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打造职业教育优质品牌
2018-09-27朱守锂
朱守锂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大湾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打造职业教育优质品牌,成为本届峰会职业教育和培训分论坛中专家探讨的热点。
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机构,使之适应乃至引领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孙诚指出,应该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新工科建设,同时要推进专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品牌化建设。
专业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理念指导。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陈伟进行了学术层面的理性思考,提出了融合应是指向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融合,而职业教育是围绕“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老病死”的教育,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参与,在物力、人力、财力和智力方面,给予参考和建议。“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因此,应本着专业对接产业的思路,科学设置专业、调整优化产业。”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表示,专业设置或专业动态调整中最基础的是“进行社会调查”,但仅凭高职院校的财力、人力的配备难以实现这一庞大的工程,因此,应建立大湾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专业而不带强制性的建议。
专业的建设和定位,最终需要依托学校的具体执行和科学落实。作为一线的学校代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湧认为,专业内涵建设有两个目标定位,一是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定位,二是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这两个定位,决定构建投资平台,共享政府、企业的教育资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马晓明提供了具体的案例:深职院有80%的专业围绕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设置,特别侧重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因为这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产业,也是学校从人才培养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产业。
细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职业培训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侧和现代产业需求侧之间结构性失衡问题的一剂良方,通过赋予社会劳动力新的职业技能,能够有效解决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新需求,这将为大湾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在职前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社会培养和输出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李海东认为,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作用,对接大湾区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大规模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戴青云提出产教融合是创新链、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产业工人将被机器人倒逼得不断向上转移,因此,人才供给侧需要不断改革。
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承担着重大的使命,为促进和发展职业培训不断补充着新鲜血液。孙诚认为,对职业院校来说,开展职工培训有助于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促进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校(院)长刘文清提出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培训,要联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终身学习体系,面向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大系统、大平台、大枢纽、大联盟,实现优质资源在大湾区内共建共治共享。
深化: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承载着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战略功能,也是国家借助粤港澳国际窗口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杜怡萍认为,开放合作,是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寻求粤港湾区内职业教育更广泛的交流合作。二是职业院校要大量吸收高素质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三是职业教育要成为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枢纽,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平台。
多方合作,资源聚集,能为职业教育厚植创新发展的土壤。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乃华认为,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依靠创新,构建政府、市场、产业、高校、金融多种要素融聚的“造血”式集成创新体系,形成产学研用相互支撑、相互拉动、相互激励、竞相发展的创新模式。
深化开放,扩大格局,能为职业教育打开持续发展的视野。香港职业训练局语文中心主管邱小燕从职业训练到专才教育,详尽介绍了香港的职业教育。她認为,构建大湾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应建立一套粤港澳大湾区互认的资历架构:在职业标准及资历认可方面深化交流与合作,包括开发与完善《能力标准说明》,探讨互容与互认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