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十号”综合调查船
2018-09-28海洋与渔业罗茵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海洋地质十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新一代具有钻探功能的综合调查船,采用全新电力推进系统,全回转舵桨和槽道式艏侧推,具有 DP-2动力定位系统,拥有灵活的操作性,配置齐全,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能满足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调查要求。
“‘海洋地质十号’的船载钻探能力填补了我国小吨位大钻深海洋地质钻探船的空白。”在采访过程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局”)高级工程师柯胜边表示,“海洋地质十号”可进行综合性精细调查,它配备了20多套尖端设备,在水深200米的海域内最大钻深可达 400米,可兼顾水深 1000米以内的海域开展钻探取样工作(在水深1000米的作业站点,最大钻深可达200米)。
可在地层400米及水深1000米的海域内实行钻探
“广州海洋局是‘海洋地质十号’船建造项目单位。”柯胜边告诉记者,“海洋地质十号”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01研究所设计,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建造。“海洋地质十号”船在 2017年 12月入列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是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全新一代具有钻探功能的综合调查船,能满足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调查要求。
据介绍,“海洋地质十号”船总长75.8米,型宽15.4米,型深7.6米,满载吃水 5.3米,满载排水量 3490.7吨,总吨 2758吨,最大航速 15节,自持力 45天,续航力 8000海里,全船载员 58人,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作业。
“‘海洋地质十号’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小吨位大钻深海洋地质钻探船的空白。”柯胜边指出,“海洋地质十号”除了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海洋地质、综合地球物理、水文及物理海洋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外,还具备钻探能力,装备了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拥有 1200米钻探能力的举升式海洋钻机。可以开展海洋钻探、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等工作。柯胜边告诉记者,“海洋地质十号”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船载钻探设备,可在水深1000米以内的海域开展钻探取样工作,也可兼顾在浅水区域钻入较深地层(最大可达400米)。”
“高精度和综合性是‘海洋地质十号’的另外两个特点”。柯胜边指出,“海洋地质十号”采用模块化科考设备布局,配置有无人无缆深潜器(AUV)、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带有合成孔径声呐的深海深拖系统、海洋重力和磁力测量系统、单波束和多波束测量系统、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海床静力触探系统(CPT)、大能量电火花震源系统、四波束侧扫声纳测量系统、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温盐深探测系统(CTD)、深水多普勒海流测流测像系统(ADCP)和数字罗经系统等国际主流、尖端调查设备 20台套,“我们设备很多,船不算很大,那就要轮番作业,根据调查的需要,配备不一样的设备,每次把用不上的先放下。”
把控质量关
柯胜边透露,“海洋地质十号”船于 2013年立项,2015年6月签订造船合同,2017年6月出坞下水,“从开工建造到下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时间上把控得还是比较好的。”并在同年10月完成综合试航, 2017年12 月26日,正式建成入列广州海洋局。
柯胜边讲述到“海洋地质十号”背后的故事,“海洋地质十号”的项目时间仅为4年,项目流程较为繁冗。另外,他透露,由于当时设备生产厂家较少,装备采购上就用了很长的时间。
柯胜边告诉记者,按照流程,船厂收到计院详细设计图纸后进行生产设计,然后才正式施工,为了提升效率,监造组就与船厂商量,把船厂的生产设计向前延伸到详细设计,让船厂的设计团队提前拿到设计图纸,先开展施工设计的准备,并对后续工序的开展都做了详细的考虑。
“‘海洋地质十号’能在短时间下水,不得不提广东中远船务。”柯胜边指出,在建造过程中,广东中远船务有限公司管理到位,监造组也严把质量关,并聘请监理团队加强监督。“广州海洋局有 6~9个人在对各环节进行把控,他们当时都是跟着船不离施工现场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海洋地质十号’没有出现大的返工状况。”
不得不提的“海洋六号”
在采访过程中,柯胜边还特意指出,之前的调查船要么是拿其他类型的船来改造,要么就是直接买过来的,广州海洋局“海洋六号”船开创了我国自主建造满足调查需求船舶的先河。
据悉,“海洋六号”是我国第一艘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当时应国家需求,为进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建造了“海洋六号”。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型深8.3米,设计吃水5.5米,最大排水量4650吨,试航速度17节,自持力60天,续航力15000海里,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开展调查。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刚开始建造‘海洋六号’的时候,设计、造船单位并不清楚地质调查船舶需要满足什么要求,也没有调查船的相关概念。后来是我带了设计院及船厂的两批人到我局科考船上参观,了解设备怎么用。由于当时很多涉及的东西名称还不统一,我们在进行沟通上也费了好大的力。”他表示,“海洋六号”从建造到入列,大概用了八年时间。
柯胜边表示,“海洋六号”之后,科考调查船的管理体系与标准就基本建立起来了,“海洋六号”船的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正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同时,也为我国调查船设计建造体系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链接│
海洋调查船
开发海洋的尖兵
在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表面积中,71%为海洋,在太空看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而海洋又是一个蓝色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除了有鱼、虾等海洋生物资源,有煤、石油等矿物资源,还有化工原料、海洋能源等。随着地球陆地的日益枯竭,开发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课题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发海洋资源,就先得进行海洋调查,了解海底地质构造、水文状况、气象条件及海水活动规律,海洋生物特点以及水产、矿产资源的储藏量和分布情况。经略海洋,装备先行。海洋调查船就是开发海洋的尖兵,是专门用来对海洋进行科学调查和考察活动的海洋工程船舶。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国家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多艘科考调查船应时而生,特别是随着“海洋地质十号”的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九船探海”的新格局。
近日,我国全新一代海洋综合物探船“海洋地质八号”开展联合科考,记者借机走访广州海洋局,了解以“海洋地质八号”及“海洋地质十号”为代表的全新一代调查船特征,听这些“尖兵”背后的故事。
采访中得知,那些调查船各有特点,调查能力各有侧重,分别针对不同调查目的,开展不同任务的海洋地质调查,共同组成我国深海探测的立体技术体系,未来将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地质科学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