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 多措并举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8-09-28朱新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朱新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嘉仕有机农场
近年来,江苏各地坚持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加工集中区建设水平,积极探索农村三产融合模式,鼓励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全省农业产业化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发端的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及今后几年的目标任务是: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3∶1;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0家,年销售(交易)额增长8%,带动农户数稳定在全省总农户的40%以上;每个县(市、区)发展3个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省发展省级示范联合体100个;建设20个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培育一批功能定位准确、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推动农业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数量
达到150个。到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3.4∶1,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00家以上;培育一批引领产业、主导市场、带动发展的领军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业企业高度集聚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成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先导区。
突出农业“大企业”培育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扶持壮大一批支撑各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企业集团,提升“大农业”,做响“苏品牌”,为全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提供强劲动力。
培育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省农委将出台培育行业领军龙头企业行动计划,力争今后五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设区市要力争培育一个50亿级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一个10亿级的农业龙头企业。今年,开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增补一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的要求是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带动能力弱的农业企业,优先增补联农带农机制健全、产业富民工作突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农业龙头企业。
积极推动农业企业挂牌上市。积极推动运行规范、成长性强、联农带农紧的农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家,集中支持打响农业企业品牌。省农委与省股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省股权交易中心将专门开设农业板。今年,每个县(市、区)至少推荐2个农业企业挂牌上市。
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每个县(市、区)要发展3个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省创建100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突出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拓展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建设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的集中集聚,增强融合发展的协同优势,加快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总结推广融合发展新经验新模式,增强融合发展的辐射带动效果,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全省建设20个产业融合方式先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效益明显、产业集群发展高效、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各地要从统筹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培育融合主体、构建全产业链、坚持绿色发展、深化利益联结等六个方面进行培育,力争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样板。
总结实施好部级试点项目。全省已有26个县(市、区)承担部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为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时督促项目承担主体规范项目实施、加快工程进度、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注重开发新产业新业态。江苏农业龙头企业从事传统粮油产业比重较高,亟需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可以利用原料生产基地,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可以通过产品转型升级,发展“药膳同源”的康养产业;也可以在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通过对闲置厂房的综合利用,发展工业旅游。资金、政策、人才要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倾斜,努力使全省农业企业结构有较大改变。
突出农民创业创新聚焦产业精准富民
产业富民是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民创业创新是推动产业富民的新兴力量。各地在向贫困地区扶贫“输血”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造血”功能。要吸引一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通过创办实体、承担项目、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富民。
搭建“双创”富民平台。各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在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休闲农业园区以及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基地等现有载体中培育一批功能定位准确、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明确园区性质,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吸纳创业创新项目入驻。为创业创新人员提供创业辅导、融资担保、管理咨询、事务代理等配套服务,为推进产业富民、精准扶贫提供有效平台。
培育“双创”富民带头人。进一步加大新农民创业创新政策的创设和落实,对有前景、有潜力、能够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创业主体和创业项目要重点培育、专门扶持。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宣传推介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各地要充分挖掘身边的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
完善产业精准富民机制。着力整合各类资源继续抓好产业富民工作。省农委与超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超大集团将在苏北1 2个重点帮扶县开展定制化生产,推动产业富民。各地要认真梳理项目需求,主动与超大团队进行对接交流,力争取得实效。继续开展南北挂钩产业富民企业对接,推动苏南、苏中农业龙头企业、创业创新人才到苏北投资。建立农业企业与经济薄弱村对接帮扶机制,建立基地、培育产业,带动低收入建档立卡户就业增收,实现产业精准富民。
突出科技示范引领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定力量。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新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技术示范等手段,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推介优秀企业申报现代农业类“双创团队”。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企对接,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项目投入。
强化载体建设。规范提升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水平,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集中区产业承载功能同时,更加注重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主动嫁接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双创孵化基地,真正发挥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优势。在产业项目招引上,要立足全产业链招商,服务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省农委将对5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进行动态监测,提出保留、整改和淘汰等意见,同时新认定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着重打造一批重量级的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示范园区。
强化典型推介。各地要认真总结,着力推介宣传一批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工作创新典型。创建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推广一批中央厨房发展新模式,提升主食加工业发展水平;宣传推介一批农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推动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提升副产物附加值;宣传推介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合作社典型,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帮助农民增收;宣传推介一批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农业企业挂牌上市、产业富民等典型案例。全省将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科技创新、产业带动等方面综合考虑,继续开展农产品加工业“20强”推介活动。
突出工作作风建设提升指导服务水平
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继续发扬服务产业、服务发展抓落实的过硬作风,为产业发展多献策,为农民增收多出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农业产业化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高度,把农业产业化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二是争取部门支持。对照中央、省以及有关部门涉及农业产业化工作的优惠政策,主动与有关部门衔接,尽快让优惠政策落地见效,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创造良好氛围。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各地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做到工作有人抓、项目有人管、年终有考评,确保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任务及时落实到位。□
维维集团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