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感三层”学理的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实践研究(上)
2018-09-28高峰
高 峰
本话题从本区域开展的歌唱教学抽样调研开始: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区中小学歌唱(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促进教师进一步研读教材,探究歌唱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师歌唱教学的指导能力,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和素养,笔者开展了一次全区班级歌唱教学抽样调研。从15所学校的五年级中各选1个常态教学班级进行调研,调研内容:表现领域的歌唱内容—教师自选一首本学期需要教唱的合唱曲,调研形式:调研员现场录像并带回录像进行评价。评价总分为10分,具体评价标准为:
1.精神面貌(1分):学生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常态教学班级人数,无特殊原因请假学生。(对照班级名册,有学生无故缺席,少1人扣0.1分)
2.是否合唱(1分):是合唱得1分,不是合唱不得分。
3.唱谱能力(1分):歌谱演唱准确无误。
4.演唱准确(2分):音准、节奏准确,配合默契。
5.演唱音质(2分):吐字清楚,发音准确;音质、音色美,音色富有变化;声音统一,声部间配合好,整体和谐。
6.歌曲处理(1分):在演唱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面对歌曲有恰当的处理。
7.表现力(1分):能大胆、自信地歌唱,投入感情、有适当的表情。
8.整体效果(1分):具有韵律感、风格感,艺术总体的完整性及感染力强。
9.描述性语言评价:根据演唱表现综合评价。
调研结果为:
表1
从上表看,达到A等级的学校只有3所,仅占总数的20%;处于最后两个等级的学校共有4所,约占总数的26.7%;有8所学校位于中间地带,约占总数的53.3%,总体情况不甚理想。评价标准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音乐要素的体现,那音乐要素与歌唱教学有何关联呢?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音乐课堂教学,尤其是歌唱教学,学生音乐(歌唱)能力的形成依然不容乐观。通过小学阶段六年的音乐学习,学生依然难以形成较好的音乐能力和素养,尤其是歌唱能力和素养。以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这四大音乐要素为例,学生无论在认知层面还是能力层面的达成度都不甚理想,这说明日常教学的低效。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鉴于调研结果,笔者又整理了近三年的听课笔记。在总计300余节课中,发现出现类似问题的课有近150节,约占总数的50%。这其中包含了由于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方面的教学不清晰、不到位、不深入,导致学生音乐能力不能得到循环往复的螺旋式提升。
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在歌唱教学中疏于对音乐要素进行持续而深入的挖掘和培养。在音乐要素中,与歌唱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与音色感,这“四感”的培养是乐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最终歌唱教学的优质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四感”好了,乐感也就好了。那么,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四感”呢?笔者在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所著《如何听懂音乐》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该书认为,人们听音乐有三个层次,即感官层次、表达层次和纯音乐层次。感官层次是最基础的听音乐层次;表达层次是要将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纯音乐层次是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音乐存在于音符本身和对音符的处理当中。借鉴到中小学歌唱教学中来,笔者将其理解为无意识体验、有意识表达、与音乐本体建立联系这样三个层次。那么,这就为歌唱教学的“四感”培养找到了理论依据。
一、重构:基于“四感三层”学理的理论构想
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与音色感这四感需要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体验、理解和内化,通过感官层次的各种感官刺激,提升到表达层次的多种感官表达,进而追求与音乐本体建立联系的纯音乐层次。如下图:
图1
在小学阶段,我们面向的学生都是从感官层次开始体验和学习音乐的,而歌唱教学又不可能是单一的元素教学,都是各要素综合运用的教学,因此,笔者提出多感官体验的歌唱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下感知、体验和表现音乐。围绕“四感”培养开展多感官体验的歌唱教学,需要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音乐要素、学习序列、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用下图来说明。
图2
上图体现的是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基于“四感”培养、“三层”解构的学理构想,以听觉为基础,通过多种感官的亲身体验参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循环往复中逐步形成音乐能力,产生音乐联觉,并最终形成较好的歌唱素养乃至音乐素养的过程。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和音乐学习所得的综合素质。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在《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或实践),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也可这样来表述,艺术性的音乐制作和专业的音乐聆听涉及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就是音乐素养。”①如果将音乐素养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那么歌唱素养应属于音乐表现能力的范畴。当然,真正的歌唱素养也应该包括音乐理解、音乐创造和文化理解等综合因素。
