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校企联动一体化模式孵化
2018-09-27李金泽张环
李金泽 张环
【摘 要】 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各类设计园区的涌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特点,选择面比较宽泛,就业领域比较广泛,但究其本质,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如何跟上时代的潮流,精准定位、服务于社会应该是高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企业的转型升级,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进步都会引起高校学生就业体系的联动反映,企业的真实需求如何对接,学生的利益如何保障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就业 设计专业 面向社会
一、以兴趣和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习
以兴趣为目的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投入极大的兴趣,从而保证学生的热情。大学期间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兴趣协会、学习和就业团队,引导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小组内不同的分工能够使其在团队中得到锻炼,举办一些职业模拟、职业生涯大赛。学校在针对学生就业工作协调上,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能力组织学生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包括就业指导的具体细则及相关措施,利用相关协会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团队,团队指导可以是在校教师也可以是企业公司的设计总监、或是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定期举办就业回访工作,也可以形成导师模式,进行定向指导和培养。与此同时更要完善学校的就业相关制度的建设,保障学生的权益。要根据市场的机制和环境,不断的调整就业指导的方向,制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考核方式和奖评方式,优秀的就业案例及时推广宣传。
针对学生专业的学习,各专业在选课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学生专业认知的教育,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进行选课,并清楚自己未来想从事的专业领域,在上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学习,平时多涉猎一些相关的书籍,在上复合课的时候可以同不同的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熟悉,建立信任关系,成为学习伙伴。
二、校企联合营造实习就业新模式
高校同企业合作形成新的对接模式,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提前接触设计企业,了解企业和设计市场的真实需求,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所学,查缺补漏,定期总结在企业的所学形成总结报告,以分享的形式让更多人获取职场经验,增加学生的不同职场视野。同时在高校的就业导师可以及时跟进学生的就业情况,模拟面试情况,鼓励并且对优秀企业也可以及时进行推荐,学生也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针对自己未来企业的面试方案。
三、校企联动就业孵化模式
校企联动新的就业模式的孵化首先要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团队建设,收集企业招聘的相关信息,以校际合作的模式,定期开展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供需见面会,培养学生的就业热情,定期与企业展开各类相关的活动,让企业走进高校,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行业诉求,对供需关系进行深入的对接和合作,定期请一些著名的设计师或是高校教授培训相关的就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利用学校的平台定期推送就业知识及企业招聘信息的发布。形成就业档案,从学生入学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定期反馈更新资料,形成就业案列,对于优秀案例及时宣传,定期回访,启动就业成功案列的宣讲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主动性。搭建就业实践平台,提供实践机会,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锻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实习就业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新的时期,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设备更新速度很快,设计专业涵盖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促使企业不断的壮大,但就其本质是人才的需求和竞争,针对设计类专业和设计类学生的就业模式来看,切实有效的培养出针对企业的应用类人才是非常贴合企业真实需求的,在大学期间以企业导师的形式介入学生就业规划,利用假期形成实习机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并提前了解企业所需,检验自己所学。
【参考文献】
[1] 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 李志强. 江苏高教. 2009(05)
[2] 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廖建军,杨喜生,叶勇军.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3)
[3] 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 田丽华.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0)
[4] 试论在设计艺术院校大学生中进行创业教育的构想[J]. 徐婵. 台州学院学报. 2009(02)
[5] 新形势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状况及对策[J]. 李涵.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1)
[6]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探析[J]. 郑艳萍.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12)
[7] 促進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对策思考[J]. 关春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8] 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吴莹. 考试周刊. 2009(36)
[9]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及问题探讨[J]. 李云先.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S1)
作者简介:李金泽(1988—),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助教,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城市滨水景观带、海绵城市、产品造型设计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师。张环(1986—),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师,高等教育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