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生态下地方电视台的融媒体建设

2018-09-27张玉玲

科技传播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受众

张玉玲

摘 要 地方电视台是地方老百姓参与本地区重大事件、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媒介,是地方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全新媒介环境下,技术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地方电视台的竞争力日渐疲软,原始的本土收视份额和公信力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在资源分配窘迫的发展条件下,地方电视台如何把持发展方向,利用新媒体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是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地方电视台;新媒体;收视率;新闻变革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37-02

在21世纪初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成为地方电视台节目收视率的中流砥柱。地方电视新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针对本地域的热点时事,传播渠道也是封闭的、有限的非上星频道。在一定的时期内,地方电视新闻占据了本土新闻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新媒体崛起后,把地方新闻市场扯开了口子,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渠道地方电视新闻都不再有垄断性,其竞争力日渐乏力,并且地方电视新闻的地方性由优势转为劣势,受到新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多面夹击。在生存空间越发狭窄的情况下,地方电视新闻要坚守内容优势,从打造地方新媒体、建立地方新闻资源中心、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增值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自我变革。

1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重要性

1.1 为本土受众创建归属感

地方电视新闻利用地缘优势和本土优势,定位本地电视观众,抓取距离受众居住地最近的新闻,栏目定位力求本土化。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人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在口语表达、地域文化标识等方面都能构成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齐鲁电视台的方言民生新闻节目《拉呱》就是借助本土方言和地方曲艺特色来拉近观众的地方归属感。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被放在了上层需要之中,人一旦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就必定要追求上层的社会需要。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电视不再是受众认知世界的唯一渠道,但电视这一处于客厅中央的媒介载体,在家庭中扮演着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个体家庭融入地方整体的角色,家庭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参与本地重大新闻事件的讨论和互动来获取市民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是“小屏”新闻难以取代的。

1.2 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纽带

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政府的喉舌,可以将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通知等及時的传播给群众,把重大的新闻事件,尤其是会议新闻通过电视直播、深度报道等方式传递到电视终端,给群众提供参政、议政的空间。观众也可以通过新闻热线、短信、新媒体互动等提供新闻线索,参与新闻互动,在电视新闻节目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地方电视新闻是连结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生无小事,地方电视新闻中的会议新闻不乏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电视新闻不仅是传声筒,还是群众中的一份子,是替百姓发声的服务员。地方电视新闻栏目必须要找准定位,在新闻生产中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地缘优势,坚持把新闻价值与百姓参与相统一,把老百姓带入到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评论中去,提升新闻品牌和来百姓的信任度。

2 融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多级电视台重复建设

地方广播电视台是国家“四级办台”政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传媒产物,并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地市、县级电视台承担的事业属性要大于市场属性,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的转变导致电视事业结构失衡,县市电视台重复建设、重复覆盖,电视资源分布不均衡,陷入无序竞争和盲目膨胀的发展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优势资源向省级主流媒体汇集,县市电视台资源匮乏,导致广告投放、内容生产缺乏监管和野蛮侵权等一系列问题。在民生新闻发展的黄金阶段,省级地面频道和地市级电视台通过主打的地方民生新闻获得地方新闻的垄断性收视率和品牌知名度,在电视剧和电视节目购入播出上收益明显。但随着民生新闻节目的泛滥和“一剧两星”政策的影响,地方电视台很难买的起优质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民生栏目也进入了衰退期。

2.2 新媒体对电视台冲击

除了央视和省级主流媒体的竞争外,网络新闻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另一种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然而,受众并没有颠覆性地改变其对电视新闻的依赖,而是“见缝插针”地将原来“零零碎碎”的时间拿出来,分配给了新兴媒体,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是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在慢慢侵蚀电视新闻的市场份额。

CSM媒介研究电视观众收视数据显示,2016年平均每人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长为152分钟,较前一年的156分钟下降了4分钟;2016年人均每日收看新闻类节目的时长为19分钟,较2015年下降了2分钟。2016年,新闻类节目以10.7%的播出比重获得了观众13.8%的收视比重。从年度变化来看,省级上星和地面频道收视份额均有所下滑。

3 地方电视台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

3.1 建立地方电视台新闻网

囿于行政区划和政策的限制,我国省市县级电视台各自为战,在新闻采访报道上投入大、产出比低,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尤其是在重大会议和突发性新闻发生时,距离成本、时间成本等因素限制了新闻获取的时效性。如果将一个地区的县级、市级、省级广播电视台、报纸媒体、新闻门户网站等一切新闻媒体联合起来,组建地方新闻网,实现新闻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就能大大提升新闻生产的时效性和降低投入成本。这种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的方法由来已久。比如美国电视三巨头CBS、ABC和NBC较早的建立起新闻资源网,对抗FOX,在国际性新闻的报道中占据了先天的优势。在重大新闻采访报道时,三家媒体只需要派出一路最合适的记者进行采访即可,避免了同行恶意竞争的同时,也避免了采访资源的浪费,提升了传媒集团的竞争力。

3.2 全面升级“两微一端”

“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建设,是当前电视新闻融媒体建设的主流模式。随着4G技术的成熟以及5G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直播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流媒体的视频投放形式更适应移动场景和碎片化的新闻消费习惯。

地方台的融媒体建设限于资源投入,要理念先入,融媒体新闻生产的理念可以优先培养,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主流媒体的成熟融媒体建设,“拿来主义”快速发展新媒体端,比如央视的央视新闻客户端、羊城晚报的羊城派等。用现成的程序和模块,修改UI设计和内容框架即可,不涉及版权侵犯即可,实用性第一。?通过升级“两微一端”,实现图、文、音频、视频、H5页面等多种形式的新闻,切碎原有的新闻栏目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上传到“两微一端”,便于网络受众的阅读、分享和点赞互动。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要积极探索“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的全媒体采编平台,是全流程打通、完整的媒体融合体系。不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能在这个新媒体平台上实现新闻素材的上传、下载和加工,生成图文、H5页面、数据新闻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

3.3 提升地方电视台信息增值服务水平

依托电视台长年深耕民生新闻的优势,坚持本地新闻优先原则,本地的突发性、重大新闻可以在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随后进行整体的议题策划和跟踪报道。对于本地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要强调报道的时效性,当日事当日报,不做隔夜饭。同时,对于全国性的民生新闻也应当适当关注。此外,在新闻节目中要突出服务功能。美国地方台的新闻会不断滚动关于当地天气、交通等信息,可以借鉴其新闻模式,在节目中开辟小窗口进行服务性信息的播报,注意插播的频次要高,以时效性为先导,恰当选择电视和“两微一端”渠道的内容投放。

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想提高地方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就应该提高新闻傳播的时效性;让新闻形式更具社会性、服务性、可视性;创办地方特色电视新闻栏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段鹏.试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6(5):95-100,124.

[2]朱玲.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之困境与突围[J].新闻记者,2012(3):67-71.

[3]李冬琴,张媛媛.谈地方电视新闻的地方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143-144.

[4]石蓬勃,李敏,高雪升.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界,2010(3):128-129.

[5]蔡玲萍.以受众为本的电视新闻“再创作”初探——基于地方电视新闻编辑业务的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6(4):79-80.

[6]王宇.如何提高地方电视新闻的收视率[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79-180.

[7]孙颖.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提高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7(4):149-150.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受众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