伟广, 刘兴祥, 陆卫平

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1.肝病科; 2.检验科,江苏 淮安 223002;3.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相关的肝源性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1],而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又可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增生[2]和组织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3],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WIECKOWSKA等[4]首次在对与IR密切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研究中发现,NAFLD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 CK18)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K18水平与合并T2DM的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住院及门诊110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HC合并T2DM者32例(CHC+T2DM组),非合并T2DM的CHC者78例(CHC组)。CHC诊断符合2015年中华医学会推荐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5],入选标准:(1)抗-HCV阳性>6个月,HCV RNA>1.0×103IU/ml;(2)排除其他嗜肝病毒(如甲、乙、丁及戊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嗜酒、使用肝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及代谢性肝病等;(3)初治患者且无抗病毒治疗史。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标准[6]:(1)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随机血糖>11.1 mmol/L;(2)排除糖皮质激素、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高血糖。研究方案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 人体学指标检测: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等人体学指标,计算各组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m)2]。

1.2.2 血清学指标检测:收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后留取血清标本备检相关项目(离心半径17 cm,转速4000 r/min,离心3 min)。血常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以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即HOMA-IR=FINS(mIU/L)×FPG(mmol/L)/22.5;CK18-M30采用ELISA法测定;HCV 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CV基因型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

1.2.3 无创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1)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采用TE,通过测量患者肝脏硬度值(LSM)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参照WHO于2014年发布的《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治管理规范》[7],将显著肝纤维化的LSM临界值定为7~8.5 Kpa,肝硬化的LSM临界值定为11~14 Kpa。由同一名专职医师进行测量,并出具统一的诊断报告。(2)APRI评分:APRI评分为AST和血小板(PLT)的比率指数,计算公式:[(AST/ULN)×100/PLT(109/L),ULN为正常值上限],计算两组患者分值。若成人APRI评分>2分,预示已经发生肝硬化[8]。

1.2.4 脂肪肝诊断:采用腹部B超检查。具备以下三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9]:(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声强于肾脏;(2)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由同一名专职医师进行检查,并出具统一的诊断报告。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人体学指标、脂代谢、肝功能、脂肪肝所占比例、HCVRNA载量及HCV基因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所占的比例、腰围(WC)、BMI、脂代谢指标、肝功能、脂肪肝所占比例、HCV R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HC+T2DM组患者中HCV基因1b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FINS、HOMA-IR、CK18-M30水平、APRI评分及LSM比较血清FINS、HOMA-IR、CK18-M30、APRI评分及LSM比较,CHC+T2DM组显著高于C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CHC+T2DM组患者HOMA-IR、血清CK18-M30水平、APRI评分及LSM间相关性分析CHC+T2DM组患者HOMA-IR与APRI评分、LSM及血清CK18-M30水平均呈正相关(r=0.91、0.84、0.71,P=0.00,见图1)。血清CK18-M30水平与APRI评分及LSM也呈正相关(r=0.89、0.76,P=0.00,见图2)。

3 讨论

表1 两组患者人体学指标、脂代谢、肝功能所占比例、HCV RNA载量及HCV基因型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body composition, lipid metabolism, liver function, fatty liver HCV RNA load and HCV genotype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FINS、HOMA-IR、CK18-M30水平、APRI评分及LSM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serum FINS, HOMA-IR, CK18-M30 levels, APRI scores and LSM in two groups

图1 CHC+T2DM组患者HOMA-IR与APRI、LSM及CK18-M30相关性分析Fig 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HOMA-IR and APRI, LSM and CK18-M30 in patients in CHC+T2DM group

图2 CHC+T2DM组患者CK18-M30与APRI、LSM相关性分析Fig 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K18-M30 and APRI, LSM of patients in CHC+T2DM group

CK18是肝细胞骨架中间丝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为保护肝细胞免受机械性和非机械性压力,以维持肝细胞的正常结构。当肝细胞凋亡程序启动后,CK18主要被半胱天冬酶-3分解成能够被M30抗体识别的片段,并被释放入血;而当肝细胞坏死或自噬时,CK18不被半胱天冬酶-3分解,而是以能够被M65抗体识别的完整片段释放入血。因此,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CK18分解片段的含量,可以预测肝细胞凋亡的程度[10-11]。有研究[12]表明,在慢性肝脏疾病病程中,肝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为凋亡。但PAPATHEODORIDIS等[13]在对CHC和NAFLD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肝脏发生炎症后,肝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血清中CK18及其分解片段水平升高。表明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肝细胞坏死和凋亡是并存的,炎症状态导致的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增多,可促进肝细胞凋亡[14]。

CHC患者易致IR继而引发糖尿病,尤其是基因1b型感染者,这主要与HCV核心蛋白能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减少,继而下调PI3、Akt的活性,导致IRS-1 /PI3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受损有关[15-16],本研究中合并T2DM的CHC患者中以基因1b型者居多,与相关研究一致。IR既可造成促炎因子,如TNF-α表达增加[17],促进肝细胞凋亡,又可促进CHC患者肝脏纤维化进展[18]。上述PAPATHEODORIDIS等[13]研究中还发现,轻度肝损伤CHC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升高并不明显。而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均为轻度肝损伤,但CHC+T2DM组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显著高于CHC组患者。经过进一步观察发现,CHC+T2DM组患者IR水平、LSM值及APRI评分均显著高于CHC组,而两组患者血清脂代谢指标及脂肪肝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清CK18-M30水平与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无明显相关性,而可能与IR及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JAZWINSKI等[19]对267例CHC初治患者血清CK18水平与进展性肝纤维化、肝脂肪变的相关性研究后发现,CHC患者血清CK18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肝脂肪变无相关性,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然而,本研究在对CHC+T2DM组患者血清HOMA-IR、APRI评分、LSM及 CK18-M30水平相关性分析后发现,CHC合并T2DM患者HOMA-IR与APRI评分、LSM及血清CK18-M30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CK18-M30水平与APRI评分及LSM也呈正相关。提示CHC合并T2DM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既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也可以反映机体IR水平。

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观察的病例偏少,难以确定血清CK18反映肝纤维化和IR程度的阈值,同时缺乏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对照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够准确。但综合目前相关研究,CK18-M30可能是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一项良好的血清学指标。

猜你喜欢

肝细胞纤维化肝脏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加州鲈肝脏养护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