二、实践:基于“四感三层”学理的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实践探索
音乐是听觉艺术,教学中应把握“以听为基础”的原则。歌唱教学对于学生耳朵的要求很高,要有辨别声音色彩和质量的能力,同时在合唱中要在听清楚他人声音的基础上合理地唱出自己的声音,并与之相融合。而要唱好歌首先必须学会用耳朵听音乐,音乐学习的一切根源是听觉,只有建立在听觉基础之上的音乐学习,才是真正的音乐学习。歌唱教学是小学阶段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无论是最初的唱游课,还是现在的歌唱课,歌唱教学都是小学阶段分量占比最重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歌唱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音乐教学质量的优劣。
多感官体验的歌唱教学本着“音乐教学从音乐本源出发”的理念,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甚至嗅觉等,让学生以现有的感性音乐经验为基础,全身心地去感受、参与、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进而产生内心音乐联觉。总的来说,“多感官体验教学”可概括为两点:其一是“多感官体验”的“教”;其二是“多感官体验”的“学”。多感官体验教学要以学生现有的感性音乐经验为基础,以感性音乐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以内心音乐联觉为重要的音乐能力,将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途径。
笔者依据“四感三层”学理在全区开展主题为“童颜童声童心,入声入情入心—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试图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带领学生多感官地体验音乐,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能力,发展学生多感官表现音乐的能力,促进学生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达成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目标。其中,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音乐课,体现了“四感三层”的学理,遵循了歌唱教学的规律,打通了多感官体验的教学路径,实现了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当下,音乐教学总体上遵循“整体→局部→整体”,以及“体验→探索→体验”的教学程序和规律。在实践中,笔者提炼了多感官体验歌唱教学的基本路径,即“整体感知,多感官体验→局部探索,多层次展开→多元综合,全方位表现”的教学过程。
图3
(一)整体感知,多感官体验
整体感知,是指听完一首音乐作品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音乐的整体领悟,是欣赏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音乐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欣赏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音乐知识、技能和乐感,对音乐进行宏观的理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整体感知是基于音乐体验需要完整性的理念而提出的。笔者主张在音乐(歌唱)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对音乐形象有整体的认知与把握,这对音乐教学特别是歌唱教学有着十分可贵的应用价值。同时,使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很多值得应用的时机,也有很多具体运用的方式方法。
1.节奏切入,循环叠加
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每首歌曲都有固定的节拍和最基本的节奏型。围绕歌曲的节拍和节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恒拍和基本节奏型的反复体验,循环叠加,让学生初步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为进入后续的歌唱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案例1 《一只鸟仔》
教师带领学生以走恒拍的方式进入教室。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合着音乐继续走恒拍,并以四小节为单位,在最后一拍加入拍手“”。学生完整体验三遍歌曲之后,教师出示新的节奏型“”,接着围绕该节奏型进行逐步叠加,循环往复地开展教学。
① 教师拍击节奏型;
② 学生个体拍击节奏型;
③ 教师引导学生用身体乐器拍击节奏型:“谁能用自己的身体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学生跺脚、响舌、拍腿等;
④ 教师对学生编创的动作进行组合:踏步→拍腿→叉腰→拍肩→响舌;
⑤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加入伴唱→合音乐进行→集体合音乐;
⑥ 请两个学生演示面对面→分组练习→内圈外圈练习→流动合音乐;
⑦ 集体展示,教师加入其中。
案例2 《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师带领学生走恒拍进入教室。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节奏熟悉、体验歌曲。
② 合音乐恒拍走自己的空间;
③ 继续走恒拍,听到鼓声停住脚步(教师加入鼓声);
④ 继续走恒拍,教师提问:“听到几次鼓声,鼓声的节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① 学生跟随教师念节奏、拍节奏;
