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迁移也可变成正能量

2018-09-27金妮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个位学具加减法

金妮

小学生年龄小,阅读理解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仍然以机械记忆为主,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负迁移效应频频发生。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时,有关倍的三种基本类型: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里主要是求几倍,一个数÷另一个数;

2.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多少÷几倍;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几倍。

对第一种类型,学生普遍能掌握,可以说是知识正迁移,问题不大。但对第二种和第三种很多学生就混为一谈了,甚至在他们的大脑里就没有了第二种类型,只要看见题中有倍字,就认为要求的这个数更大,不假思索地用乘法算。这就是典型的知识负迁移现象。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到了高年级学小数、分数乘除法时,就很难纠正。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执教时,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摆一摆,让学生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通过操作学具,在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在教一些无法使用学具的情境题时,指导学生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将图与具体实物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画出情境中包含的数量关系,研究其中的联系,抽象出倍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认识。

面对教学中的负迁移,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它变成正能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激发认知冲突,巧诱负迁移。教师在教学中应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有效利用负迁移,巧设埋伏,能使学生主动地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生掌握了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是根据个位上的数字确定的。教师接下来问学生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能否用上述方法,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可以。教师不作评价,让学生举例子验证,得出结论: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用“看个位上的数字”去判断根本行不通。要找到解决问题之法,必须另想他法,从而顺利进入新知的学习。

运用对比分析,减少负迁移。小学数学中有許

多易混知识点,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准分化点,排除干扰。我们可以把一些似是而非、形同实异的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练习。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以及教师关键处的点拨,学生能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辨清它们的相异之处,从而全面准确地、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除法时,有少数学生出现了“98÷31=38”这样的错误,这明显是受到了加减法强调的“相同数位相加减”的负迁移影响。为此,教师又设计了题目:68-34,68÷34让学生计算。结果仍然有学生计算出68÷34=22的结果。问其原因时,他说:“6除以3等于2,8除以4等于2,那68÷34不等于22吗?”

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才会导致把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运用到除法中来,从而产生了负迁移。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对加、减、乘、除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再出类似的题目,学生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作者单位:邵阳市大祥区祥凤小学)

猜你喜欢

个位学具加减法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图画里的加减法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吗
单词加减法