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学新任校长培训课程的研究

2018-09-27陈岩宋清刘光艳

中国教师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任海淀区校长

陈岩 宋清 刘光艳

校长培训是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中小学校长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多年来,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努力将研究过程与培训实践过程融为一体,在培训实践探索中进行理性思考,对推进海淀区中小学新任校长培训课程建设、促进海淀区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已有培训课程实效性的审视及培训者自身不断研究和反思,我们在实践中有了一些新思考:如何及时发现培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及时反馈进行调整,以使新任校长培训课程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

一、中小学新任校长的特点研究

新任期是校长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是校长进入职业角色,逐渐熟悉职业岗位工作,逐步走向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新任期校长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的培训需求,探寻与新任校长需求相匹配的培训课程。

1.必然要经历职业角色的转换过程

角色转换是指个体因社会任务和职业生涯的变迁,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的过程。从前期对参加过培训的海淀区新任校长所做的调查显示,37.04%的新任校长担任校长职务前的最后职务是“教学副校长”,17.21%的是“学校中层干部”,16.05%的是“行政副校长”,11.11%的是“德育副校长”,11.11%的是“书记(副书记)”,7.48%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干部”。

职务变化必然会带来职业角色的转换问题。校长的成长离不开他们对特定职业角色的学习与适应,校长就是在扮演自身特定职业角色、履行角色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成长的。如何在较短时期内帮助新任校长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这恰恰是当前新任校长培训实施的首要目标。

2.需要经历角色转换带来的职业适应过程

职业适应是指个体在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行为等,以适应职业实践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必然会伴随新旧角色的冲突,带来职业适应的要求。任职初期是新任校长学校管理的迷茫期。角色的转换,对新角色的不了解以及既有经验的惯性,往往会使新任校长产生焦虑心理。要成为一名合格校长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任命就能胜任的。任命书和走马上任是一个节点事件,而要真正胜任校长工作,却要经历艰难的适应过程。

对于校长任职前后的工作,虽然从宏观角度上看,他们都面对共同的教育目标,但在各自所要履行的职业要求与实践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范围不同:从单一领域转变为全局视野

新任校长在任职前主要负责学校某一领域的工作,他们往往都是因为在该领域出色的个人业绩和能力得到提拔的,虽然具有专项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全面管理学校的经验和能力。校长的工作是繁杂的,也是多元的,从任职前的单一领域转变为领导学校全面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全面规划、统筹管理、协调运作。因此,角色的转变要求新任校长必须走出既有经验的惯性,树立全局意识。

(2)工作技能不同:从侧重“物”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关注

校长任职前的主要工作范围是学校,接触到的主要是自己所负责领域的人与事物,人际关系相对单纯。但是校长上任后,与他打交道的人的结构和成分比以前复杂多了,不但要协调、处理好校内各种关系,还要处理好本校与外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的关系。工作技能的转变,促使校长由原来的侧重专业技能转变为侧重人际技能。

(3)工作职责不同:從自我管理转变为团队管理

在提拔以前,大多数校长是作为“实干者”来工作的,他们的基本职责往往限定于某一特定领域,贡献主要由个人经验和行为决定,倾向于自我管理;而作为一名校长却完全不同,他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是要为整个团队制订计划、明确愿景,并领导团队成员付诸实施。

(4)角色心理不同:从有人负责到“第一责任人”

校长和副校长都是学校的领导,但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角色心理也不一样。在行政关系上,校长与副校长是上下级关系,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有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校长是学校的法人、第一责任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对新任期校长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的培训需求,探寻与新任校长需求相匹配的培训课程。

二、海淀区中小学新任校长培训课程的改进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海淀区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这对提升中小学校长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我们前期的调查研究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

1.课程要更为细化、更具操作性

新任校长的工作是实务性的,面对的是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管理难题。他们对课程的需要是问题解决取向的,而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对于新任校长来说,眼见为实、实践层面指导的课,是最受他们欢迎的课。如果能够通过课程呈现校长实际工作场景,涉及工作中最鲜活的第一线问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的困惑与难题,应该就是受新任校长欢迎的课程。

2.课程广度应进一步凸显领导者角色

对于任职初期的校长来说,他们处于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的重要时期,面对的是学校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管理难题,所以培训课程设计应凸显管理者的角色。但是,如果我们把新任校长的角色仅仅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只沉溺于学校琐碎的管理事务而忽视学校宏观战略思考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教育者与领导者角色的发挥,将更有利于新任校长投入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去。

3.课程要在满足个性需求上加以改进

课程的多样化是指课程体系本身的内容构成要丰富,以满足不同校长的培训需求。新任校长受教育状况、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差异明显,学校发展现状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课程设计既要满足新任校长的共性需求,体现课程的普适价值;又要重视个性需求,体现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只有将这些内容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课程价值的实现,促进新任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长远发展。

4.课程应更具选择性,充分发挥新任校长的主体参与性

新任校长的现实需求是多元的,必然要求具有选择性的课程加以适应。选择性是指要给新任校长提供对于课程学习的选择权,提供必要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体现校长的主体参与性,以契合不同校长的个性需求。从目前的培训课程来看,也需要给新任校长提供充分的课程选择余地,为新任校长选择课程提供专业支持与有效引导。

通过对中小学新任校长特点的研究,我们发现了新任校长在角色转换与职业适应过程中的困惑与需求。按照《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中规定的校长的六项专业职责,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我们深化了对“实务”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培训课程要按照新任校长履职的实际需求,进而更好地设置课程思路。为此,通过对海淀区中小学新任校长培训课程的深入研究,我们开辟了校长培训课程研究的新视角,深化和拓宽了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促进了课程实践价值的回归,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更好地满足新任校长的培训需求。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

责任编辑:孙建辉

zgjssjh@126.com

猜你喜欢

新任海淀区校长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独立灵魂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反腐败的度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