② 教师引导学生拍节奏:拍腿(男生),拍手(女生);
③ 教师带领学生合音乐走恒拍、拍节奏型;
④ 教师带领学生合音乐走恒拍,学生自主运用身体乐器拍击节奏型;
⑤ 学生围坐,手拍击恒拍依次传递,教师按节奏击鼓,学生听辨鼓声变化(强弱);
⑥ 根据鼓声,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男生或女生的鼓声音色,从而引出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对话。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均以完整的歌曲为载体,通过节拍(恒拍)和基本节奏型的感知体验,用拍手、拍腿、拍肩等声势律动以及念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同时通过动手、动脚和动脑等方式,全身心地感受音乐,综合、即兴式地体验音乐。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围绕节奏、力度、速度等感性质素,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土风舞》《我们大家跳起来》《西风的话》等。
2.旋律切入,比较聆听
旋律是音乐的重要要素,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序列,并按一定的音高、时值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进行的单声部。在节奏的基础上进行旋律的体验,是歌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3 《我们大家跳起来》
在整体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教师抓住乐句特点开展教学。
① 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全曲并提问:“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
② 教师带领学生感受、体验每个乐句的完整性—恒拍走步加每句小节的拍手,体验跳音;
③ 区别乐句异同:“哪两个乐句相同,哪两个乐句相似?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④ 师生模唱接唱:学生唱相同的乐句,教师唱相似的乐句;
⑤ 处理跳音:唱得更加轻快;
⑥ 学生完整模唱,注意情绪处理。
此案例通过旋律因素的相互比较,基于听觉并结合肢体律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乐句的概念,体验旋律的行进。通过旋律的比较,找出相同、相似的乐句,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旋律的连续进行中会形成各种直线的或曲线的旋律线;当与各种音乐节奏的长短、快慢、跳跃、停顿等表现职能相结合时,旋律才能形成种种句法和结构。旋律能表达歌曲的某种乐思,只有经过完整的旋律体验,学生才能逐步建立旋律感和曲调感。同时,也为后续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此类作品还有《西风的话》《 愉快的梦》《我们大家跳起来》等。
3.和声切入,巩固音高
如果说旋律是横向行进的,那么和声就是纵向铺陈的。通过对和声音程的感知,使学生知道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初步建立基本的音程感与和声感。
案例4 《土风舞》
教师在带领学生体验歌曲的基本节奏,也是最重要的切分节奏后,重点解决切分节奏和旋律模进,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歌曲B部分的和声学习。
① 听辨两条旋律:“歌曲的这一部分有几个声部?”
注重音准,巩固音高;
④ 逐步唱好以下片段(师生唱、生生唱、分组唱等)。
⑤ 跟琴视唱全曲旋律,重点指导和声部分的演唱;
⑥ 指导重音记号的演唱;
⑦ 有情绪地演唱。
这首捷克民歌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教师可抓住旋律中的模进和八度跳进等特点开展教学。同时,紧紧围绕骨干音符,用柯尔文手势和脚步体验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音高、三度音程概念;在演唱中巩固音准,在合作中建立和声感,使整个演唱音色和谐、统一。同类歌曲还有《愉快的梦》《小白船》《小小少年》《红蜻蜓》《大家来唱》等。
4.音色切入,辨别色彩
音色是指不同声音的频率表现,其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物体的振动有不同的特点,如同天下的树叶各有不同一样。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也会不同。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男生和女生的音色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不同的作品做好有机的结合与渗透。
案例5 《癞蛤蟆和小青蛙》
学生根据教师鼓声音色的不同自主判断适合男生还是女生后,教师引出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对话。
① 教师用鼓声表现癞蛤蟆的节奏,男生拍腿表现癞蛤蟆的节奏;
② 教师用鼓声表现小青蛙的节奏,女生拍手表现小青蛙的节奏;
③ 教师结合鼓声表演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对话;
④ 教师用鼓声表现癞蛤蟆的节奏,男生念白:“哎,他好像我爸爸!”
⑤ 教师用鼓声表现小青蛙的节奏,女生念白:“咦,他好像我爸爸!”
⑥ 教师用鼓声带领师生、生生合作表现癞蛤蟆和小青蛙念白;
⑦ 师生合作接唱:教师负责旋律部分,学生负责念白部分,并加入拍腿、拍手等动作辅助;
⑧ 教师弹奏钢琴,生生合作演唱A部分。
这是一首情境性和角色感都很强的歌曲,学生通过音色的听辨和角色扮演,加强了对歌曲的感知体验和表现。此部分教学是在前面节奏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特点进行角色体验,用男声、女声不同的音色分别表现癞蛤蟆和小青蛙,让学生学会分辨不同的音色,进而学会用自己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音色,富有情趣和童趣,受到学生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未完待续)
注释
①〔 美〕戴维·埃里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