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手:惟有心法
2018-09-27
对于这十年,我们从“立言”的角度选出了十位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他们也是这十年间企业英雄的代表,或多或少地提出了基于某种情境的管理思想。探寻这些企业代表的内在动因,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去经营企业。
电商之于未来是相对确定的情境,对应的是一个“列宁”式人物,高举观念和执行两把利刃,横空出世,攻城略地,他便是马云。而社交产品的未来总是变动不居,只有以“自下而上”方式处理问题的人才能走过薄冰,他便是马化腾。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张瑞敏和任正非各自给出了应对之策。前者将组织的职、权、利分解给了“小微”,让基层去处理市场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公司则提供相对确定的平台服务。后者提出了“灰度管理”,要求领导层懂得权宜、妥协、容忍不完美。驾驭不确定性是领导层的自我期许,在基层则是毫无妥协、奖惩明晰的“狼性文化”,这仍来自战争思维。
雷军和周鸿祎,都以“空际转身”的方式破茧而出,前者曾被称为软件界的游击专家,后者则曾被媒体戏谑地封为“流氓软件之父”。雷军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勃兴点,以“零利润”跳入硬件圈;周鸿祎的“免费”杀毒,也在一夜间获得了亿万用户。两人双双蝶变,似乎代表了人们对某种抓住变化的期许,尤其是把“颠覆创新”挂在嘴边的的周鸿祎。但二人成功的前提都是先用爆款来粘牢用户。
贝索斯同样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只有专注于长期价值,不受眼前变化的牵引,才能“脱离现在引力”的束缚。而马斯克则相信如果有一件事情,只要道理上说得通,则等于它就确定存在于未来某处,我们只需考虑以何种方式到达。在商业上,自然是以最经济的方式达到目的,這就是他所谓的“第一性原理”。与之相对的则是以他人为参照物的“类比思维”。
不依靠他人的认同,只能从内心出发,稻盛和夫的答案便是如此,他认为人的意识里藏有巨大威力,现实的呈现依内心决定,他相信,“心中的‘意识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用头脑进行的思考”, 他对“一般认为,逻辑演绎、推理推论、构思战略,就是说明使用头脑思考的重要”非常不屑。在稻盛和夫看来,一个不受私欲摆布的“定”心比什么都重要。
稻盛和夫主动指出了我们眼中的现实和人心相比更不实在,而乔布斯则被动地被媒体冠以“扭曲现实力场”者的头衔。这个违背一切管理教条的企业家相信“苦行和极简使人敏锐”。在他看来,人最终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死亡”,这给了他卓绝的勇气去避免从众,他在健康的时候曾说:“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办法,能帮你躲开‘认为自己有什么可失去这个陷阱。你赤裸裸的身无一物,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